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和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今天,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內在驅動力卻不見提升。很多學生甚至意識不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抑或是明明知道而故意忘卻。
一個任務的布置,常常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按時完成,完成的質量暫不做評價。上課前,我盡力把常考的知識點分門別類的進行總結,但是收到的結果仍然是會的會,不會的還是不會。從教第三年,原本以為自己的經驗得到一些積累,此時看來,我卻越來越不會教了。
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存在哪些問題,是對學生的要求不夠嚴格,講解知識點不夠清晰,還是對學生的反饋不夠及時?今天讀了這篇《如何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我才意識到我忽略了對孩子本身的關注。我們常常通過減作業、獎勵等外部驅動力來促進學生不斷學習,然而這樣的外部動力往往不具有持續性和自發性,那么如何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我做了以下筆記:
01
給予孩子充分的學習自主權
什么叫自主權?就是在沒有人逼迫的情況下,自己打心眼里想做,對孩子而言,學習不是為了討好父母,也不是為了逃避懲罰,就是發自內心的想法去學。給孩子學習的自主權,是喚醒他內驅力最基本的條件。
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學習的責任轉交給孩子,他可以決定學什么,什么時候學,要學到什么程度。
同時,在生活上,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些選擇權,經常給他創造一些機會,鼓勵他獨立自主的完成。
02
先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一、勝任力。
二、及時反饋。
基于以上兩點,父母可以這么做:
1.暫時降低學習難度。
采取一些措施,把目前的學習難度調低,讓孩子跳一跳就可以夠得著,比如,如果孩子初二的知識跟不上,那么是否可以先從初一補起,先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好處,讓他獲得一些學習的成就感。
2.刻意制造反饋。 沒有人天生喜歡被虐,人們更喜歡干有好處的事情,想要孩子投入學習,愛上學習,那么,你得先讓他感受到好處,先讓他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03 培養孩子的內在目標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大多都不錯,基本屬于要啥給啥,他們覺得現在就挺好,既然如此,何苦為了一個虛幻的美好未來而努力學習。
所以,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就需要幫孩子找到一個好目標,這個目標,是孩子可以看見的,是可以感受到的,是發自內心想要得到的。
綜上所訴,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主要依靠三點:
給孩子學習充分的自主權;
先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內在目標。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喚醒孩子的內在驅動力,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畢竟還不懂事。
內驅力是一種“推”的力量,而獎勵和懲罰這種外驅力,是一種“拉”的力量,一個行進的車輪需要有多重的驅力,它才可以快速的前進。
因此,切莫一棒子打死,我們只需要重點突出,適度調用外部驅動力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