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學生根據該項內容完善筆記)
6月19日星期六(7:55~9:50)
目標與計劃:
一、總結并深入分析語文試卷,找出出錯的根本原因。
二、掌握“日清日結”學習模式,并從即日起開始實行,從而收獲更多的知識,取得更大的進步。
【日清日結包括:目標與計劃,問題小結,成果小結,下一步計劃】
問題小結(總結自己在執行計劃時,在知識方面和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
1、做題時沒有分析痕跡和階段性分析成果。
A1 找共性時批注類型:(√)(BNKPFSY)
A2 材料題批注步驟:分層,概括層意,分析層與層關系從而概括出這一段材料的主要內容。
一段話中的句子關系主要有四種:
a1因果關系句——強調結果。原因只是給結果做鋪墊,概括是應圍繞結果去概括。
【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既然,那么】
a2轉折關系句——強調轉折后的內容。概括時應圍繞轉折后的內容去概括。
【而;但;卻;雖然/誠然/固然/盡管,但是】
a3遞進關系句——強調后面的內容。概括時應圍繞后邊的內容去概括。
【不僅/不光/不但……也/還/而且;固然,也】
【固然】表示承認甲,也不否定乙。
a4并列關系句——前后內容同等重要。概括時要分別提取各分句的核心關鍵詞進行概括。
【有時,有時;一邊,一邊;既,又;一方面,一方面】
2、看不出段落中句與句的共性,分辨不出句子之間的關系。
3、總結的內容不具體,沒有深入思考找出出錯的根本原因。
4、因為缺乏概括性的文字批注,所以不知道本文是圍繞哪些點去寫的。【這些“點”就是每一段的核心關鍵詞】
5、概括文章時不看文章,全憑記憶。【不看批注就妄下結論的概括,是無憑無據的概括】
6、沒有緊跟思路及時記錄,強調兩遍之后依然記不住。【無視老師,無視計劃,看到其他文章就想看】
7、批注不工整,沒有在橫線上做批注。
成果小結:
借助批注,我們可以弄懂兩種關系。
第一種是形式上的關系,形式上的關系有四種:題目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中心要素和內容的關系;正文結構關系(總分,分總,總分總);每一段又分為哪幾層,層與層之間又是什么關系。
第二種是核心要素的內在關系。
比如,
《神奇的魔術師》一文中,核心要素就是魔術師和約當茨,他們之間的關系就是影響與被影響,將其展開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在魔術師堅強、樂觀、善良、無私的感染下,約當茨意識到了,即使身體殘缺,也同樣能活得精彩。
《那年的江水》一文中,核心要素是我和老農。內在關系是——啟迪與被啟迪。將其展開就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老農的態度啟迪了我,使我認識到唯有認真付出,才有可能收獲希望。
我們分析文章都是由表及里,由外在關系到內在關系。唯有這樣,才能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準確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現象)和中心思想(本質)。
下一步計劃:
生:借助批注將本學期做過的語文卷子都認真批注一遍。
師:針對學生總結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看其是否分析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