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說話是一門藝術,會說話則事半功倍。
有些人天生嘴甜,會說話,他們說出的話讓人如沐春風,而有些人則拙嘴笨腮,天生不會說話,不會與人交流。于是各種教你如何在不同場合說話的書籍應運而生,如,教你在職場上所應掌握的自信說話術;如何運用說話技巧一分鐘說服別人,讓人聽從你的安排;如何用幽默口才打開僵局,贏得客戶,等等。
懷有遠大抱負的人們,為了使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不斷攀升,在不斷提高行業(yè)知識的同時,廢寢忘食地讀著這些書箱,學習各種溝通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番刻苦學習,他們終于在職場上小有成就,擁有了自己的客戶,也贏得了周邊同事的尊重。
可當他們回到家里,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們把學到的說話技巧和方式忘得一干二凈,他們開始變得不耐煩,一句話談不攏,馬上就發(fā)脾氣,甚至爆粗口。
記得一次在一個高管朋友家坐客,閑聊中突然決定出去逛街,高管朋友要拉上老公一起逛,老公興致很高,便欣然同意了。
朋友是極愛美的,她說:“你們等我?guī)追昼姡胰ナ帐耙幌隆!逼鋵嵥侨ナ釆y打扮了,花了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妝終于化好了,這期間,她還讓我?guī)退鲋\劃策,看穿哪件衣服更適合出去逛街,最后選重了一件淡雅的連衣裙,一雙略帶坡跟的休閑鞋,一切打理妥當之后,正準備出門時,朋友看到老公隨便穿著一件洗得有些顯舊的T恤,一條大短褲和一雙懶漢鞋。朋友覺得這身打扮只適合在家里穿 ,出去逛街太隨便了,她要求老公換一身衣服,語氣中帶著不滿,老公也開始堵氣,覺得自己穿的很得體,堅持不換,于是夫妻二人當著我的面,你一言我一語開始打起了口水戰(zhàn),我當時有些束手無策,不知該勸哪一方,最終兩人因負氣,街沒有逛成。
古時夫妻崇尚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在現(xiàn)代人的眼里,夫妻之間一味地客氣,會缺少了打情罵俏,如膠似膝的趣味,其實古人和現(xiàn)代人的觀點并不矛盾,夫妻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有隨之而來的打情罵俏,如膠似膝,兩者是如影隨行的。
夫妻之間要好好說話,對待父母則需要更加耐心。我公司曾經有一位部門經理,業(yè)務能力強,精明強干,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她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確實讓人大跌眼鏡,她母親今年八十多年歲了,人歲數(shù)大了,總免不了嘮嘮叨叨,晚上部門經理一加班,她就會打電話詢問幾點能回家,并囑咐別干得太晚之類的話,這時的部門經理會一改往日的和顏悅色,心平氣和,語氣中充滿不耐煩,有時她母親多說幾句,她會歇斯底里地把電話筒摔掉。事后,她也會向母親道歉,并保證不再發(fā)脾氣,但過不了幾天,她就會將她的保證完全拋到腦后。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父母的愛雖細小瑣碎,但卻如汪洋大海一樣用濃濃的愛意將我們包裹,作為子女要學會感恩,不可將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視作理所當然,更不可將父母當作垃圾桶,把壓力和不滿情緒全部發(fā)泄到他們身上。
談到對孩子的教育,大多數(shù)家長們主要考慮的是讓孩子上哪所重點學校,哪所學校的師資條件更好等問題,而往往忽略了自身和孩子的溝通。其實和孩子好好說話才是最重要的教育。一次,財務經理和我們部門一起加班,她老公剛好出差,孩子下學后被接到我們辦公室,小孩子不小心打翻了一瓶剛剛開瓶的礦泉水,把公司地毯弄濕了一片,財務經理馬上氣急敗壞地訓斥道:“瞧你笨手笨腳的樣子,連一瓶水都拿不好,干嗎吃的你。。” 孩子本就惶恐不安,聽到同事的斥責,惶恐不安變成了恐懼,他局促不安地站在那不知如何是好。
和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無論是在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還是在表揚鼓勵孩子的時候,要永遠帶著快樂的情緒與孩子溝通,讓孩子愿意向你敞開心菲,覺得你是一個開明,待人平等的家長。
“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一句同情理解的話,能給人以很大安慰甚至增天勇氣,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會象利刃一般刺傷人的心靈。說話不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學會好好說話,不僅讓你在事業(yè)上順風順水,少有羈絆,更能贏來家庭的和睦,這也正是現(xiàn)代人所追求的雙贏。
讓我們一起為學好說話這門藝術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