《如何修改一篇文章》,這是每個寫作培訓班必講的一個課題。然而,昨晚聽了毛毛老師的這個課題后,自我感覺又是另一番意境,另一種感悟。
老師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解:
一、如何修改一篇文章
文章修改分為寫前修改、寫中修改、寫后修改三部分。
寫前修改,是作者在未寫之前,先打好腹稿 。考慮怎么寫、寫什么、為什么要寫,如何確定文章的中心思想,選擇哪些素材來突出主題,還有文章的結構等等,自己在心里先畫一個藍圖,這叫做寫前修改。
寫中修改,就是在寫的過程中,一邊寫一邊思考,如果發覺寫出來的內容有什么不合適,或者意識到原來打腹稿中的構思有不足的地方,即時的進行修改和調整。
寫后修改,就是當我們的初稿完成后,再仔細的通讀一遍,檢查是否有最基本的錯誤,如標點符號和錯別字等等。
二、從哪幾方面進行修改文章
修改文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修改文章中的錯別字,使用不當的詞,不通順的語句,不規范的標點符號等基本知識。
2.文以簡為美。修改時,把文中的句、段進行簡潔化,盡量做到簡單明了,不用生僻字、繁體字,不重復用詞。
3.主題修改
首先,主題修改之前,我們先弄清楚自己文章的主題是什么,寫這篇文章的意義 什么, 想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 寫出來的文章和你預先的故事是否相吻合 。
其次,主題修改會涉及到整篇文章。當主題不夠突出時,我們要通過刪減文中一些內容,讓主題突出,變得清晰;當主題不夠深刻時,可以通過增加內容,來深化主題。如果主題跑偏了,則需要重新寫了。
總之,深化、突出主題是文章的關鍵所在。
4.素材的修改
寫一篇文章,結構是框架(骨架),素材是血和肉。文章要有血有肉,才能豐滿生動。
比如,寫人的時候,需要一些事來支撐;寫事的時候,需要一些人來支撐 ;而寫風景時,需要一些故事或者細節來凸顯,這樣才能增強它的趣味性 。
一篇文章一定是要有實寫和虛寫的 。那素材的部分一般就是實寫,虛寫的部分就是我們的觀點、思想和內心的感悟。 而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要借助一些實體來表達意境的。
5.段落調整
我們寫文章時,經常會用到順序、插敘、倒敘等手法。但是新手打初稿,有時候憑意念或者無意識寫,對段落順序搞不清楚哪些在前哪些在后。修改時,需要多讀幾遍,仔細推敲來調整先后順序。這一點多在寫游記中出現。
6.開頭和結尾
一篇好的文章,光有好的主題還不夠,還得有引人入勝的開頭,和令人回味的結尾。古人講:鳳頭豬肚豹尾。可見開頭和結尾的重要性。
三、怎樣對一篇文章進行潤色
潤色和修改有什么區別呢?
一般比較大的改動,叫做修改。小的改動,叫潤色。比如一些錯別字,或者簡單的調整一下段落順序,改正一些不標準的標點符號是否規范,像這些小問題就可以理解成是潤色,但是如果文章需要從頭到尾都要做改動,就是修改。
文章經過大的修改后 ,剩下的就是具體的細節問題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潤色。
第一、通順 。只有把文章的每一句話寫通順了 ,整篇文章才能流暢 ,才能讓別人有讀下去的欲望。
第二、修改字詞。在文章通順的基礎上, 我們還應該盡可能的讓文章中的每一個字、詞或者每一個句子更加的鮮明生動 、通俗易懂。
這是對文筆的一個要求 ,也是寫作的基本功。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或者說聽幾節課就可以了 ,而是需要大量的練習和修改 。平時多借鑒名家的寫作手法 、修辭方式 ,進行一定量的累積,有耐心,就會寫出高質量的文章。
想起了陸放翁的兩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讓我們一起寫起來,大膽去實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