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在徐匯走過最多的就是衡山路。記憶中小的時候對于徐匯是沒有概念的,滬城老百姓大概都曉得,自顧自家門,生活在哪個區(qū),就是這個小世界了。
我是個以Freedom至上靠兩條腿支撐思想,喜歡徒步行走的人。行走對我來說是一種意義,也是一種精神。所以滬城長長短短的路,多多少少也走過一些。再后來,我明白也終于承認,我對這個城市,終究是有割舍不掉的血脈情懷。
所以這一次我選擇帶著相機和紙筆,從南至北,重新走過這一條路。
愿我筆下記憶如初,予你海派情懷種種。
所以,跟我走吧!
作為一個已經做好城市徒步的人來說,我的建議是,不要駕車,不要駕車,不要駕車!重要的事情說3遍。你可以選擇metro和城市自行車來代步家到這里的路程,因為這一定是體驗人情冷暖和本初生活的最好方式,你要相信我!
作為不喜歡私家車的地鐵狗,我一般會選擇Line 1坐到“徐家匯”站,然后從南向北走這條路。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多坐一站到“衡山路”站上地面,只是這樣會亂,南北多少會錯過一些小景。所以小呆跟著我走吧,不會坑你的。
Start here
“徐家匯”13號口人頭鉆出地面,右轉徑直,你首先會看到這樣一幅很扯的場景,高架下面的垃圾堆放處,“這酸爽,堪比老壇。”
然而這一向不會影響我的心情,你要把它當成生活的一種滋味。
(我一定要搞美一點,
不然一上來就把你們嚇去逛港匯了。)
然后你就可以看得我們?yōu)E大街的“星爸爸”了。不過這一家星爸爸算是上海門面店里比較有格調的一家。然而作為有“人滿患恐懼癥”的本寶寶,呃,依舊不想要淌這趟渾水。嗯。
(“星爸爸”局部圖)
接下來迎來第一個出場的,衡山路起頭最容易看到的“衡山坊”中的招牌門店 --- “5th Space”
近兩年如果不出現(xiàn)動遷意外的話,你會看到她極其顯眼地站在那里,“是的老娘無所畏懼。”
--?5th Space 第五空間 ?--
這是第二次踏入這家品牌設計綜合店,熱心的店員小姑娘認真地陪我從一層逛到了三層,敬業(yè)也是一種精神好嘛。這家概念集合店是由法國的空間設計師Thomas Clement精心設計而成,經過無數(shù)次的想象和設計思維與藝術的不斷碰撞,終于使得被堪稱為“藝術家的家”的5th Space第五空間慢慢成型,呈現(xiàn)出現(xiàn)在的樣子。
First Floor:
一層主要包含了許多上海本土的手工器皿和生活小物。
(玻璃器皿&燒瓷)
(靠近收銀處的一面的干花&手工陶藝作品,
不失小資和日常。)
在此著重介紹兩個讓我記憶十分深刻的品牌:
?“Brut Cake"?? ---來自臺灣的獨立設計品牌
(一層是布藝制品,二層還有其他,一會兒介紹)
產品設計都出于設計師“鄧乃瑄”之手。“Brut Cake”是一個創(chuàng)作概念,涵蓋商品,藝術,還有最重要的,源于生活,歸于生活。
同樣的也是走手工藝之路的,
?“PUSHI"?? ---專注于手工藝的民族品牌
此品牌也是專注于有機和天然的生活品質,以“平凡,亦不凡”,“留住手藝”,“納故吐新”和“敬天惜物”作為品牌的設計出發(fā)點和靈感源泉,造就了如今出色的獨立手工藝品牌。
下圖的產品由天然的棉麻制成,以“自然至上”的旁友們可以多關注,確實是很值得很用心的生活物件。
好了該上樓了!
Second Floor:
二層主要的亮點在于明星店鋪,
?“DEBRAND"?? ---來自于吳克羣的個人明星品牌,
風格主要以“潮牌風”為主,顏色多以率性的深色系為主。
衣櫥對面是FITTING ROOM,兩間試衣間都極具有風格。
(FITTING ROOM 酒吧pub風格)
(FITTING ROOM?現(xiàn)代歐式室內風格)
除此之外,之前在一層介紹過的品牌“Brut Cake”在這一層還設有一隅專柜。主要為Mug杯,陶質作品以及趣味性很強的耳機和卡片設計。貼近生活,趣味十足。
同時這一層還有專門為顧客設立的陽臺露天休息區(qū),貼心的設計永遠可以將顧客的感受度和滿意度提到最高。
走走走,繼續(xù)上樓!
寶我身累心不累。。。
這是在二層通往三層時我拍下的。從屋頂直吊而下,北歐風格很濃重的旋轉吊燈。有了這個吊燈,空間感和維度感都會得到瞬間的提升,底端的亮燈也會使整體設計更有生活氣氛。
Third Floor:
三層主要就是茶吧,書吧和咖啡廳了。曾經和朋友約來過這里喝下午茶,所以還是有些印象的。
其主要風格以清新文藝為主,階梯右側的小空間是經過很多細節(jié)上的設計的,如石桌中部專門為“肉肉”設計的“小家”,以及旁邊一面墻的書柜擺放,使得整體更加富有生活氣息。
而左側靠近階梯的另一部分小空間看起來則更加簡約大方,所以可以根據自己不同的喜好進行位置上的選擇。
聽店員小姑娘說,這里的一大部分書都來自于曾經一段時間風靡滬上的“渡口書店”,確實值得一看。
(書架一隅)
(精致的小香座)
差不多了!
寶寶拍的差不多就自覺離開了,哈哈。
其實這里每一層還有很多感動和美好的小細節(jié),當然了,剩下的,就由你來悉心發(fā)掘了。
這是一座沒有墻的美術館。
記得,
“不是你聞到它的味道,而是它輕觸了你的靈魂。”
Go on, go on!
離開“衡山坊”的重頭戲之一,現(xiàn)在不得不提的是最近在滬舉行的大展。
--“FASHION CAMPAIGN”---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
“ASVOFF”是全球首個國際時尚影像藝術展,全稱“A Shaded View on Fashion Film in China”,由Diane Pernet于2008年在巴黎時裝周期間創(chuàng)辦,至今已舉辦過8屆。時間關系今天我沒有進去看,不過有興趣的旁友歡迎來訪。要盡快哦!
就在旁邊,
“衡山坊”的大標牌終于現(xiàn)身了!沒錯,這一圈都屬于衡山坊的“管轄”范圍之內,是綜合性很強的建筑群。
左邊看完了,好!
現(xiàn)在把你的腦袋移,移,移到右邊
登登登登!
-- 衡山·和集--- “徐匯最小資的情調書店 ”--
嗯!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小眾藝術書店。主營各國進口圖書雜志報刊和國內小眾書籍。涉獵之雜之廣,對!沒有你找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大門口)
First?Floor:
首先,他們家的咖啡吧是設立在一層的,進門往左看就看的到。
(小咖啡吧)
這一層主營的是近期的暢銷書和雜志期刊,有普羅大眾喜聞樂見的生活,財經,設計等等中文雜志和報刊,也有進口書籍。
一層的文學味可能重一點,
主要是中外詩歌,小說,劇情片,歷史,懸疑片及推理幾大分類。
(POETRY)
(FICTION)
(MYSTERY FILM)
(質感古樸的書柜)
種類很多,但是整體布置還是很條理很規(guī)矩的。
上樓!
(通往二層的階梯通道)
這里有包括“John Loengard”, “Gordon Parks” 和我很喜歡的“Gjon Mili” 在內的很多知名攝影家之作,即使是路過,也絕對值得一看。
Second Floor:
剛上樓往右邊看你會看到這樣一個藝術感超強的中號帳篷。
先來看看介紹的是什么,“電鋪”,衡山和集與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聯(lián)合呈現(xiàn)的展覽,有興趣的可以多了解一下。
然后往帳篷里探個頭你會發(fā)現(xiàn)小驚喜的,看似簡單的外裝內有這么一個溫暖獨立的小空間,如果你運氣好在人不多的時候,可以獨自坐在這邊享受窗外景和手中心水的書,實在是好有情調。
回來回來!
二層的書可能藝術味會濃一些,這層有諸多包括攝影史,平面設計,室內設計,當代藝術和時尚起源等類別的進口外版書籍。是的,英語狗每每來一次,我都會長草好幾本。真的是對這一層完全沒有抵抗力好嘛。
(CONTEMPORARY ART)
(PHOTOGRAPHY History)
(GRAPHIC DESIGN)
(二層一隅)
往里走,
你會看到被販賣的一些品質感很好的小物,前一段時間有老上海本土特色的小物,雪花膏啊(呃,為何莫名覺得很土),老式香煙和茶包什么的。最近販出的是和接下來的展覽有關的一些日常用品。
每段時間的產品都不一樣,可以經常來淘淘寶。
還是很不錯的。
再往右手走,
是我剛剛提到的,最近在這邊展出的“不過時的生活---日常器物展”,也是我很喜歡的主題展覽。
大體先拍了兩張。
(局部圖)
這些日常器物里也有我很喜歡的幾個北歐和日式品牌。包括上一篇文我推過的野田家,上世紀50年代源于大阪的TRUSCO,還有最近很喜歡的設計師黑川雅之先生的獨立品牌PLPL。
這些都是很好的設計。
(黑川雅之之PLPL骨瓷系列)
(野田琺瑯)
其實最美不過日常,真正好的設計產品,都應該是可以很好的運用在日常中的。
美物抵心,陪你走過的是生活。
如果時間趕得上,有機會一定要來看看。
接著退回到樓梯處,上3層了!
在這里向上看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燒瓷作品,看樣子這里最近又重新被布置過了。
往上走墻上掛滿了黑膠唱片,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絕版的。
我近些年也一直在盡可能地搜集黑膠。
一張黑膠可能就是一個歌者或者表演者的一生,也有可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來看看。
Third Floor:
三層的話基本上就是雜志和期刊的天下了,時尚類,生活類,旅行類,飲食類,無所不有。資源來自于美,法,德,意,西,日和臺灣等地區(qū),都是最正宗本土的外版,絕對還原國家語言和文化。“踏破鐵鞋無覓處”不知道哪里買外版期刊的朋友們,來這里絕不失一個好的選擇。
這是往里走看得到的小空間休息區(qū),現(xiàn)場看的話木質感更強烈一點。
我我又忍不住坐在這里小憩了一會,哎想到還要繼續(xù)往前走,我起身毅然決然的下樓了,使命感超強的好嘛!
好了,這就是衡山?和集的全部啦。廢話不多說,喜歡的,歡迎來。需要的,趕緊去。
嗯,衡山坊最招搖的兩家店已經被你們看光光了。
另外再隨便推兩家不錯的小餐廳,就在衡山?和集的背后,寶寶在此就不多做介紹了。
(PATSY'S 前街紐約披薩餐廳’)
(TIKI 夏威夷酒吧餐廳)
(TRATTORIA 塔多利亞)
喜歡什么口味的,進去試試,就當歇個腳。總之一句話,敢霸占著這里的地盤開餐廳的,想想味道那是一定不會差的,get?
好了順著衡山坊向十字路口方向往前走!
你會看到這家。
呃,這是一家當年寶寶坐進去單單打開酒水單就被一杯78RMB的干姜水嚇出來的餐廳。(白眼)不知道現(xiàn)在他們家有沒有良心發(fā)現(xiàn)換了菜單,想說這是寸口寸金的節(jié)奏嗎?(求解釋)
我要繞道而行,寶寶可能打心底里依舊是恐懼的......
路遇他。
白咪,儂伐要怕,興許人家料理味道噶好啊。(白白!)
繼續(xù)狗狗狗!
好了來了,先說幾句廢話。其實知道衡山路的人都曉得,這條路晚上就是美的不像話!因為駐扎了很多極富各地區(qū)本土情調的Pub & Bar,這是其他地方娛樂性過強的酒吧無法與之相提并論的。其實光看外籍顧客的走量你就會明白了。
還別不信,其實最地道的,永遠是短巷小街深處的,你要細心,要勇敢地走。
(先來一家)
--?THE PARK TAVERN --
這家之前我了解的不多,所以也沒辦法給大家做詳細介紹,只能說推給大家做個參考,因為這家的整體設計裝潢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就在隔壁不遠處的另一家)
--?PISTOLERA--- “人稱 '女槍手 '的 Pub餐廳 ”--
Mexican pub,墨西哥風味十足的酒吧餐廳,從裝修到菜品list。
以各類木質材料,陶藝和mexican 風格畫作為點綴為餐點增添了獨特的味道。
今天不吃飯,人家不好意思進去拍,盒。
這邊給大家主推一款英式紅茶,雖然不是墨西哥本土茶品,但是其采用的茶品都是上等的進口伯爵,所以水溫加到剛剛好時,是很純正的味道。
菜品的話我個人主推的是“粟米煎餅”,雖然,聽上去一股鄉(xiāng)土氣息!But,這道可是他家的招牌菜。粟米是墨西哥人的主糧之一,常光顧墨西哥餐廳的旁友肯定曉得,以其成食的菜品自是舉不勝舉,taco 和 nachos 等等也都是我很愛的墨西哥小食。所以來吃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這一款經典。
這邊是他們會在春夏初秋開放的露天式座椅,現(xiàn)在天氣已經轉涼了,所以吧臺已經撤掉了,但是還是可以在外享度餐時的。
對了,每周三是他們家的“l(fā)ady night",從下午6:00至晚上10:00,會招待所有路過或者專程來享食的女士入店,“free wine for ladies” , 酒類免費暢飲,還真是能有大便宜可得,哈哈喜歡酒的小女人們,嗯嗯?(勾手)有機會就別錯過哦!
嗯嗯,現(xiàn)在把你的小腦袋向右邊看,
自己說看到什么啦?!
-- 衡山電影院--- “滬上的第一家電影院?”--
沒錯,可是一家電影院有蛇么好介紹的?是的,普通的 “大光明” 和 “上影” 我是一定不會特意推給你們這些眼刁的人的,但是這家,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了。(雙手抱頭措手不及狀)
沒錯,1951年8月17日典基興建,52年1月份正式建成開業(yè),且是新中國誕生后滬上新建的第一家電影院。儂自己港,是不是小有感覺了?
而且這里因其別具一格獨一無二的“庭院式”建筑風格被人們稱為滬上唯一的“花園影院” 。
不行,寶寶海派情懷又要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對了順便推一部近期在這上映的好片,可能很多朋友已經看過了,“機械師2:復活” ,內容我就不多講了,我對這種題材的一般來說致興不高,但這一部,還是蠻值得一睹為快的。嗯。
4:42何日君再來來自不知名的安小澤
OK,繼續(xù)滴,順著往下走!
這一段其實沒什么特別的,但是因為沒有過多建筑所以你會特別地注意到貫滿整條衡山路的法國梧桐,現(xiàn)在還沒有到正值大片大片落葉的時候,但是已經可以拾葉了。
我不知道上海人對于法國梧桐有何感覺,總之我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對于上海的記憶就是洋小二層和法梧,那時候哪里有什么意境懂什么情調,就是自己全全囊括為一個俗到不能再俗的字,“美”。
這種植物就是帶著雅氣而來的,立在哪里,哪里就是格調。落葉在哪里,那哪里就是情懷。
再往前一小段路,就是這家了。
-- HS Gallery 華視影廊 --
嗯,華視影廊。可能不太關注攝影的朋友們不怎么聽說過這家,不過這家已經成立有16年了,據說前身是上海華視數(shù)碼圖片影印有限公司(呃,聽起來科普歷史味怎么那么重)。
不過這家影廊在業(yè)界內確實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曾經舉辦過多次攝影沙龍和賽事,也確實是一家蠻入眼的藝廊。
我推門而入。
(剛入門處)
這是近期展出的,“文身”攝影系列 --- “Spiritual Totem on Bodies? 紋在身上的精神圖騰”。源于攝影家“資佰”,這個出生于西雙版納滿身都是民族氣味的老牌攝影師總是可以將有著絕對深度的民族史蘊在其作品中表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局部圖)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資佰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并借助身體的藝術,帶領受眾進入到人類對某種信仰持之以恒的精神空間。
文身是身份特征的存在,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永不會泯滅的靈魂寄托和精神秉持。
我記得有人曾經說過,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刻,人什么都帶不走,唯有身上印有的痕跡,可以與你的肉團身一并入葬,化無方休。當然原話沒有我講的如此,文學味濃。但這樣一句話確實是狠狠地戳過我的心,也改變過我很多想法。
他們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的攝影展呈現(xiàn),
有機會一定要來走走看看,還是很值得的。
這家推給大家,算是給攝影控和藝術狗們的小小福利和創(chuàng)作資源了。
文章長度接近簡書限度,必須分篇。影響您的閱讀體驗,敬請諒解。
精彩內容請接下篇。
【版權聲明】本文為Anzer安澤原創(chuàng)作品,非商業(yè)用途,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否則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