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醒來。路上都是匆匆趕路的人們,生活的洪流裹挾著每一位努力奔跑的人,看似光鮮的背后,確有不為人知的辛苦。
曾經我是多么羨慕那些能在精美的雜志、大型的報刊,每天和翰墨文字相伴,洋溢著書香的編輯們。每天面對著優美動人的散文或精彩絕倫的小說,心里一定跟著主人公百轉千回,體味著不同悲歡離合的人生,那一定是很酷的事情吧!這樣的生活好像和我永遠不搭邊。
在簡書寫文,雖說文字不那么精彩,但寫出了自己的心聲;那一行行文字也許幼稚,在自己眼中也是別具一格的。這一寫就寫了200多天,雖然有時會為題材而苦惱,但這儼然就是我血液的一部分,要想把它從身體中剔除是很難的。
我這個人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寫文一段時間不安分了,去應聘當了實習編輯。曾經那么遙遠的事情,如今就在我的面前。
干一行才知道一行的辛苦,幾天下來對編輯的工作還真有點感受,就寫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由于幾個專欄和生活息息相關,是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的專題,所以投稿量非常多。
這其中不乏優秀的作者,他們的文筆宛如詩一樣行云流水,富有美感,讓人深深沉醉其中;有的文章雖然短小精悍,但也給人以啟迪,閱讀這些文字也是一種美好的感受。把這些佳作推薦,讓更多的人看到,也是一件美事了。
但是有美好也有不和諧的一幕,有的作者不顧編輯的工作性質,一天瘋狂地投入一個專題六七篇文章,也許他們認為自己的文章很美好,達到讓人過目不忘、榮登榜單的程度。但是你想想你一天一個專題投那么多文章,每個編輯每天要處理許多作者的投稿,你這樣不負責任的行為,你想過編輯們的辛苦嗎?你想過別的作者的機會嗎?
編輯們每一篇文章都要認真地反復閱讀,這樣大的工作量,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而忽略了整片森林。理事會決定這種一題多投的作者第一次予以警告,三次以上就拉入黑名單,不再給予投稿活動的機會。
這也是維護簡書生態的需要,給簡書創造一個井然有序的氛圍。還有的作者文章四五百字,像日記一樣也投稿到專題。我要說的是:理事會每個專題都有收稿標準,基本字數在1000—1800之間,只有足夠優秀的文章才能收入專題,所以請作者們理解一下。
還有如今的投稿,我們收錄以后要加上專題名稱和推薦的編輯名,這也是專欄的品牌,請作者們理解配合。
自從做了實習編輯以后,每天看那么多文章,常常弄得眼睛昏花。心里總不想好文章被遺漏,也不想一篇并不合格的文章被收入,種種心理都考驗著編輯們的素質。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在有限的時間內兢兢業業地做事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理解,在簡書共同譜寫和諧美好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