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這個職業(yè),在一般人眼里,是一個又臟又累的活兒,基本上屬于下九流的工作,沒有人會把它當成找工作的首選。可是,誰敢保證自己不去找修鞋匠修補鞋呢?
我星期天休息的時候,看到自己的高跟鞋下面的跟磨得有點偏,就想去找人釘個鞋掌。出門的時候,對面的大嬸說:“你補鞋啊?去十字路口的拐角處找那個胖胖的女人,她補的好。”
我找到了大嬸說的那個女人,她在街對面的拐角處,正值深秋,暖暖的陽光照著,她坐著一個稍微高一點的板凳兒,穿著一個舊的毛衣外套,扎著一個短短的辮子,胸前系著一個黑色的圍裙。圓圓的臉龐,皮膚因為風(fēng)吹日曬,稍微有一點粗糙。她正低著頭,用補鞋的機器補著一只小孩兒鞋。旁邊擺著許多補鞋需要的東西,一個四方形的木頭箱子里零零碎碎的放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鞋釘和皮子,旁邊放著補鞋的工具。
她看到我來了,抬頭一笑,露出了兩顆虎牙,用河南方言說:“你好,來補鞋的吧?先坐下等一下好嗎?”我點點頭。就在她對面坐在一個板凳上了。她又低頭開始補鞋了。她那雙粗大的手引起了我的注意。十個手指有三個都纏著白色的醫(yī)用膠布,那雙手比一般的女人的都大,手指上因為長期工作磨出了老繭,指甲蓋有深深的凹陷說明她有缺鐵性貧血。雖然看著比較笨拙,但是,她熟練地給那個小鞋子軋好,用剪刀把線頭剪掉,順手把鞋子扣在鐵制的鞋托上,把底子上釘好。她說:“這是一雙一百多塊錢的鞋,補一補又和新的一樣。”我驚嘆于她的手藝,她把補丁剪成一個小鴨子形狀,看起來不像是補丁,倒像是一個貼花。
一會過來一個年輕的媳婦,把鞋子拿走了,她只收了一元錢,要是別人最少得要五元。那個女的直說:“謝謝!”
她把我的鞋子看了一個,說,兩只都要重新釘鞋跟,說:“別人要十元,我給你用耐磨的,收你五元。”我問她為什么不多收錢,她說:“都賺錢不容易,大伙照顧我,我也要知足,有這碗飯吃我已經(jīng)很高興了。”現(xiàn)在的人都想多撈多得,這樣的人真是越來越少了。
我下午回家的時候,看見那個女人還在那里,慢慢地收拾東西,問我認識不認識一個叫劉小萍的人,我說不認識。原來,是那個女的在她這里換了一個拉鎖,把包包丟在這里了。她一直在等人家過來拿包包,包包里面有身份證,還有許多錢,各種卡,她是不知道該怎么辦,還要回家。她家里這里還有十幾里地。我說:“要不這樣你先把包包拿上,明天過來也許她就會找過來。”她才收拾東西回家了。
第二天果然有人找過來了,千恩萬謝。因為打開錢包,一毛錢都沒有少。她拿出二百塊錢給修鞋的女人,可是人家死活不肯收。于是,大家對她更有好感,她的顧客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
有時候,路過那里,總會有人對她問候一下,她也會在百忙之中抬起頭,笑一笑,陽光下,一派溫暖。誰還會看不起一個暖意融融,溫暖如春的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