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姐弟四人。唯一的弟弟是老小。
弟弟今年29歲,早已到了男大當婚的年紀。對于婚姻大事,在我們看來一直“不上心”。父母自是很著急。
今年以來,不知開竅了還是怎樣,開始邁出第一步。
如今已有穩定的對象。
買房也自然而然提上日程。
父母準備拿出手里多年的積蓄,姐姐們也都表示盡力支持。
不久前,弟弟看上一處即將開盤的樓盤。位置,戶型都絕佳。唯一缺點,貴。遠遠超出預期。
弟弟,提出來自己愿望。大家本能都覺得貴。如果要買這個,首付相應增加,月供也會高出不少。
以上是背景。
弟弟提出,首付100萬,月供比較理想。
爸爸覺得有些沉重,首付比預期高了接近40萬。第一反應是反對。
媽媽認為弟弟難得看到符合心意的,現在房子是必需品,別的地方價格也不能便宜多少。哪怕借錢,幫他拿下。錢是會賺出來的。
父母因此有了爭吵。
弟弟產生念頭放棄。
得知消息的姐姐們紛紛表態。
單身的大姐,持支持觀點。并表示除了首付月供也可以支持。
二姐(即本人)當時在外面,只表示有需要全力支持。
三姐(遠嫁,一娃)心有余力不足。父母未考慮納入支援體系。但是本人過意不去,當即支援5萬。
一番激烈討論后,爸爸拍板。這個房子要。
首付最多80萬,爸媽出50萬,大姐二姐以借款的形式各支援10萬。跟二姨三姨家借款各5萬。
月供7000每月,由爸爸協助弟弟負擔。
如此以來,爸爸尚有余力面對接下來的結婚等事宜。
接下來就是各方籌錢。
作為系統里的一員,我認領了籌款10萬元的任務。
10萬元對于我們成立接近十年的小家庭來說完全可以負擔。
先生雖然對老弟如此一步到位有些微詞,但也不便過多置評。隨即開始搜集可以動用的資金。
我也開始著手把自己手里的資金進行了歸納。
資金整理告一段落,結合這個月開始記賬的體會。我感到了深深的壓力。
想到父母該如何節衣縮食來度過今后的日子,就有一種莫名的難過和心疼。
也對弟弟有沒有慎重考慮有所質疑。
于是借由跟弟弟詢問付款時間的機會。進行了一番表達。
把自己實際生活里感受到的壓力和對于他未來可能要面臨狀況的擔憂都一一澄清。同時,建議他看更小一點,相對便宜一點的房子。
結果是成功動搖了弟弟的決心。
而后我們分別跟老爸通了電話。爸爸對我的做法理解和支持。
但也表示決定權還是在弟弟,最終的壓力還是會落到他那里。
弟弟表示再考慮,但是放棄的意圖明顯。
表達完畢,心里沒有變得輕松。而是陷入一種愧疚和不安中。姐姐妹妹也有相似情緒。妹妹還表示支持我的做法,說了她不敢說的。
姐姐更多的是心疼弟弟,擔心錯過了好機會。
媽媽理解我的想法,但也能感到深深的遺憾。
如今我回想,我當時的不安來自哪里?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不敢承擔。
還有不相信。
不敢承擔,表達真實想法后的后果,擔心被埋怨。
不相信弟弟有自我選擇和自我負責的能力。
在我自責和不安之際,弟弟發來信息。一如既往的簡潔明了。
我還是決定買了。(說是睡了一覺)
我忽然有種如釋重負的解脫感。
姐姐妹妹也有同感。
過程中,先生也給了我極有力的支持。并表示必要的話,存款都可以取。讓我沒有后顧之憂。
下班路上,走在蒙蒙細雨中,感到自己慢慢回來。
給爸爸打了個電話。父女一番長聊。
讓我覺得安心又舒適。
爸爸更加耐心和詳細地跟我講了他的打算和考慮,心里不由得贊嘆爸爸的周全和智慧。
既守住了自己的底線,又最大限度的調動了資源。
當然,也對質疑和不同意見也全然地接納和包容。
聊到最后,爸爸不禁說起,自己因為身體原因放棄了之前收入還可以的在外跑業務的工作。有點兒可惜的。如果頂著壓力干到現在,甚至再干三五年或許現在還會不一樣。
當然,話說回來,如今身體和心態的穩定和從容,是多少錢都換不回來的。
我跟爸爸說,我最擔心你跟老媽的生活因此拮據難過。
爸爸笑笑說放心,不會有太大變化。即使有座金山,他們也是照常,就喜歡這粗茶淡飯的日子。
復盤:整個過程里的糾結,膠著狀態大概是進入我們大家庭系統的“邪氣”,而對家人之間愛的確信,讓我最終敢于表達不同。這應該也是持久穩定的部分。
爸爸媽媽是整個家庭系統的主心骨。
主角老弟,看似一切坐享其成,其實背負了很多,責任,期待。
血濃于水的家人之愛和小家庭的交互,彼此獨立又互相影響,互相支撐。
整個過程里,我有反思,有糾結,有對家人的體諒和理解,更有對自己的看見和慈悲。
謝謝自己,為自己發聲負責。
也謝謝自己及時地停止,尊重邊界。
感恩家人,我一生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