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跟我要了10年的貓,我仍沒同意,養就得經管,我沒有精力。
前幾年的十一,女兒放假在家,搬出爸爸當助攻。一再保證,貓買回來什么都不用我操心,他們爺倆管。我心里明鏡兒似的,他倆給我畫了一個又大又圓的餅。我之所以同意買,不是因為吃了他們的大餅,而是考慮到女兒明年高三了,學習壓力大,總得有個釋放的途徑。 同意買貓就是為了緩解孩子學習的壓力。
他們爺倆去寵物市場買回一只貓,據說是虎斑,串種的。我問女兒,為啥這么瘦,眼睛還不停地流淚。她說,別的貓都被買走了,只剩下這只貓看著可憐,所以買回來了。
好吧,孩子買貓的理由不是好看,是同情。
全身灰色的斑紋,小耗子那么大。隨便放在地上,它怯生生的躲在沙發的暗影處,偷偷觀察這個新世界。書上說,新買回來的貓不要管他,讓他自己熟悉環境,過分干預會導致應激。于是準備好貓糧和水后,全家集體午休。睡意正濃,忽然,“撲棱”,聲音從陽臺上傳來。全家齊刷刷地奔向陽臺,剛到家的小貓掉進了婆婆的醬缸,兩只前爪死死的扳住缸沿兒,后爪在醬缸里撲騰,一臉的驚恐。貓身上,地上到處是黃央央的大醬,要不是有豆子發酵的香氣飄出來,我們會以為她掉進去的不是醬缸。
剛到家就惹下了第一樁驚天大禍。那缸里的大醬是婆婆精心制作的,剛剛發酵好,還沒來得及吃。拎起貓的后頸,提溜到衛生間沖洗。洗干凈了的貓咪有了自己的名字:醬醬。
闖了禍的醬醬的禍還沒有闖完,到家的第三天,她不聲不響的把我的蘋果耳機線咬折了,如果她會說話我一定會問它味道如何。
心疼之余,我們全家一級警戒,所有帶線的東西都藏起來,不讓貓貓見。在忐忑中等待貓闖第三次大禍。說來奇怪,自從剛到家惹了兩次大禍以后,好像完成了kpi,后來再也沒犯過錯誤。當然了,撓沙發,爬窗簾這不算惹禍,這頂多算是貓的可愛。
我慢慢接受了他的可愛,沙發撓成條紋狀沙發,窗簾加工成了流蘇的款式。
貓可愛著長大了,不再像小耗子,像肥耗子 ,貓發和眼睛都有了光亮。她可以用尾巴掃我的腿,前腿抬起來和俯下身去的我挨挨臉。但是,就是不許我抱她,這是它的原則。這讓我很不服氣,吃老子的喝老子的,不讓老子抱,老子不給你吃貓條。后來,貓似乎查覺到了危機,做了讓步,允許我抱二分鐘,120秒一到立刻跳走,比秒表還準時,大概是看在貓條的份上才撐這么久的。
我的貓有比抓耗子更大的本事,就是能夠提供情緒價值。
女兒高三了,壓力大,會鬧各種情緒。為娘的搞不定的醬醬出馬。
比如以下情況,女兒小測驗分數不理想,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過了吃飯的點兒,為娘的喊破嗓子,屋里的人似乎聽不見。于是找來紙條,寫上:姐姐,把門開一下,我要進去跟你玩一會兒,落款是醬醬。寫好的紙條順著門縫兒塞進去。屋里的人收到信后,把門開一條縫兒,僅夠一只貓擠進去。不一會,一人一貓走出房間。
女兒高三的一年時間里,每周我們都帶著醬醬驅車百里去看女兒。別看醬醬在家不讓我抱,一到車里老老實實的蜷縮在我身上,前所未有的乖巧。有時候也趴在靠枕上。車飛速行駛,它悠然熟睡,全沒有長途跋涉的辛苦。
女兒在學校關了一周,像蹲監獄,周末放風看見貓,不論上一秒有多不開心,都肉眼可見的歡騰起來,像看見老朋友。此時,我這個當媽的有種被忽略的感覺,然后積極的給自己做心里建設,只要孩子開心就好。
孩子高三的生活,家長一并難過,成績跌宕起伏,上學的日期飄忽不定(因為口罩的原因)。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陰晴不定,作為高三家長除了焦慮就是焦慮,我減少了許多的焦慮,因為我有一只貓,她能抵達我到不了的女兒的內心世界。
那次,忘記什么原因了,女兒哭的梨花帶雨,我把貓帶到她腳下,醬醬歪頭專注的望著女兒,眼神里都是憐惜,女兒來不及拭去眼角的淚,俯身抱起醬醬一個毛臉一個光臉貼在一起。仿佛施了魔法,女兒笑了,臉上還掛著淚,從那之后,我找到了女兒的軟肋,醬醬陪著我們度過了那一年艱難的日子。
后來女兒順利的考上了大學,后來我家又多了兩只流浪貓。后來女兒在學校每次視頻的時候都先問,醬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