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機緣巧合,你點開這部《怦然心動》。
? ? ?他總覺得她古怪粘人于是頻頻躲避,她卻以為他害羞靦腆因此處處主動。明明是對同一件事,站在上帝視角的你卻看到了兩種不一樣的解讀。多方面的因素的交錯——性別,家庭,朋友,經歷……讓兩個孩子慢慢成長。整部影片娓娓道來,沒有絢麗的特效,沒有特別戳心的淚點,但就是這種切換角色的敘事方式,自有一種動人之處。
? ? ? 與其說是一部初戀的故事,不如說是一部成長與轉變的歷程。
? ? ? 初遇,有時就能瞬間點亮另一個人的世界。心動怦然是因為“他朗星般的眼睛好像會說話”,女孩如是認為。陷入癡迷中的女孩,總是執著地偏向于往好的方向去想,因此會把厭惡當成害羞,把逃避當作欲拒還迎。因此做出許許多多在你看來挺傻但又十分符合當時心情的舉動。而男孩呢?他并不能理解女孩對他的熱情,不能理解女孩對梧桐樹的熱愛,不能理解女孩對養雞送雞蛋的熱心……因此他面對女孩的邀約時選擇了撒謊,面對女孩的求助時選擇了逃離。漸漸地,女孩發現男孩也許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好,但男孩卻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女孩。
? ? ?小學二年級是個怎樣的年齡?你努力的回想,似乎也只能記得寥寥幾人和零碎的片段。那時的自己,也許更多的是沒有男女的概念,可以拉著他的手從小學跑過初中從后門一起回家,也可以追打著他從三樓下到一樓再跑到另一棟樓的三樓,抓住后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就傻乎乎地兩個人一起上氣不接下氣地笑,隨便找個樓梯臺階就能坐下來聊,早上鬧別扭下午總能有一方湊上前去逗逗鬧鬧又和好如初。那時候連三年級的事情都懶得想,連first kiss都還不會拼。就是在這樣一個年齡,影片中的女孩卻想了好多。九曲回腸的心思,讓人啼笑皆非,卻又感慨萬千。“母親說男孩子就是這樣子的”這真是個奇怪的理念,但她就是這么堅持了好久,直到男孩的種種舉動,一點點消磨掉她小鹿亂撞的感覺。
? ? ?其實導演是偏愛女孩的,你很明顯可以看出來。片中更多地展現女孩的心理活動,大概也是因為她比較敏感細膩吧。你特別喜歡女孩的家庭,善解人意的父母,活潑有才的哥哥們,影片后面一段父母爭吵和分別與女孩談心的片段更是讓你感動無比。女孩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學會了如何去感知這個世界,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以及,如何去看待別人。
? ? ? “一幅畫不僅僅是各個組成部分的疊加,牛只是一頭牛,草地也只有青草和鮮花,而穿過樹枝的陽光也僅僅只是一束光,但如果將它們放到一起,就會產生魔一般的魅力。”
? ? 父親的引導讓女孩開始正視自己的感情,唔,或者說,感覺。在這個時候,她爬上了校車站旁的大梧桐樹——這是整部影片中你最喜歡的部分:“我越往上爬,上面的風景就越讓我吃驚。”微風攜帶著陽光和青草的氣息,朝陽或晚霞獨有的色彩讓人驚艷自然的魅力。緣此,她才那么不情愿這棵大樹被砍掉,甚至在樹被砍倒后郁郁寡歡了整整兩周。讓她重新振作起來的是父親的畫,那可一直保留的梧桐樹就這么懸在她的臥室,時時提醒她記住在樹上的感覺。
? ? ?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女孩。可惜,男孩無法理解。
? ? ? 你其實一直很想批判男孩,但轉念想想似乎又不該苛責太多。畢竟他的父親教育方式和身邊朋友的言語影響極大。這個年齡的孩子們,他們的心中父母的權威還是占有很大的比重,生怕忤逆后會有更為可怕的后果;朋友的態度隨時都能左右他們表面的行為,只為了讓自己更加合群。忠于內心說起來很容易,但重點是,什么才是忠于內心?
? ? ?這下就不得不提起男孩的外公,這真是一個可愛的小老頭啊!一開始他就表現出了老一輩的智慧對男孩說:“你去了解她,但不要帶偏見。”“有些人淪為平庸淺薄,金玉其外,而敗絮其中。可不經意間,有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如彩虹般絢麗的人,從此以后,其他人就不過是匆匆浮云。”你知道,人生哲理的傳授并不一定要端莊嚴肅敲黑板畫重點,日常里循循善誘反而效果顯著。他主動跑去幫女孩剪花圃修籬笆,談天說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會在男孩爸爸詆毀女孩叔叔的時候為女孩據理力爭。外公是一個倔強的老人,但就是這份倔強,才讓男孩慢慢意識到自己的懦弱、虛榮和自命不凡,并有了抗爭和改變的勇氣。
? ? ? 片尾男孩和女孩一起植樹的片段真是……甜到你了啊!女孩終于原諒了男孩,當他的手輕輕覆上她的,隔著屏幕你都能感受到一下觸電的感覺。不過你覺得男孩的轉變相較于女孩的,還是有些倉促,但這也不影響這部劇給你的感觸啦~
——Sherry·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