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也沒黑化,女主就是出了個車禍,麥克沒干個啥,炸雞叔裝了幾次逼,查克最后死沒死也不知道,感覺啥也沒講清楚”
季末完結篇,上面這個短評讓人頗有感慨。這種評論也不能說錯,整整30集了,如果要用大家都習慣的方法(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教的那種)進行總結,一時半會好像還真說不出個所以然。唯一確定的是,漫長的等待期又開始了。另外一個我在看的作品,動畫版《進擊的巨人》,整整等了4年才出第二季,也是剛剛完結。但好說歹說,上周第二季最后一集人家預告了2018年就會回歸,而《Better Call Saul》第一次在當季完結還沒宣布續訂——你不知道要等多久,再看看題圖,Bob Odenkirk發在Instagram的圖片,講真,這是要砍劇的節奏?
關于第4季,本劇的兩大Producer:Vince Gilligan和Peter Gould(剛剛在第十集出任導演)在季末的專訪中給出了回應(專訪文章地址: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fien-print/better-call-saul-season-3-finale-explained-1015384):
*第4季會有,只是時間問題——"There will be a season four. The only question is when will it go on air";
*一直沒有宣布續訂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索尼影業電視制作公司(《Better Call Saul》的制作與發行方)高層的兩位大佬離職,影響到了該劇的續訂與排期,Vince在訪談里說:雖然這兩二貨走了,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好哥們在索尼,So,不用擔心。
其實正如本文開頭那個人的抱怨,故事遠遠沒到完結的時候,劇組煞費孤心幾乎把原班人馬悉數召回當然不是想修個爛尾樓。只是,好死不死又完一季,畢竟走過了三年,寫到這還是那個問題——看到了什么?
1.THICC
你們可能都想不到,從昨天到現在外網爭論最多的不是Chuck的死,不是釘釘釘也不是Jimmy和老太太的那些事,而是——Kim的屁股。作為多年的直男癌,我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完全沒注意到...
我在這場討論中還學到了一個美帝的互聯網俚語,THICC。悲劇的是,如果試圖在Bing上搜這個詞語的全稱,微軟會彈框說,“抱歉,你所在的國家法律要求搜索結果處于‘嚴格模式’,因此無法查看可能涉及成人內容的搜索內容”,于是什么都搜不到。實在是,我有句MMP不知道當不當講。當然最后還是勉強搞清楚這個俚語的意思,簡單說,THICC某種程度上是Thick的反義詞,薄嘛,最早用來形容黑人女子豐滿的臀部,后來逐漸普及到所有膚色,基本上就是Kim在這一集里的樣子。
縱觀整個毒師宇宙,“性欲”這個元素真的是龍套中的龍套,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不是Reah Seehorn的無意表現或即興發揮。那是什么呢?我不敢多想,畢竟有一句令人沮喪的,“我們之間是有底線的”。有人說Kim就是《Better Call Saul》里的Jesse Pinkman,有人說Kim和Chuck本質上一樣,對Jimmy總有種防范和厭惡(Kim藏得較深,而且容易轉化),也許都有道理吧。
THICC、Kiss,再加上那句有關界線的臺詞,在我看來Kim是“擰巴”的代名詞,記得當年在偷鞋子的Marie身上看到過類似的東西。還有更Drama的,有人開玩笑說,Kim 更像Jesse的前女友:
先別急,我知道不是同一個人。
Kim一貫清爽的Office Lady形象和Wendy當然差了十萬八千里,But,想想車禍之后Kim的那個喪尸妝,想想Jimmy問要止痛藥還是要“The good stuff”時她選的后者(想必是某種涉毒類的藥物),你再想想,那些傳統禁毒教育最喜歡打出來的“吸毒前和吸毒后對比照”。
這個腦洞其實有點意思,看熱鬧不怕事大的群眾還做了對比漸變視頻文件,看看這個:
https://gfycat.com/AromaticFamiliarHomalocephale?speed=0.25
2.Time
回到本文開頭的評論,關于Chuck的未來,實際上答案是確定的:
*Chuck扮演者Michael Mckean在另一個訪談中表過態,大意是:死是肯定死了,當然不排除以后會繼續出現在回憶鏡頭中(專訪地址: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fien-print/better-call-saul-michael-mckean-season-finale-1015251);
*在前面提過的,Vince和Peter的訪談中,Vince說,《Breaking Bad》的一位大師級制片人George Mastras曾經教過他們一個詞語叫“schmuck-bait”——“騙傻逼的把戲”,很多劇組為了吸引觀眾故意設置某人要死了的懸念,等觀眾被吸引回來后再把那個角色寫活過來,Vince他們不會這樣玩弄觀眾,因此Chuck的死沒什么懸念。
(在我個人看來,《越獄》里的Michael Scofield、Kellman、Sara,《行尸走肉》里的Glenn,這些角色都玩過典型的schmuck-bait。)
*并非挖坑留懸念,《Breaking Bad》在季末遇到生死問題時,其處理方式一脈相承:
*時候到了,該上路了。
3.其他
*季末結局是Jonathan Banks第二次缺席《Better Call Saul》,事實上,演員的生活、檔期對于劇情也有著微妙的影響,何去何從呢?
*第三季開始的時候,Michael Mando(Nacho扮演者)曾在個人的instagram上秒刪一張照片: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意味著Nacho這個角色會終結在這一季,現在看來,Bob Odenkirk寫的這張卡片應該是給另一個Michael,也就是Chuck的。
*還是在Vince與Peter的訪談,一開始提問者半搞笑的問了個狗血的問題:你們會不會找一個中學時期的Jesse Pinkman,沖進火堆里把Chuck救出來?(有好事網友搜索過,Jesse住的那棟房子,也就是和Mr White在浴缸里化尸體的那地,距離Chuck的房子的距離只有一個拐彎)
Vince的回答是,我TM上哪找這樣的Jesse...
盡管如此,S310片頭Young Chuck的演員似乎找的不錯,不知聲音是不是Michael Mckean本人配的,幾乎是一個調調。
最后,關于“黑化”這個詞語我再吐槽一句。
其實Jimmy到Saul哪里談得上什么黑化不黑化,Saul Goodman沒殺過一個人,對于Mr White下毒小朋友那事也曾極力表示反對(“We are Done”式的裝逼失?。6鳭immy坑蒙拐騙的事沒少干,對吧。
明年接著瞅哇?后會有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