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這個詞是用在生產制造中的,比如一條生產線,50個工人,每天可以生產出1000雙鞋子,再增加50個工人,每天能生產出1200雙鞋子,再增加50個工人,每天可以生產出1250雙鞋子,
邊際效應就是增加帶來的增加。最初很多,越來越少,當生產線固定,工人的邊際效益一定會接近零。
后來,大家把這個效應用到了人身上。一個人很餓,前五個包子開心到爆炸,再吃五個包子,就一般般了。再加五個呢?看都不想看。怎么又是包子!?
錢也是邊際效益遞減的。普通人拿到一萬塊和馬爸爸拿到一萬塊,表情是不一樣的。普通人非常開心,馬爸爸很不耐煩;我對錢不感興趣。他說。
看過小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前半個小時非常嗨,兩個小時之后,就麻木了。脫敏了。
繞了那么多廢話,我是想說,及時行樂確實不錯,刷手機很開心,但刷的太多,邊際效應會接近零的。
一個更麻煩的并發癥是,幾年后,普通刺激無法讓你快樂起來了。一天天心煩氣躁的,開心必然越來越遠。
人是這樣一種動物,記憶力和計算能力都很差,于是享不了太多的福,后期會產生新的痛苦,什么尊重啊,雁過留聲啊,必須出人頭地啊。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