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是指:“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作為一名農村基礎教育的老師,我的思考點就是圍繞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為主題,要保證學生的成績,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學業負擔太重,還去參加補習班。
其實就算沒有雙減政策,教師始終應當追求高效有趣的課堂,讓課堂的生命在場。如今,全國都在落實雙減政策,我所在的學校也在積極推行課后服務,豐富校園生活,完善教學設備,讓學生避免機械式學習,避免時間上不必要的支出。
作為一名學科教師,我應該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巧妙構思課堂上的時間分配,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思考和輸出,避免重復的題目操練,增加生活化和具備討論性的題型。防止題海戰術,減輕學生額外的作業負擔。對于能充分吸收的優生,不布置太過于基礎性的作業,而是布置一到兩個有難度的題。對于學生的作業,一定要采取分層,師徒結對互幫互助。而不是讓那些基礎不夠的同學和優生一起做同一套題,這樣反而能讓基礎差的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
教師如何呈現課堂,決定著課堂的質量。課堂質量好,自然避免了學生在課余時間花費太多時間,如果學生能在課堂上消化并學會運用,孩子們就可以在課外有自己的安排,適當運動,參加活動。
作為一名班主任,一定要堅持打造一個民主的班集體。班主任如何對待學生,學生就會如何學習。如果班主任能夠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害怕什么樣的老師,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做到主動和學生溝通,和學生一起管理班級,而不是班主任盯梢式的站崗。這樣,會讓學生分散精力在關注老師上,躲避或者裝模作樣,從而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老師只有站對立場,擁有自己的態度,老師一定要和學生一起溝通,才有很好的學習環境,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同時,老師要注重和同班科任老師的聯系溝通,在我的教學工作經歷中,我通過聽課,通過課下和其他學科老師的溝通中,了解到每個孩子在不同學科中都有自己的特色,這樣,我就能掌握學生的優勢,從而有事實可以去肯定學生精彩的地方,我再加以鼓勵,學生因為喜歡老師的溝通而努力融入課堂。
歸根到底,經營好和學生的關系,打造一個學生喜歡的班集體,同時,通過聽課,研修,不斷改善自己的課堂。就能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老師也能在快樂中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