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浴》,是一部很有味道的電影,在一開始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是很排斥它的,主要是因為影片的畫面質量,然而故事仍舊吸引著我走到結局。
它將一個悲情的關于人性和罪惡的故事娓娓道來,客觀、寫實,還有些時代感。
我很樂意將它形容為一次對人性的深度思考的行為,同時,他確實也是這樣一種行為。
故事是由一段熟悉的廣播體操的聲音開始的,充滿了時代感和從容感,它告訴我們故事的所發生的時間,同時也因為廣播體操的記憶,也讓我們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那個時代的社會中去了。
這種類似俄羅斯套娃的表現手法在很多國產電影里都有運用。
比較經典的當屬陳凱歌的導演的《霸王別姬》了,故事是從一場久別的搭戲開始講述,而這場久別的重逢也將整個大環境搭建出來了——關于霸王和虞姬的戲碼,其實就是兩個人的兩輩子,同時也是整部電影從頭至尾所要表達的東西。故事通過一場小場景將兩個主角帶出,從而通過閃回的方式將兩人的故事娓娓道來。
而在電影的最后,又重新回到了小小的舞臺上,通過一個簡單的環狀結構將大故事(回憶)套在了小故事(久別重逢)的外面,但其實其主題還是講這個小故事的。
在這里,我們不贅述關于電影中的故事,而是通過探討人性和影片結構來深層次的了解這部電影,希望我的解析能讓你對這部片子有些許別樣的認識。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陳沖,陳沖曾經參與過《末代皇帝》的拍攝,但我對她的了解僅止于此,而對于看完這部片子的我來講,對她有了較為淺顯的認識。
《天浴》這部片子在形式上依然存在著比較嚴格的西方的影像搭建的結構,并且在很多沖突和情節的建置上都是清晰且邏輯化的,但是其本身氣氛營造的基礎卻是來自于對中國社會過去的了解和感受的,這肯定得益于原作者嚴歌苓的功勞。
我們可以看出整部作品在很努力的朝著東方式的表現手法努力,但是畢竟陳沖對于內陸環境的理解仍是只存留在表面上的。
這一點在我們觀看該片子的時候就很輕易的感覺到:在影片開頭不久的一個片段里,導演對于懵懂少女愛情的具象化表現的方法就實在是太工整太死板。文秀的男朋友站在樓底下看著文秀家的窗戶,在這里用到的鏡頭只有三個,一個近景,一個中景,一個全景,之后就切到了知識青年下鄉改造臨走的那一天的鏡頭去了。
而在顧長衛的片子《孔雀》里,關于愛情的鏡頭和理想的鏡頭很多,而且非常的富有詩意和動感,將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鏡頭賦予上了深刻的抽象的愛情。
以及理想的破滅。
而故事的正文是在進入草原之后才開始的,這里主要探討的也是關于人性的善與惡的,在影片中,秀秀從一個連被流氓碰了一下也要痛罵別人一頓的含羞少女,一直到最后演變成了一個放縱、極端、頹廢、墮落的女人。這里面的變化,其實非常的合情合理,在影片中,導演利用了很多隱喻蒙太奇來作為故事的主轉折點進行場景的變換和故事情節的推進。
在影片中,秀秀飽受草原孤寂之苦,急于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成都去,但是現實對于她來說就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在這個時候,她遇到了第一個從外面來的男人,而這里的外面即是代表著誘惑,在臨走的時候,這個來自外面的男人送給了文秀一個蘋果,而關于蘋果的寓意想必就很清楚了,在亞當與夏娃初嘗禁果之前,蘋果是他們欲望滿足的一種形式上的“能指”。
在思想上的含義要比其本身形象上的含義要多得多。
陳沖導演想通過這樣的一個鏡頭,來表現出文秀感情線上的變化——從最初的排斥到如今逐漸接受的過程,這也為之后劇情的縱向發展做了很關鍵的鋪墊。
在第二次見面的時候,他們的欲望就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滿足。
文秀對于性開始有了最初的了解,同時,這也是她的第一段關于身體上的交流,自此,她等待著這個拿走他初夜的男人回來接她,然而那個男人并沒有回來,相反,代替男人完成性的交接儀式的,是另外一個男人。
而這個男人的手里,同樣也有一個象征著禁忌的蘋果,之后,第三個男人,第四個人男人也紛至沓來,只為能覓得一杯羹。
這種情節上的遞進其實也是隨著文秀的心態變化而變化的,從第一個男人的文秀自我意識的反抗到最后成為思想上的接受,文秀經歷了一系列的情感上的變化,這也是文秀墮落的主因,而表現在鏡頭語言上則就變成了這樣:
這三幅圖分別取自三個男人的段落里面,文秀從最開始的遮掩和反抗,逐漸發展成了暴露和接受,在這個過程中,也伴隨著文秀內心思想的畸形化的過程——從一個理想主義者轉變成為一個世俗下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這種利己,同時也伴隨著等價的物質交換,所以這種利己,可以說是病態的利己。
當文秀懷了不知道那個人的孩子的時候,整個故事的不歸點其實已經出現了,在故事的最后,負責照顧文秀的老金終于發怒了,帶著文秀去找那些男人算賬,只不過這些男人仿佛都已經銷聲匿跡了。
在這里其實還有另一條思路可以去思考,如果照顧文秀的人不是一個沒有生殖能力的人,而是一個具有健全能力的人呢,那會發生怎么樣的結局?
這個思路在影片《狗鎮》里有過詳細的探討,故事通過一個簡單的小鎮收養逃生女人的故事,揭露出隱藏在人性底部的黑暗的殘忍,而作為故事中女人的愛人,在全鎮男人都凌辱她的情況下,當面要求分一杯羹。
在《狗鎮》的故事里,女主人公的父親替女主解決了和鎮里所有人的沖突,甚至連一條狗也沒放過。
而在我們今天所說的《天浴》里,故事就沒有這么“美好了”,在影片的最后,文秀仍在惦記著回家的方法,她甚至想通過自殘的方式,來獲得一張“車票”,而最后的結局里,老金殺了文秀,老金自殺,兩人死在的文秀洗澡的天池的旁邊,死在了最干凈的地方。
這就是最后沖突解決的方式,極端而又不失美感,我想,如果讓張藝謀來拍這部片子的話,在美和惡之間的張力會更加明顯和劇烈,而作為陳沖導演的第一部作品,能做到這種地步已經非常棒了,猶記得當年我們,為了目標,也曾這么拼過。
而如果這件事情只有自己知道的話,說出來和不說,又有什么區別呢?
《天浴》:不管什么時候,都做一個不湊合不打折不便宜不糟糕的好姑娘
來看我影評的人,留下的,我們有緣,離開的我們有緣再見,靜靜的聽我講完一個故事,看完一部電影,一輩子,就是一部影評那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