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前279)
姓田,名文。他的父親田嬰是齊威王的小兒子。
田嬰在齊威王時當權,曾與田忌、鄒忌圍魏救趙。齊宣王繼位,田嬰奉命出使韓、魏,經他的努力使得韓、魏歸附齊國,田嬰被封國相。齊湣王即位,把薛邑賜給了田嬰。
田嬰有40多個兒子,其中有個小妾生了田文。由于出生日期不吉利,田嬰想遺棄這個兒子,但是他媽還是偷偷把他撫養長大。
長大后的田文拜見了父親,田嬰震怒,母親無言,田文趕緊跪下問道,
您為什么不要這個日子出生的孩子呢?
這個時間出生的孩子,長得會跟門一樣高,會克死父母。
那請問人的命運是上天決定的,還是大門決定的呢?如果是上天決定的,你擔心又有什么用;如果是大門說的算,那把咱家大門加高就是。
你不要說了。
過了一會,田文說,
兒子的兒子叫什么?
孫子。
孫子的孫子呢?
玄孫。
那玄孫的孫子呢?
我不知道。
您身居國相,執掌大權,歷經3代君王,可是齊國的領土沒有一寸擴大,而您家卻是越來越富了。您的姬妾可以隨便糟蹋綾羅綢緞,而賢士們還衣不蔽體;您的奴仆們肉都有剩,而賢士們連糠菜都吃不飽。結果您到現在還一個勁的積財,想留給連稱呼都叫不上的人,卻忘記自己的國家在諸侯中一天天的失勢,我私下里覺得奇怪啊。
從此以后,田嬰開始器重田文,讓他主持家政,接待賓客。賓客往來不斷,田文的名聲也遠揚諸侯。各國都派人來請田嬰立田文為太子。田嬰去世,田文繼位,是為孟嘗君。
孟嘗君在薛邑,招攬各國賓客,連逃亡罪犯也收留,寧愿敗光了家也要款待,因此天下賢士無不傾心向往。他的食客有幾千人,待遇不分貴賤一律相同。孟嘗君每天接待賓客,還派人記錄談話和賓客住處,賓客一走,孟嘗君馬上就派人去問候他家人。
一次孟嘗君招待吃晚飯,由于燈光不大好,導致有人以為自己吃的不如別人,放下碗筷就要走。孟嘗君趕緊端著碗到他面前,把自己的飯菜給他看,弄得那人無地自容,自刎謝罪。
秦昭王想見孟嘗君,賓客們都不贊成孟嘗君去秦國,孟嘗君就是要去,賓客蘇代說,我今早從外面回來,看到一個木偶人和個泥偶人在說話,木偶人說,要是下雨,你就毀咯。泥偶人說,我就算毀了也能回歸泥土,但如果這雨水把你給沖走,那可就不知道把你帶到哪里去咯。如今秦國是虎狼之國,您這一去萬一回不來,恐怕要被泥偶人嘲笑咯。孟嘗君于是不去了。
前299年,孟嘗君終于還是去了秦國,秦昭王讓他做了國相,大臣們勸秦王,孟嘗君雖賢,但是肯定會先想著齊國,然后才會考慮秦國,這可危險了啊。秦王于是把孟嘗君囚禁了起來,準備殺掉。
孟嘗君趕緊向昭王的寵妾求救,寵妾想要孟嘗君的白色狐皮裘,這是天下孤品,已經獻給昭王了。孟嘗君發愁,一個賓客說,行了,這事我來辦。于是他晚上化妝成狗,潛入秦宮倉庫,偷來白裘,獻給寵姬。寵妾因此為孟嘗君說情,孟嘗君得以釋放。
孟嘗君趕緊跑路,昭王正好也后悔,又派人抓他。孟嘗君半夜趕到了函谷關,但秦法規定雞叫之后門才能開。孟嘗君焦急萬分,又有個賓客站了出來,他一聲雞叫,附近的雞全部叫了起來,最終大門打開,孟嘗君得以脫逃。(雞鳴狗盜)
孟嘗君來到趙國,平原君以禮相待,趙國人聽說孟嘗君賢能,爭相圍觀風采,結果看了就失望,因為都以為孟嘗君是個是個魁梧的漢子,結果卻是又瘦又小。孟嘗君大為惱火,隨行者與他一齊跳下馬車,殺人數百,把縣城毀了才離開。
齊湣王因為派遣孟嘗君去秦國而感到內疚,于是回來后讓他擔任國相。孟嘗君為了報仇,想聯合韓、魏進攻秦國。蘇代說,您這是增強韓、魏而削弱秦國,如今韓、魏已經沒有楚國的威脅,要是再少了秦國,那么齊國就危險了。不如與秦國交好,反倒有利于齊國。孟嘗君同意了。
魏子替孟嘗君去收封地的稅,去了三次都沒收回來,魏子對孟嘗君說,我私自以您的名義把租稅都送給了一位賢才,所以才沒收回來。孟嘗君憤怒,辭退魏子。幾年后,有人對齊湣王說孟嘗君要造反,弄得孟嘗君逃亡。那位受到魏子贈糧的賢人聽說,以生命作擔保上書給齊湣王來證明孟嘗君不會造反,隨后就在宮殿外自殺。齊湣王震驚,查證了孟嘗君的清白,并召回了孟嘗君。孟嘗君稱病辭官,回薛邑養老。
蘇代勸孟嘗君,促使趙國與秦、魏講和,以及防止齊、秦講而導致失去自己的地位。孟嘗君于是寫信給秦國的魏冉,說,您來打齊國吧,我會幫您做內應,打下的地我會請求讓秦王賞賜給您,而且這樣還能保住您在秦國的地位。
后來齊湣王滅了宋國,愈加驕傲,想要除去孟嘗君。孟嘗君害怕跑到了魏國,魏昭王任他做國相同秦、趙聯盟,又幫助了燕國打敗齊國。齊湣王去世,齊襄王繼位,由于畏懼孟嘗君便與孟嘗君和好。
田文去世,謚號孟嘗君,死后幾個兒子爭奪爵位,齊、魏趁機聯合滅掉了薛邑,從此絕嗣。
馮驩
當初聽說孟嘗君好客,他穿著草鞋就去拜見了。
孟嘗君說,先生遠道而來,有什么可以指教我的嗎?
聽說您好客,我窮啊,就想來混口飯吃。
孟嘗君也不多說了,把他安置在下等食客的住所。10天后,孟嘗君問負責人這個客人的情況。
負責人說,馮先生太窮了,就只有一把劍,沒事彈劍就唱,長劍啊長劍,咱們離去吧,這吃不上魚。
“長鋏【jia】歸來乎,食無魚。”
于是孟嘗君就把他安排到中等食客住所,這樣就有魚吃了。過了5天,孟嘗君又來問。
負責人說,馮先生換了新歌詞了,這么唱的,長劍啊長劍,咱們離去吧,這坐不上車。
“長鋏歸來乎,出無輿。”
孟嘗君就把他安排到上等食客住所,這樣就可以坐車了。又過了5天,又去問。
負責人說,他又換歌詞了,長劍啊長劍,咱們離去吧,這沒法養家。
“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
孟嘗君很不高興。
住了有1年,馮驩也就啥也不說了。當時孟嘗君任齊國國相,但是食客太多,花銷嚴重,于是就在薛邑放貸,由于年景不好,大多數人還不上錢。孟嘗君憂慮,于是馮驩就替他去收債。
到了地點,馮驩把所有欠債人集合起來,收到了10萬錢,于是全買了酒和肉,讓欠款人參加宴會,然后馮驩一一核對契據,能夠付利息的呢,給他定下期限;實在付不起的,他就當眾燒了契據。馮驩對大家說,孟嘗君之所以放貸,就是為了給沒錢的人提供錢去從事生產;他之所以要索債,這是因為沒錢供養賓客。如今有錢的把錢還了把,沒錢的我就燒了契據,大家開懷喝酒吧。所有人都起身拜謝。
孟嘗君聽聞,責問馮驩。
馮驩說,不辦宴會,就不能集合債民,也就不能搞清誰有錢,誰真的窮。有錢的,給定期限還債;沒錢的,你催也沒用,到時候利滾利,只能逃亡,而且弄得人民以為你貪財好利,還弄個冒犯國君的惡名。我這么做可是為了彰顯您的好名聲啊,有什么疑惑的呢?孟嘗君拍手道謝。
齊王受到秦國和楚國的言論蠱惑,罷免了孟嘗君。于是賓客悉數離開,而馮驩留下來說,給我弄輛能到秦國的馬車,我將讓您再次顯貴。
馮驩對秦王說,齊國是秦國的死對頭,現在孟嘗君被齊王罷免,趕緊迎來秦國,那么齊國的方方面面你都了解,不要錯失了良機。
秦王于是厚禮迎接孟嘗君。
馮驩趕緊跑回齊國,對齊王說,秦國可是死對頭啊,他們的使者馬上就要來迎接孟嘗君了,他不去就算了,去了,齊國就危險了啊。
于是齊王趕緊恢復了孟嘗君的官位,還增加了他封地。
孟嘗君感嘆道,我平生好客,食客三千,一旦失勢,各個背離,只有先生留下,還幫我恢復地位,那些離去的賓客還有什么臉面再來呢?再來見我的,我一定噴他一臉。
馮驩于是停下了馬車,下車拜禮。
孟嘗君說,您這是為那些賓客而道歉嗎?
馮驩說,并不是,只是您的話錯了。萬物有必然,世事有常理。 活著的一定會死,有錢的賓客一定多,窮的朋友一定少,這就是常理啊。您沒看到人們奔向市集嗎?天剛亮,大家就拼命去擠,天黑后,人都見不了一個。這不是因為人們喜歡白天而討厭夜晚,而是所想要的東西集市里已經沒了。如今您由于失去官位而賓客離去,您不能因此怨恨賓客而斷了他們投靠你的路啊,希望您像以前一樣對待他們啊。
“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
孟嘗君下拜而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