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沈陽一位25歲年輕媽媽產后抑郁墜下十樓身亡。她的孩子才三四個月。
2015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一年輕媽媽,因家庭關愛缺失,產后抑郁,在去領取生育補助的路上捂死兩個幼兒。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依法對阿欣故意殺人一案作出一審判決,判處被告人阿欣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2017年5月23日凌晨兩點,銅川新區某小區一名年輕女子與一個約10個月大嬰兒從8層墜落身亡。墜樓女子24歲左右,是一位年輕媽媽,疑似患有產后抑郁癥。
快要過去的5月,《人民的名義》第一季播完,緊接著是以醫患關系之名敘述愛情的《外科風云》,還記得里面有一出戲,說的是拋夫棄女的柳靈背負著小三的罵名,產下先天食道閉鎖癥的男嬰后,又得知大款男朋友被抓,生死未卜,極有可能傾家蕩產。在多種重壓下,柳靈情緒波動很大,很緊張,最終選擇在醫院衛生間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時,她的兒子還躺在保溫箱里接受治療。
看到這里,大家可能都知道這些案例的共同之處是-----產后抑郁。
都說女性懷孕期間享受的是皇后的待遇,是人生中最輕松的時光,說這話的人不是異性,就是沒懷過孕的同性。孕婦在產前產后實際都經歷著許多心理斗爭,她們此時的心理是最細膩也是最脆弱的時候。聽說過產婦抑郁么?它有多么平常,它又多么不正常?
天天為媽媽們叨叨的產婦抑郁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常我們會說產后抑郁,但實際上,產前也存在發生抑郁的概率。在今天,很多孕婦還沒生完孩子,就在為這個牛鬼蛇神樣的病癥進行設想并產生害怕。
何為產婦抑郁癥?
產婦抑郁癥,又包括產前和產后抑郁癥。
通常情況下,會有60%-70%的女性在分娩后伴有焦慮、失落等心理。對于絕大多數女性來說,這是正常的,而且通過自我心理疏導,家庭支持,在短時間內能夠緩解并不治而愈。但產婦抑郁卻不同,它帶有病理特征。
婦分娩前后出現的抑郁癥狀,通常表現為憂郁、悲傷、哭泣、易激惹、煩躁等,嚴重情況下伴有幻覺或自殺等癥狀。產后抑郁多見于分娩后的6周,有的會持續到小孩上幼兒園。據統計,國內產婦抑郁癥患者約為5.36%~16.3%,并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但通常被丈夫、家庭所忽視。
抑郁患者癥狀
莫名流淚、煩躁、易激惹、失去興趣......
1、 暴飲暴食或食欲不佳,這點可以通過體重判斷,體重突增或突減這樣的身體變化預示著患者心理變化。
2、 對外界突然不感興趣,失去好奇心,沒有精神。
3、 情緒起伏不定,忽高忽低。時常莫名流淚、自責內疚、經常性胡思亂想。
4、 整個人很焦慮,郁郁寡歡,對生命有了厭棄的念頭,每天就像末日。
5、擴大性傷害,不僅傷害自己,也傷害到小孩和家人。
有人會問,產婦抑郁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會告訴你:
“它就像一個黑影,不斷吞噬你的身體和精神。”
“整天以淚洗面,感覺自己很沒用。”
“討厭自己,討厭孩子,討厭所有人。”
產婦抑郁原因
產婦抑郁并不是偶然,在某種條件預設和情況下,是必然。
對于產前和產后抑郁,醫學的臨床生理和心理解釋是:
孕婦產前,體內胎盤激素刺激母體加快新陳代謝;孕早期一般會有不適生理反應,如孕吐、疲乏;’到了懷孕末期,隨著胎兒長大,孕婦容易出現下肢或骨盆腔水腫,以及起夜次數增多,睡眠狀況受到干擾。
孕婦產后,體內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劇下降,抵抗力弱,內分泌容易失調,而胎盤激素的迅速下降則帶來母體新陳代謝能力減弱,從而給剛生產完的媽媽帶來面部長斑、肥胖的困擾。
其次,生完寶寶,產婦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依個人情況看,可能是幾個月,可能是一年半載,也可能更長時間),都要面臨母乳喂養的問題,這其中就存在不能睡整夜覺,奶漲、奶結,突發乳腺炎等狀況,奶水多有煩惱,奶水少也有煩惱。在母乳教的今天,一些媽媽會為自己奶水少抑郁寡歡,一方面寶寶嚎啕大哭,一方面自己身為母親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心里存在恐慌、不知所措和失落感。甚至有些媽媽會自責,很容易出現抑郁。
產婦在生產完后的前幾個月,身體一般都不能完全恢復到孕前狀態。有過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剛生完孩子,胎兒和胎盤都娩出后,短時間內腹部還是鼓鼓的,讓人懷疑里頭還擱著什么東西,沒出來,還有更可怕的妊娠紋,讓人有些擔憂。令人記憶猶新的是,當初順產第二天,我上稱一看,竟然還有100斤,要知道樹媽之前可是標準的瘦子,這一切在懷孕后完全變了,為了便于順產,也為了給自己日后減肥減負,在整個孕期,我盡量的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鍛煉,控制著與日增長的體重。可看著松弛的腹部,心里頭真是千萬頭草泥馬在奔騰,想想我那逝去的大好青春,不免心生難過。所幸沒有妊娠紋,不用被說成豹紋的西瓜皮。
遺傳學的解釋是:
家族中有抑郁癥病史,可能影響到女性對抑郁癥的易感性,其產后抑郁的發病率也更高。
經濟學的解釋是:
一個小生命的誕生意味著未來沒有預期的一大筆開銷。產婦工作機會的停滯或失去,以及家庭收入來源不穩定等同時影響著產婦的心理情緒。尤其是80后,他們處在時代的夾縫中,工作、房貸、車貸等,壓力巨大。
心理學的解釋是:
隨著家庭內部結構的調整,孕婦產前產后要經歷一定的角色轉變,她們通常會很容易傷感。在角色轉變中,會出現人際沖突,比如育兒觀念的矛盾、婆媳沖突,與丈夫的沖突;會出現人際交往缺乏,比如初期嬰幼兒的護理需要花費媽媽很多時間,媽媽幾乎沒有時間出門,長期處在一個環境中,面對同樣的人和物,人的某種情緒會累積性的加強。而且社會大環境給媽媽們也造成了一定困擾,并不斷給她們焦慮,比如擔憂奶粉質量、環境污染等。
抑郁的影響
產婦抑郁對母嬰身心都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
抑郁的心緒不僅會給母親施加難以想象的壓力,睡眠失調,產生輕生和傷害他人的念頭。還會讓其無法照顧孩子。她們有時并不愿意接觸孩子,這對于嬰幼兒而言,會產生長遠的消極影響,如嬰幼兒的喂養、語言表達和行為障礙等。
產婦抑郁的調解
合理睡眠、飲食和運動。
產婦應爭取適時的睡眠。從飲食方面來說,吃什么,長出來就是什么。古已有之的“病從口入”,也很有先見之明的表達了這一現象。飲食是治療疾病和心情的良好調劑,它影響著身體機能,并進而影響人的心理。加之分娩前后合理的運動,有助于保持精氣神。
在身材變化方面,孕期適量的增重是必須的,為了滿足胎兒生長發育。但針對不同基礎條件(身高 體重)的孕婦,體重增長需要有個限制。通常孕婦都知道,在原本BMI為標準值的前提下,孕期體重增長10-12千克是正常狀態,如果原本過于瘦弱,孕期可能增重的更多些,原本體重超重,孕期增重的就需要少些。這樣要求的一個作用就是保持平衡,既有利于生產,也有利于產后身體重塑。
做不完美的媽媽
媽媽不是完美的,也不要把自己期望成全母乳喂養、做的了烘焙、讀的了童書、當得了幼教、搞得定孩子哭鬧、照顧得了老公的全能型漂亮媽媽。這在無形中會給自己造成巨大壓力。可以適當偷偷懶,爭取家人幫助。
允許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心寬體胖,允許自己在想吃什么食物的時候放任的解解饞,允許自己及時傾述,尋求專業人士找到問題解決方法。
針對母乳喂養的問題,對產婦心理進行疏解,可以通過與好朋友、媽媽群聊天,或求助于催奶師、育嬰師等專家,針對奶水多/少的情況進行分析。要讓她們了解的是奶水多,不要喝濃湯,定時排奶,但不要排空。做到與寶寶之間的母乳供需平衡。突發乳腺炎,需要及時就醫或疏通,避免發高燒,產婦免疫力低,抵抗力弱,心情容易郁悶。另一方面,要讓她們了解奶水少不僅跟腺體有關,還與飲食、休息和產婦的精神狀態有關。奶水少有些情況下是自己和周圍人七嘴八舌的以為奶水少,實際上只要寶寶多吸吮,媽媽自己或請持有證書的乳腺疏通師給乳房做按摩,就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追奶作用。
但奶水多或少到底來說,也不是媽媽的錯,只是媽媽在經過一定措施之后,可以實現追奶。或者如果母乳喂養滿6-12個月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在讓自己變的放松的情況下,讓寶寶適應喝配方奶粉。如果不是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對母乳喂養十分堅持的話,嬰兒護理無需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找到適合自己和寶寶的喂養方式,媽媽們嘗試放松心情,不要過于緊張、焦慮、煩悶,一旦心情煩躁,就算大哭一場也無妨,找到適合自己情緒疏解和宣泄的渠道。要知道,媽媽們的心情在養育的最初會對嬰幼兒有著潛在的影響。
丈夫的體貼、理解和支持
前面所述心理疏解的方式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疏解因素—升級為爸爸的丈夫,他們的關心、體貼、幫助和支持對于產前產后孕婦的情緒尤為關鍵。而產婦抑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與丈夫的感情和關系。
如果丈夫對懷孕的媽媽說,“你這樣真美”“長胖點挺好,營養好,看,一臉的膠原蛋白。”她的內心一定是感激、安全,她會感到,她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他和她站在一起,一起在做一件事,一起在為小生命的到來做準備,并一起對他負責和努力,這個一起很重要,很關鍵。
因而,準爸爸們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學習些孕育知識或嬰兒護理,以期在必要之時,適時的鼓勵,幫助媽媽,多些陪伴、理解和認同。做到關鍵時候的在場,而非離線狀態。這樣做,對于無論是孕期還是產后的女性,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心理按摩和解壓作用。
心理治療
通過前述方式,無法緩解個人心理抑郁的情況下,需要配合藥物和物理治療法,并尋求心理專家介入治療。世俗都覺得接受心理治療的人很怪異,會不會得了什么心理病,避而遠之,但實際上,這是十分正確且應該得到支持的做法,它能有效排解并在理想狀態下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并得到康復。
樹 媽 說
坦白說,樹媽產后也有過焦慮,但還夠不上抑郁。以上說的種種喂養撫育、心理困擾,也都有過,只是我很幸運,依靠自我調解以及家人的支持,這個過程過渡的還算不錯。抑郁需要治療,它是許多焦慮的集結,并最終表現為病理。應該受到產婦和家人的重視。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母嬰身心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注明:文中圖片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更改,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