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xiàn)》| 韓巍解讀
關(guān)于作者
歐文·戈夫曼,美國社會學家,符號互動論代表人物,“擬劇論”集大成者,美國社會學學會第73任主席。戈夫曼對社會互動、聚集、小群體和異常行為等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關(guān)于本書
在本書里,戈夫曼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fā),分析了人們?nèi)粘I钪械幕咏涣髂J剑⑻岢隽恕氨硌荨钡母拍?,把人際互動比擬為演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理解日常生活行為的參考視角。
戈夫曼認為“擬劇論”的研究方法可以和技術(shù)、政治、結(jié)構(gòu)、文化等方法并列,作為觀察社會、理解社會的新方法。
核心內(nèi)容
本書思想核心是:
人們?nèi)粘I钪械囊磺猩鐣粘P袨?,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被認為一種特定的表演行為;
它們的出現(xiàn)絕不是孤立的,它們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存在的產(chǎn)物,都帶有濃厚的、迎合社會期望的成分。
為了達到這種社會期待,人們就必須表演。戈夫曼用戲劇術(shù)語分析了表演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并提出了印象管理的實際操作策略。
點擊查看大圖,保存到手機,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關(guān)于日常生活中的“表演”
在本書里,最讓人感興趣的就是“表演”的概念。
這個詞放在舞臺或者大熒幕上都很正常,但用于日常生活中難免顯得虛偽做作。
事實上,人們的日常行為往往不是自己的本能反應(yīng),在社會互動和人際交流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角色和對方的角色常常有一種期望——什么時候做什么事,大家心里其實都有數(shù),也就是戈夫曼提出的概念“情境定義”。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舉止完美地達到社會情境預(yù)期,很多時候都需要依靠必要的“演戲”。
在不同的特定環(huán)境里,如果社會預(yù)期不一樣,則需要人們轉(zhuǎn)換進行不同的表演。
在表演的過程中,人們可能會面臨“入戲太深”與“絕對清醒”兩種極端情況。
前者對表演的角色太過沉迷,可能難以處理現(xiàn)實與情境之間的關(guān)系;
而后者在“自我”與“角色”之間堅決劃清界限,往往會被不得已的“表演”拖累到身心俱疲。
有時,為了達到社會預(yù)期,一場“表演”需要幾個人共同完成。這時,一個“劇組”就誕生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既是“演員”也是“觀眾”。
如果我們意識到“表演”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就會明白日常生活中的表演并不完全是“虛偽做作”,而是一件非常普遍、時刻存在的事,大家大可不必對“表演”一詞懷有偏見。
二、關(guān)于“前臺”與“后臺”
戈夫曼引用了“前臺”與“后臺”的概念來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方式。
在前臺,人們努力迎合社會預(yù)期,因此拼命要做一個好演員;
而在后臺,大家就會放下表演做回本真的自己。
一般來說,家庭,就是最常見的后臺,家是一個我們最放松、最能做真實自己的地方,這也正是家庭最為核心的功能之一。
在我們的生活里,前臺與后臺的區(qū)分處處可見,這種區(qū)分是表演成功的關(guān)鍵,如果后臺被觀眾看到,這場表演可能就要崩盤了。
在戈夫曼寫書的那個年代,“前臺”與“后臺”的界限還是非常模糊的,常常有后臺暴露的風險。
而現(xiàn)在,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新媒體的出現(xiàn)使得前臺和后臺的區(qū)分越來越明顯,日常的表演也就找到了更廣闊的舞臺。
人們在不同的ID下可能有不同的性格,扮演不同的角色,甚至換一個社交網(wǎng)站就換一個身份。
正是因為作為“前臺”的虛擬世界和作為“后臺”的現(xiàn)實生活距離太大,被看到后臺的可能性很小,這也是人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越來越“放飛自我”的原因之一。
從我們今天的世界而言,互聯(lián)網(wǎng)其實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前臺”。
這個前臺非常方便、快捷,而且能夠隨時隨地滿足我們每個人的日常表演需求。
我們在網(wǎng)絡(luò)上閱讀對方的個人資料,看他的朋友圈和微博,卻無法像戈夫曼那樣觀察對方的微妙表情和語氣聲調(diào)。
但如果我們知道前臺和后臺行為的區(qū)分,在面對虛擬社區(qū)時也許就能理智一點。
三、關(guān)于“印象管理”
所謂“個人印象管理”說的是:
人們越來越重視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刻意采取一些方法來管理個人形象。
這個詞實際上是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領(lǐng)域的傳統(tǒng)概念,戈夫曼在本書中就專門研究過,實際上就是“一個日常生活中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問題。
生活中的表演者,其實和藝術(shù)舞臺上的演員一樣,僅僅依靠衣裝和外表打扮,永遠都無法成為真正的好演員。
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演員,戈夫曼研究了三種更為宏觀的方法。
第一種被戈夫曼稱為“理想化”,也就是說要搞清楚自己所處情境的預(yù)期,也即自己所在舞臺的規(guī)則,嚴格按照理想的標準去表演。
第二是“神秘化”,就是把后臺藏好,不要輕易被觀眾看到。
所謂距離產(chǎn)生美,這樣才能保證你給別人留下的印象都是你在臺前想表現(xiàn)的形象。
對我們而言,“神秘化”這一方法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越發(fā)簡單,既然自己想展現(xiàn)的形象和真實形象不同,神秘化就是必須要遵守的準則,隔絕了后臺和觀眾,才能讓觀眾對你臺前的表演印象更深刻。
最后一點是好好挑選劇組伙伴和觀眾。
所謂“挑選觀眾”是指在不同的觀眾面前得表演不同的劇目,如果難以選擇,還可以通過隔一段時間更換一批觀眾的方式達到這一目的。
金句
- 人們?nèi)粘I钪械囊磺猩鐣粘P袨?,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被認為一種特定的表演行為。
- 作為個體身處社會中,社會對我們的行為存在一定的期待,為了達到這種期待,我們就必須表演。
- 有時,我們表演的對象不僅僅是他人,也是面對自己,具有儀式感的道具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自己表演的印象。
撰稿:韓巍腦圖:摩西轉(zhuǎn)述:于浩
如果你喜歡請購買正版
https://m.igetget.com/share/topic/tid/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