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七蒙主
現在萬科股權之爭,已經塵埃落定了,去年我們被一些資本操作的手段,給鎮住了。劇情跌宕起伏,比電視劇還精彩。這次事件引起了全民關注,大家對炒股,估計又有了新的認識。雖然同是炒股,或者叫股票投資,境界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散戶頻繁交易,投資風險最大
中國股民約1.2億人,散戶的數量至少占到70%以上,大多數人都是赤膊上陣。一般把投資資金10萬元以下的稱為散戶。
處于這個階段,感覺股市很新鮮,各種股票都想試試,大多數人買股票,像買白菜一樣,三分鐘就下單搞定了。其實是不知道該買哪只股票,網上看看,聽聽專家的建議,自己再神叨叨的分析分析。找幾個股票必漲的理由,作為心理安慰。實際上心里很沒有底氣,一旦下跌,就很恐慌和焦慮。
這導致價格有點風吹草動,趕快賣掉,才能睡得踏實。有些股市勞模,每天交易竟然高達200次,給券商貢獻了不少傭金。這么勤勞努力,天天盯盤,投資風險和損失卻是最大的,平均投資收益率負11.1%。散戶頻繁交易,給證券市場做出了巨大貢獻,反而被稱為投機者,真是比竇娥還冤。
萬科股權之爭,小股東也就看個熱鬧,股票少沒有話語權。大部分時間,只能做個吃瓜群眾,坐等結果。
大戶實力雄厚,投資風險很小
跳過100萬元的中戶,炒股大戶一般資金在1000萬元以上,全國有6萬多人。不僅實力雄厚,交易手段先進,傭金都可以談。最重要的是,2016年大戶的平均收益率負1%,投資風險急劇降低。股市對他們來說,真像一臺提款機。
不像散戶炒股的錢,大多數是辛苦掙來的,割肉很疼,很焦慮。大戶投資的錢,往往都是資產配置的一部分,算個月收益或者年收益,并不會頻繁交易。而且,頻繁大額交易還會引起股價的波動,一般大戶都安靜得潛入,迅速離開。打打新股,賺錢的概率高很多,真讓大家很羨慕。
由于是大戶,消息一般也比較靈通,萬科股權大戰,不是提前離場,就是狠狠賺一票。偶爾有個黑天鵝事件,并不是滅頂之災,股價大幅波動,有可能是個不錯的機會。交易次數少,持股時間相對長一點,雖然同樣是炒股,卻被大家稱作投資,有名還有利。
超級大戶,擁有一定的話語權
1988年,劉元生先生以400萬港元認購了萬科360萬股,隨著萬科送股配股、增發加上二級市場增持,持股市值一度高達30億元。將近30年前的400萬港元,可不是一筆小數目,至少相當于現在的1億元人民幣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超級大戶。
國內的超級大戶,有4000多人,這些人在股市中的地位,無法撼動。持有的股票市值很高,達到一定持股比例,不但上市公司需要及時披露,而且往往有一定的話語權。這次萬科股權之爭,劉先生就一直在發聲。
超級大戶會頻繁交易嗎?答案是即使他們想也做不到。因為,根據證券法的規定,持股達到一定比例,比如戰略投資者,買入后三年才能上市交易,而且一次賣出的比例還有限制。就這樣被迫變成了長期投資,叫做價值投資者,很受大家尊敬。當然不排除有人,買入持有的時間很長,是心甘情愿的。
資本大鱷,賺錢已經成為次要目的
阿凡提和國王的故事。
有一天,國王問阿凡提:“阿凡提,有兩樣東西,錢和真理,這兩樣東西你只能拿一樣,你要什么?”
阿凡提想也沒想,就回答:“我要錢。”
國王大笑道:“哈哈哈,阿凡提,沒想到你這么愛錢,要是我,我就會要真理。”
阿凡提不慌不忙地答道:“尊敬的國王,這是對的。誰缺什么誰就想要什么,你有的是錢,但你缺真理,所以你要真理。而我呢?我有真理但是缺錢,我當然就要錢啰。”
國王、富豪、資本大鱷都不缺錢,所以,會在場面上大談純潔、高尚和情懷。投資萬科的資本大鱷,動則上百億的資金,買股票賺錢已經是次要目的。雖然披著投資這件華麗的外衣,但是貪婪暴露無遺。
一說到炒股,大家現在都覺得是貪婪投機,有點貶義。今天買明天賣,還有很多專職炒股的,幾乎每天都在交易。而有些人買入后就不管了,被套牢或者受限制,幾年不能交易,美其名曰投資。價值投資貌似更高大上,但炒股最終目的,殊途同歸。
投資和投機的界限,并沒有那么明顯。資金的量級,決定炒股的境界和是否頻繁交易,其實并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我年輕時人們稱我投機客,以后是投資家,后又敬我為銀行家,現在稱我為慈善家,其實從始至終,我做的都是相同的事。——伯納德-巴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