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生的骨盆構造
女生的骨盆和男性不同。因為有前傾,大約十五度左右。
骨盆正位詳見舊文:最快的瑜伽入門文章,將你從小白變為真正的瑜伽大師!(脊椎篇)
而骨盆過分前傾和后傾都是不好的,對于體態、例假、備孕都是不利的。
而懷孕時,由于胎兒體重,所以腰椎前傾一定更嚴重,所以孕期的調養很重要。
現在,我們看下圖,生產過后的骨盆區別:
明顯看出:
1、骨盆下部被打開
?2、大腿骨頭被打開
這樣帶來的壞處:
1.底盆面積變大——盆底肌拉伸、屁股變大、內臟下垂。
2、大腿肌肉松弛、膝蓋內側不容易靠攏。
問題是,很多人不知道盆底肌,盆底肌其實是一群肌肉的合稱,它在我們的下方。一直被忽視,但是卻作用很大。
2、盆底肌:
這一肌肉群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一旦這張"網"彈性變差,"吊力"不足,便會導致"網"內的器官無法維持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相應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臟器脫垂等。
腹壓增大(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時有尿液不自主漏出,是壓力性尿失禁的表現。經常漏尿使內褲有一種洗不去的難聞氣味,更嚴重的可能需要用護墊,給生活造成極大不便。
"吊力"不足,還可以表現為盆底臟器脫垂(子宮脫垂、陰道前/后壁膨出)、大便失禁。常有中老年人是因發現外陰有腫物脫出,才到醫院就診的。但由于就診太晚,脫垂程度較嚴重,往往錯過早期康復治療的時機,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
壓力性尿失禁和子宮脫垂等,是盆底肌薄弱遠期的影響,而性生活質量下降,則是近期的主要影響。這在產后婦女中尤為多見。有相當部分產婦出現陰道前后壁輕度松弛、脫垂、興奮性下降等,加上產后激素變化,陰道黏膜干澀和菲薄,會陰傷口恢復欠佳,直接影響性生活質量。
所以盆底肌這么重要,可是我們的覺知卻很少。
而孕期和產后修復瑜伽里面都會花上好幾節課來幫助會員尋找盆底肌。
而老師用手放在坐骨上,如果你真的在運用盆底肌,坐骨會做一個上下的運動,我們是感受的到的。
一個成熟的老師會做一個呼吸口令的引導,幫助會員放松和進入狀態。
切記:慢慢來,欲速則不達。
只要用心去尋找,或多或少都會有感覺。
扭去:簡書推薦作者。
一個慢慢來的人,美好生活實踐者。
關注成長,關注內心。
我已委托“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