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一個遠在美國做交換生的朋友聊天,聽她給我講在海外的種種見聞和新鮮事兒,突然發現別人正在過著豐富而有趣兒的生活,而自己的日子卻是一眼望的到頭的沉寂和平靜,我開始羨慕起別人的生活來。
朋友們很少有像我一樣回到小縣城做個教書匠,過著柴米油鹽的小日子的,他們有的工作有的考研,去北京的去重慶的,一個小姑娘家家的獨自一人背著背包闖深圳的,遠赴重洋求學的比比皆是。而我,選擇了所謂最輕松最享受卻也是最沒有前途的生活。
從小到大,有意無意的,我們都在和別人作比較,小時候,比誰考的分高,誰的裙子漂亮,誰得到的小紅花多?長大了,比誰的學校好,誰的工作好,誰的工資高,誰找的對象漂亮?再后來,又會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家的對比。似乎,人這一輩子都是在和他人的比較中度過的,從小比到老。
如果你問,比較的初衷是什么?我很難回答,或許是為了找到自己的不足爭取進步,或許是為了填補虛榮心獲得滿足,又或者是覺得有比較才有壓力有動力,才會覺得日子過得有奔頭?我不知道,但這種現象卻又確確實實的存在著。在比較中,這山望著那山高,我們彼此羨慕著對方的生活。
下午下班回到家,收到一條朋友的留言,她說 “你好幸福啊,我真羨慕你”,我一愣,一個以電子系第一的成績被保送到清華大學讀研究生,第一年便拿到了新生獎學金、專業一等獎學金和三好學生等多項榮譽,而且極有可能會在第三年以公費的形式到英國留學的優等生,集美貌和才華于一身,她怎么會羨慕我?
后來,我了解到,大學畢業后,她和想戀四年的男朋友由于異地分手,那對我們曾一致認為的才子佳人竟以男方的劈腿而告終。她家境窘迫,供她讀完大學已經是處處窟窿,更無力承擔她讀研的費用,盡管拿到了不小數目的獎學金,總也算為操勞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減輕些許負擔,但身為一個奔三的人,卻一直不能替父母挑起家庭的擔子,這讓她慚愧不已。盡管成績優秀,但在北京這樣的城市還是難有立足之地,她對未來仍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
她說,她很羨慕我有一份糊口的工作,能多多少少的給父母點兒回報;她羨慕我有一個愛我的老公,有一段從校服到婚紗的完美愛情;羨慕我簡單的生活,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有足夠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想做的事兒。而這些對于她來說,都是奢侈品。
這時,我才發現,原來當我羨慕著他們具有無限可能的未來的時候,他們卻正羨慕著我正當下的腳踏實地的幸福?!爱斈懔w慕別人有鞋子穿的時候,卻發現有的人沒有腳”,的確如此。
此時此刻,我和老公依偎在沙發上,他看著電視我碼著字,平凡而甜蜜。屏幕前的你呢?想想你此刻擁有的,是不是也會發現自己已經足夠富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