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看著看著變成了小悲情,最近每集劇情都戳中我們的傷口,編劇的家要不小心被觀眾的淚給淹了。
《小歡喜》的主體是一群即將高考的學生和他們神經(jīng)高度緊張的家長。
三種不同的家庭模式:和睦,離異,留守,正是當今社會的主流。
和睦,離異無聲的對立,從孩子身上可以看出父母的關系,幸福還是不幸一目了然。
01
方圓,童文潔簡直是完美伴侶,兒子都18歲了,他倆還是濃情蜜意不減當年。
方圓寵著童文潔,童文潔體諒方圓,遇事有商有量從不吵架,雖然生活也是一地雞毛,但他們總能輕易邁過,從未打破原有的平穩(wěn)和恒溫。
方圓失業(yè),童文潔霸氣地說:“沒事,我養(yǎng)你。沒有指責抱怨,沒有覺得天塌地陷。”
童文潔職場遇心機婊和色狼,想辭職,方圓抱著童文潔溫暖地說:“可以啊,當然可以啊,不開心我們就不做了。我現(xiàn)在開滴滴,給別人配配音,完全可以養(yǎng)活我們一家人,沒事,別擔心。”
當下能體會對方的委屈和難過,沒有因為生活艱難而強迫對方犧牲。
事后又都為對方著想,一起努力養(yǎng)家糊口。目標一致,心在一起,生活再難都不覺得苦。
童文潔的姐姐去世,方圓欣然同意接磊磊來家里同住,一起陪伴磊磊度過人生最關鍵的一年。
方圓的父母被傳銷組織騙了80萬,有很多都是借鄰居的,童文潔提議賣掉房子還外債一起度過難關。
遇到問題不是吵架發(fā)難,而是去想怎么解決,你的親人,我的親人都是自己人,一家人就應該互相關心,一起抵抗外來風雨,而不是互相指責,自家鬧得雞飛狗跳,一團糟。
父母相親相愛,對待親人溫暖有愛,最幸福的莫過于耳濡目染的孩子。
幸福家庭的孩子人格健全,自信陽光,解決問題能力很強,永遠給朋友正能量,從不悲悲戚戚。
父母關系和睦是孩子活潑有力的最好營養(yǎng)。
方一凡心理素質很好,臉皮厚,說他幾句根本沒事,抗壓能力強。這樣的孩子將來到社會上有很大的優(yōu)勢,不用花時間整理破碎的心情,猶如金燦燦的向日葵,永遠朝向陽光。
02
宋倩和喬衛(wèi)東在英子很小的時候離婚了。離婚在當今社會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奇之事,我們沒必要去苛求父母硬在一起互相折磨。
可是,離婚以后老死不相往來的態(tài)度是孩子受傷的根源。父母放不下的恨,其實最終都澆落在孩子身上。
成熟的人,離婚以后不會將對方當仇人,起碼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對方的厭惡和仇視。
平和相處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和保護。
宋倩老把喬衛(wèi)東當敵人一樣防著,生怕打碎自己精心雕琢的杰作——學習優(yōu)秀的英子。
喬衛(wèi)東一個月被允許看英子一次,這個規(guī)矩是宋倩定的,我覺得很殘忍,英子成長需要母親,同樣需要父親,什么時候見不應該大人說了算,而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父親應該在她身邊。
英子最可憐的地方在于母親將所有的愛和希望都壓在她身上,被掌控一切,母親用自己的付出和犧牲壓制英子內心的喜好。
這樣的愛是可怕的,令人想逃。
英子想上南大不是因為南大航空專業(yè)多好,而是想逃離母親的控制。
宋倩從未給過英子任何機會表達她想要什么。都是宋倩覺得英子需要什么,從而安排好一切。
讓孩子幸福的不是煞費苦心,事無巨細地安排,而是思想的獨立,精神的自由。
英子失眠了34天,為逃離母親的控制奔向南大夏令營所在地—深圳,看了最喜歡的星星和大海依然不開心,她哭著對來找他的父母說:“對不起,是我沒做好你們的女兒,是我沒變成你們心里想要的那個樣子?!?/p>
最終醫(yī)生告知英子父母孩子得了中度抑郁癥。對生活喪失了感知力,痛苦地想自殺得以解脫。
英子得抑郁癥的原因之一是父母的“非理性離婚”,即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阻止對方與孩子有過多接觸。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不自信,親子關系緊張。
將來走向社會,這些短板會嚴重阻礙一個人的發(fā)展,甚至影響他的婚姻及日常生活。
宋倩開始反思自己,想通過改善和孩子父親的關系,給英子安全感。
03
現(xiàn)實生活中離婚雙方百分九十以上都是非理性的,不會有父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究竟傷害孩子有多深。
結婚離婚是大人的自由,孩子無權干涉,可孩子需要父母溫暖的陪伴和關愛,這是父母應盡的義務。
做個理智成熟的大人,別讓孩子看到你們互相傷害,離婚與否真的無關緊要。
曾經(jīng)關系有多近,分開才越要體面,畢竟走過的歲月全是對方的陪伴,總有值得回憶的美好。
王菲和李亞鵬是我見過離婚以后相處最和諧的前任,他們的女兒李嫣是最大的受益者,不同與大多數(shù)離異家庭孩子的孤僻,自卑,悲觀,怯懦,李嫣自信,活潑,陽光,可愛。
很多單親家長因為失去伴侶,將孩子當做人生的全部希望,強迫孩子去完成自己沒完成的夢想。孩子有孩子自己想做的事,他的人生是自己的,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續(xù)。
很多單親家庭,大人會不自覺的強調相依為命的凄慘。戀父或戀母情結都將成為孩子以后人生中的阻礙。
幸福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如果父母沒有給你幸福的童年,請自救。命運虧欠你的總會以別的方式來償還。
這一路會很難,但請不要沉淪,學會獨立,學會善良和溫暖,剩下的請交給時間。
作者:竹林柴扉,一個堅信有夢就有遠方的女子。
不要熬夜喲,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