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這個詞語最早來源于圍棋,后來又廣泛應用到股市當中。
圍棋的復盤,是重新排演下過的棋局,思考當時每一步的決策,靜下心來想想是否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從整個棋局的角度去反思自己每一步落子的情況。
股票的復盤,是收盤后,對這一天的交易進行重新思考,看看在大盤的走勢之下,我的決策是否有問題,看看同行業(yè)各股的走勢,看看自己操作的股票的變化幅度。
那么我們的日常工作是不是也可以借鑒這種方式呢?在我們每完成一個項目、每做一次決策之后都可以通過復盤來反思自己,像圍棋手和股市操盤手一樣來通過復盤提升自己?答案顯然是可以的。
我記得柳傳志老爺子,曾經梳理過復盤要思考的具體內容:
一、如果現在來重新做,將會如何執(zhí)行?
二、已發(fā)生的事情,當時哪個環(huán)節(jié)沒做好?
三、從發(fā)生的事情中,梳理工作流程和標準是什么?
四、如果現在來做,是否能比以前做得更好?
五、如何從工作中解剖自己,如何發(fā)現自己不足和短板?
六、如何從工作復盤中學習固化、僵化、優(yōu)化?
老爺子總結的相當精準和到位,留給大家做借鑒用。但今天我想從我的理解角度來聊一聊。其實無論是圍棋還是股票,復盤的角度都是從三方面逐步進行的:看全局,看對手,看自己!
一、看全局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處在工作中的你,很難跳出來去看你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這樣就造成了我們處在高強度的工作之中,只顧埋頭工作,從不抬頭看路的情況。
我們在做工作的最開始,應該是有一個圍繞全局去開展的目標的。我們往往習慣于糾結于某一件具體事務,在乎這件事情的成敗和結果,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一件事的成敗是否對于目標的達成起決定性作用,或者從全局的角度講,我們可不可以通過其他手段去彌補某一件具體事項失敗所造成的后果。
復盤的看全局,其實其實就是讓我們跳出單一的工作,去尋找?guī)椭覀冞_成目標的核心工作。幫助我們重新梳理工作思路,調整工作節(jié)奏,提高工作效率。
二、看對手
這個對手包含很多東西,包括同業(yè)的競爭對手,包括同一公司的其他競爭對手。職場是個殘酷的戰(zhàn)場,有合作,就有競爭。
在復盤的過程中,思考一下,換做你的對手,在這個階段會做什么樣的決策,有沒有值得你借鑒學習的地方,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不管在任何時代,都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只有了解你的對手在做什么,怎么做,你才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看自己
其實這才是復盤的最核心理論,在工作結束后,回顧自己在這項工作中扮演的角色,每一項具體事務,做的每一個決策。
回顧這里每一項的時候,一定要思考當時的情景,如果重新做,會怎樣執(zhí)行,會不會和當初做的決策不一樣?在做事的時候,有沒有細節(jié)和流程可以優(yōu)化?在工作中,自己的長短版分別在哪?怎樣改進?
如果你能通過復盤,每一次都有所進步,下一次都比上一次做的更好,你就一定可以最快的提升自我!
最后教給你一個小竅門:像圍棋一樣,復盤的時候找一個高手給你做指點,或者找一些朋友一起研討,都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