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緣起
結緣幸福俱樂部差不多有5年,期間有2年沒有關注俱樂部,只是會偶爾了解了解、看看,但是并不參與活動。一個人的成長是困難重重的,過程中會遇到越來越多的瓶頸、疑惑,自己一個人是無法解鎖的。怎么辦呢?想,要突破了,要找小伙伴了,找一起成長的小伙伴,一起積極主動,成就最好的自己。
很有幸參加第二期的分身術訓練營,也是自己積極主動的選擇,很符合這次的主題。
報名成功后,開始聽課,易仁永澄的《成為高效能人士,你只差這一個習慣》,反復聽了3遍,一次比一次感悟更深。
一、第一個要養成的習慣:分身術
分身術是一種能力,自我覺察力。
易仁永澄老師用了人和動物吃飯的例子充分說明了什么是分身術。一句話說明:人知道自己知道自己在吃飯。
人能自我意識到自己在吃飯的這個事情,人擁有這個覺察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養成的第一個習慣是分身術,是一種意識,一種自我覺察的能力。
二、認知小我,主動分身,做出選擇
小我是沒有進行分身的,資源我是進行分身的。
反思自己,經常會出現小我的情況,特別是情緒方面。
曾經下屬做錯了事情,導致當場大發雷霆,進行了批評,沒有控制好情緒。就是因為本能的反應,覺得這是他的錯,應該給他長點記性。事后反思,自己為什么不提前給他指點,避免錯誤呢?自己為什么不預判風險呢?
在這個事情上,是過后冷靜下來的反思。但是,為什么當時自己沒有控制好,從而反應那么激烈呢?聽了易仁永澄老師對小我和資源我的講解,茅塞頓開。因為我當時并不知道分身術,當時直接小我做出了本能的反應,可見對于小我的認知是如此重要。
三、TMBRT模型(甜面包熱湯模型)
具體解釋為:
T:Trigger,觸發器;
M:Motivation,動機;
B:Behavior,行為;
R:Reward,獎勵;
T:Trigger`s Sensitivity,觸發器敏感度。
舉例分析:(來源:易仁永澄博客)
人有資源自我和小我自我之分,其中,小我會特別保護自己,不想讓自己受傷害;
當他人向自己提出建議(觸發器)時,小我瞬間反映(小我總是比資源自我要快),并判斷有人對自己產生傷害;
于是小我瞬間產生自我保護的需求,并驅動自己產生可以實現保護的動機;
由于過往做法中,“使用暴躁的情緒可以嚇跑他人”這個解決方案是具有有效性的,于是動機直接調動了這條解決方案的實施;
這個行為(立刻表現出暴躁的樣子)的投放,把提建議的人嚇跑了,于是內在小我滿足、解決方案有效的沖動也得到了滿足;
于是強化了“只要有他人給我提建議,我就要情緒暴躁”的觸發器敏感度;
再下一次,如果有人提建議,我就立刻暴躁起來。
這個模型和有意思,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以后只要遇到問題,就要積極主動去使用分身術,跳出來看問題。同時,使用TMBRT模型去進行分析,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被“小我”牽著鼻子走。
每個人都應該積極地創造有利于自己發展的外部環境,并通過意識來主動做出選擇,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四、高效能人士的第一個習慣:積極主動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自己看過了2次。但是并沒有深入去悟透,從而也是一知半解。
看了易仁永澄老師的《個人成長的6條元規范》針對積極主動這個分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易仁永澄老師將積極主動分為三層含義:
意愿。自己想要改變,改變才會出現。
資源。積極主動,資源才會出現。
選擇性。選擇權在自己手上。
自我決定。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成為什么樣的人!
五、總結
文章耗時5個小時,有太多的東西不懂,期間不斷去查閱資料,回聽音頻。
我相信,這是一個過程,以后隨著知識的積累,會越寫越進步,成長的腳步會越來越快。
成長的臺階一步步走,直達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