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采銅大叔寫的《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對他算是膜拜了。也深信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以及提高自己的方方面面。文中從七個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
01 時間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時候,可以從兩個角度評估:一是這件事在當下將給“我”帶來的收益大小,這個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層面的,也可以是身體、物質層面的,我稱之為“收益值”;二是這項收益隨時間衰減的速度,我稱之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長的事件,其影響會持續較久。
學習或者讀書本身是一件枯燥無味的事情,可能一時間給你帶不來收益,但是從長期來看,你學習的東西,讀過的書籍都會存在于你的記憶里,也會有一天運用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就是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
收益值的高低無關緊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這個收益可以被累加,就盡管去做。
時間自有偏愛,我們把時間花在哪里,成果就會在哪里。
時間飛逝,如一名攜帶緊急訊息的郵差。
但那只不過是我們的比喻。
人物是杜撰的,匆忙是假裝的,
傳遞的也不是人的訊息。
——《一粒沙看世界》辛波斯
02 選擇
在努力跋涉之前,我們首先應該搞明白,哪里才是我們心中的“巴拿馬”。
從我們出生開始,就不斷面對各種選擇,而很多時候我們的選擇又有多少是由心而選的呢?我們會受環境的影響,父母的影響,別人的眼光。無時無刻我們都在選擇,但是怎么去選擇就得看你能不能由你自己去選擇,或者現在的階段你處于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選擇,出了社會之后專業和愛好之間的選擇,常常困擾著很多人。
當我們陷于某個人生困局時,困住我們的不僅有外界的客觀現實,還有我們過去的經歷、習慣和思維慣性。這些東西會在我們思考時自動植入“隱含假設”,從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圍。
有時候我們會選錯,甚至為這個錯誤付出太多,但是沒有關系,我們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選擇,因為這才是人生的常態。
03 即刻行動
最近在學習人力三級的課程,里面有一個老師,我很喜歡,當然她也很優秀。上課中除了可以學到專業知識,還有一些工作中的經驗甚至人生的一些經驗。她說:“我不看你說你要做什么,而是你做成了什么。”就是說,當我們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只管去做就好了,也就是即刻行動。
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成本的。
當一件事,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就直接開始做吧。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04 如何學習
作者在整本書中引用了很多著作中的觀點,從這一點都可以看出,作者是下了功夫去學習和研究書中的每一本書。而且也從別人的觀點中,有了自己的一個深刻認識。
書中有這么一句話:“其實很多領域的學習,就像學習繪畫一樣,需要一個漫長的臨摹過程?!?/p>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做中學”。
學習高手常常會意識地把不同領域甚至不同學科的知識擺放在一起,然后嘗試去分析,比對它們的潛在關聯,甚至至于,當異質的素材堆疊在一起時,僅僅是潛意識的推動,就可以讓這種隱藏的關系浮出水面。
如何去學習,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只是,最有效的學習就是將每一個你所學的內容都能很好的應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場合或者可以將不同的內容去交叉學習和總結反思,從而有一個更高效的學習方式。
就像今天我看到書中的喬哈里窗格時,就想到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基礎知識)里面的四種溝通風格,不管是說個人還是企業中上級和下屬中的溝通模式,都是運用的這一個理論。自我實現是人們所期望的,也是樂于發展和使用的。但是由于環境因素,也促使人們使用其他風格,比如自我保護......
這里穿插一個小故事:
之前學習人力的時候,認識一個老師,但是后來也熟了,我感覺算是朋友吧。有一天我知道他們用的微信是工作微信,還有私人微信。我就和她說了,她說私人微信和工作的都沒差,我當時就不開心了,因為覺得是朋友嘛,我也掏心掏肺的把她當朋友,居然不加私人微信。她在廣州那邊,在深圳那邊我還認識一個咨詢的老師,我們現在關系很好,同一天我說了工作微信這個事情,深圳的女生晚上加了她的私人微信,廣州的她無動于衷。因為這一件事,我漸漸對廣州的她有了心結,就在想為什么不能加私人微信。各種情緒爆發吧,加上今年過年的時候我給她發了紅包,她都沒收,我就覺得是工作微信,休息了不看,一氣之下就把她刪了。
初二的時候,晚上一點多我收到了APP上她給我的留言,解釋為什么沒回復消息,是因為頭疼,還有說了私人微信加了會被開。我居然相信了,然后又加了她工作微信,這樣繼續聊著。因為他們學院我還加了算是他們的領導吧,就是我文中說到的那個很優秀的老師,當然是她主動讓我加的私人微信,是說的手機號。通過這個,我都覺得她是騙我的,但是我又能怎么樣。直到后來又加了同學院又一個老師的私人微信,我真的又一次爆發了,然后兩個人半夜在那聊這個私人微信的事情,也是夠奇葩的。最后的結果就是等到她離職她會加我,我居然又一次妥協了。但是其實心里還是有心結的。
今天是最后一次,因為平時會聊天,每次回復總覺得有時差,今天的問題,明天或者晚上半夜才會回復,其實可能確實在忙,但是我就是會歸結到她不看工作微信,也沒把自己當朋友。每次我說別聯系了,她都會解釋,每次我妥協。其實,只要加了私人微信,我就不會有這些情緒,可惜她偏偏不會。今天早上七點發的消息,下午五點回復的,我最后說了一堆話,以后別聯系了,既然不真誠待我,我也不想讓你影響我的情緒。她說不聯系了,各自安好。這就是她。
這件事我不知道我選擇不聯系是否正確,但是我想長痛不如短痛,天天糾結,不如快刀斬亂麻。我想說的就是,她是屬于自我保護型以及自我克制型的人,而我是屬于自我暴露型的,如果不是自我實現型,也就是所謂的公開區,很難維持一段好的關系,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
05 修煉思維
人的大腦是有限的,也是無限的。
大腦需要“斷舍離”,而簡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如何做到簡化,過濾沒有價值的信息:
1、精選可依賴的信息源。
2、不追逐當下流行或過熱的信息。
3、重事實信息,輕觀點和評論。
4、定期閉關,屏蔽外界紛擾。
運用各種工具去整理相關信息,比如思維導圖、矩陣、清單等等。
一旦我們使用清單這種外在的形式,我們就傾向于羅列很多很多的東西,使這個單子不斷地拉長;一旦我們使用矩陣這種形式,我們會更多考慮不同維度之間的組合效果;一旦我們用圖形來表現我們的思考,那么這些圖形本身就成了拉動思考的引擎;一旦我們容許異質元素的混搭造成的“混亂”,那么各種新奇的靈感就會像泉水一樣涓涓涌現。
06 優化你的“努力”方式
努力不是一場意志力的較量,而是一種需要學習的策略。
選取一件你認為最重要、對你來說最有價值的事,兢兢業業地把它做精、做細、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七八十的標準去完成它們,就夠了;另一些無足輕重的事,則能不做就不做。
It is not because things are difficult that we do not dare; It is because we do not dare that things are difficult.
并不是因為事情難而使我們不敢做, 而是因為我們不敢做,事情才變得難。
07 獨一無二的你
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性格的差異,環境的差異,等等,才造就了每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們。而工作中,我們也應該做到獨一無二,做到無可替代,我們才有可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不會被淘汰。而獨一無二的前提就是需要好好學習,提高自己。
本來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經歷、喜好、品味、才能和運氣,你完全可以把寫出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說作為畢生的目標,而不是那個折磨人的早日實現“財務自由”的目標;你也可以選擇一份輕松愉悅的工作,而不是成為一個每天承受巨大壓力、被時間追著跑的創業者。在生活方式上,你可以選擇結婚;你也可以選擇獨身主義,一輩子不結婚;或者丁克,結婚但不生孩子;雖然我們也許作出這些選擇會承受巨大的社會壓力,但是我們又根據自己的內心需要獨立選擇自己人生、不受外部影響的權利。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選擇的路
——羅伯特·弗羅斯特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擇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雖然在這條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跡
那天清晨落葉滿地
兩條路都未經腳印污染
呵,留下一條路等改日再見
但我知道路徑延綿無盡頭
恐怕我難以再回返
也許多少年后在某個地方,
我將輕聲嘆息將往事回顧:
一片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