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已經成了時髦。
各種微課,各種書籍,都在傳授思維導圖的知識技術。而針對學習者來說,不乏相當數量的誤區。
誤區1,認為思維導圖是用來記錄的工具。當然,思維導圖肯定是可以記錄的,用文字,自然是在記錄,但是記錄功能恰恰是思維導圖最不重要的功能。很多人,就是因為在用思維導圖記錄,最后才得出思維導圖沒什么用處的結論。也許用通常的記錄方法,可能更簡潔有效。
誤區2,很多人不好意思說出來,其實內心就是這樣想的,是什么呢?覺得好看,覺得高大上,覺得自己沒被拉下,自己掌握的最時尚的一種學習方法。于是,各種花樣百出的思維導圖曬到了網上。
我還印象深刻地記得我自己的孩子第一次畫出思維導圖時的神情,充滿了自豪感,一臉得意。我當然也不好在一旁潑冷水。這種得意,肯定在很多人身上發生過。
尤其有些人還會一點手繪,這會讓更多人羨慕忌妒恨。感覺自己的思維導圖沒有人家的漂亮,沒有人家的看上去那么美。
我們看看下面這個思維導圖好不好看?當然,不僅不能用“好看”來形容,甚至可以用“丑”也不過分。
但是,這不影響萬維鋼老師用思維導圖來做他想做的事。
那么,既然不是為了好看,又不是為了純粹記錄,究竟為什么一定要學習思維導圖這東西呢?
從思維導圖這四個字,我們能夠看出端倪:
思維;
導圖;
一個是思維,一個是圖,什么圖?導圖,引導的圖。
思維兩個字好理解,就是思考,加上后面兩個字,就是引導思考的圖。
所以,思維導圖最最核心的內容,其實是思考的引導,引導思考。一切脫離思考的思維導圖都是“耍流氓”。
那么,思考又有什么用呢?思考,是一個人產生價值的最重要過程,一個人之所以沒有價值,或者價值很低,就是因為缺乏正確有效的思考。只有思考,才能產生新知,才能產生創新,產生更多對社會有價值的內容,才能產生對自己增值的內容。
蘋果,就是喬布斯思考的結果;
得到,就是邏輯思維思考的結果;
既然是思維導圖是用來思考的,大家想想,自己更多是用思維導圖在做什么?我相信有一大波的人,在用思維導圖做著記筆記的工作,享受著美圖秀秀的視覺美感。按照書本或者老師講課的思路,去記錄,去做筆記。這就把思維導圖大材小用了。
我們看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你想每天給自己做一頓精美的早餐。這時候,應該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呢?
一道有逼格的早餐應該怎么做?這就是開始,你的思維導圖從這個問題開始。你開始用你的大腦思考:
早餐,我要考慮營養,那么該如何考慮營養呢?
早餐,我還想享受視覺上的舒服感覺,那就是外觀了。
考慮了這兩點,你的思維導圖的下一級內容就出現了:
你忽然想到一個問題,早晨時間很緊迫,因此,快速作出早餐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另外,建立一個自己滿意的菜譜,也非常必要,于是,增加了兩個分級
如圖:早餐,我要考慮營養,那么該如何考慮營養呢?
早餐,我還想享受視覺上的舒服感覺,那就是外觀了。
時間;
菜譜;
然后,根據一級內容,我們生成了2級內容。
營養:
肉蛋奶
蔬菜
水果
時間:從節省時間考慮,要做的。
電器的定時功能,晚上做,早晨熟;
提前改刀;
外觀:懂一點美學,看來也是很必要的,哈哈。
色彩;
形狀;
建立菜譜:
再下一級,上全圖大家看一下。周一;
周二;
……
實際上,我這個圖,仍然可以繼續完善,時間的部分,比如主食可以增加烤面包機,而菜譜的部分,可以不按照星期來設定,完全按照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設定,甚至可以把菜譜單獨做成一個獨立的思維導圖。
還比如,關于增加早餐的拍照技術的學習,這樣,就跟攝影發生了關系。也可以專門做一個飲食攝影的獨立的思維導圖。
因此,上面的圖,只不過是拋磚引玉而已。
因此,我們看到,思維導圖,本來就是一個思考的工具,因此,學習思維導圖最少必要知識是:
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和記憶
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和記憶
如何用思維導圖來思考和記憶
有人會說,我學習思維導圖的時候,人家告訴我要畫圖,要用豐富的色彩,每個節點要多少多少個字等等。
我們知道,大腦對視覺形象的記憶要比文字更深刻,這些都是為了便于記憶而采用的輔助方法。核心還是要思考,如果脫離了思考,這些就都變得毫無意義,變成花拳繡腿了。
我們發現,學好思維導圖,跟思維導圖本身好像關系不大了,重點是要學會思考,而思維導圖,是一個輔助思考的工具。當然,作為思維導圖本身,也有記憶的功能。
下面我們舉一個讀書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進行思考,以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學習》一章為例。
我們注意到,這一章,李笑來從5個方面講了學習。分別是:
導圖如下:學習是什么?
學習途徑;
學習的局限性;
如何自學;
學習進程;
我們來分析一下,李笑來通過學習是什么這一部分,要告訴我們什么?他想告訴的是,學習是有成本的,而這個成本是值得的,高回報的。因此我們該怎么做呢?
第二部分,學習途徑,寫了各種感官的學習,最后,告訴我們,思考最重要,正確的思考最重要,因此,自然學習思考方法便是最重要的。
第三部分,學習的局限,這部分,告訴我們的是,不能固步自封,學習最容易的就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學到了,因此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是學習最大的敵人。各種學習的局限,告訴我們,我們學到的,可能相當有限。
第四部分,自學能力,從邏輯遞進的方式,把各項自學的技能,從基礎到高級,進行了分類講解。最終是為了用用用,用是硬道理。
第五部分,學習的曲線,是想告訴我們,學習不是直線,因此有時候甚至會有回旋的可能性,但是總體方向是向前的,因此,只有認識到這個曲線,才不至于半途而廢。
通過這樣的導圖分析思考,我們掌握了李笑來老師的寫作脈絡,為什么要這么寫?為什么要先寫這個,后寫那個?為什么最后要寫學習曲線?通過思維導圖,我們就全部搞定了。
既然思維導圖的核心技能就是思考,那么如何思考呢?
關于如何思考,其實應該是另一本書的問題,在此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首先,對于上一級導圖是下一級導圖的總結概括,而下一級導圖是上一級導圖的展開說明,這一點,從上面的兩個例子都可以看出來。比如學習分途徑,通過體驗試錯觀察閱讀,最后到爭取的思考,這些就是對學習途徑的展開。
而對于同一級導導圖內容,相互的關系則有可能是:
并列順序;包括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等等。
邏輯順序,包括演繹推理,因果關系等等。
輕重順序。
下面,我給出寫這篇文章時候做的導圖,大家可以根據本文的結構,參考體會用思維導圖寫文章的方法。
總結:綜上,我們發現了思維導圖的真正價值,是用來思考的。既然思維導圖是用來思考的,那么在如下場合下,但不限于如下的場合,也完全可以使用思維導圖:
找工作面試;
寫作(上面已經有例子);
如何找一個靠譜的老婆;
規劃一次出差;
規劃一個會議;
一次活動;
等等。
有關于思維導圖的問題,歡迎給我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