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去大潤發超市,發現樓梯口多了個咸菜專柜。
A、營銷亮點:
1、產品都是密封包裝,干凈衛生;
2、外套保鮮盒,買回去可以直接倒進盒子里方便存儲;
3、盒子上印有品牌的公眾號和小程序碼,也有吃法建議,吃過覺得好吃的,下次不必去超市采購,可以直接小程序下單。
B、但看來看去也沒買:
1、咸菜這個東西,核心還是口味。推新品牌的時候還是要放一點試吃,讓顧客可以直接接觸產品最關鍵的賣點。如果真的口味不錯,這個味道會一直陪伴顧客逛完超市,在味蕾上的味道變淡的時候,顧客就想再次擁有這個味道,沒買的就會去拿一盒。而且逛超市的過程,人的心情是愉悅的,對于味道也會有加分;
2、再就是文案,是否走心或引起情感共鳴?這個盒子上有些跟產品無關的文案,類似江小白那種“明明可以靠顏值”等,看過就會忘了的。很多咸菜都是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可以提煉出很多合適的走心文案,
如“20年前的味道,不想再嘗嘗嗎?“或“大多時候日子是平淡的,不妨讓xx來調劑一下“等跟產品或者咸菜文化有關的,顧客才會記住這句話,并跟產品產生記憶鏈接。
3、用好小程序實現平臺導流,現在很多傳統產品都在從平臺往自己小程序上導流,如掃一掃領取小份樣品,吃過覺得不錯可以直接小程序下單。咸菜是有長期需求的日消品,就算前期獲客成本高(這已經很低了),但是顧客具有長期價值,最終邊際獲客成本會降到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