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01
說起胃鏡,您一定不陌生。但要說得清楚明白,全方位360°闡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胃鏡能從食管看到十二指腸。胃與食管的結合部位叫賁(bēn)門,胃的出口叫幽門,幽門以下是十二指腸,因長度相當于十二個手指并攏得名(上圖)。
胃鏡具有精準的診斷功能。
胃鏡前端的高清攝像頭,隨著內鏡醫生靈巧的手,將食管到十二指腸一覽無余,并把圖像傳到顯示屏及電腦的顯示器,看到異常粘膜,采集圖像并用活檢鉗咬下一小塊,送到病理科“化驗化驗”,以便發現早期病變。采集的圖像加上文字描述打印出來,形成檢查報告。
胃鏡能做以下治療:
1)異物取出
魚刺、干鍋鴨頭還有棗核,是常見的食管異物。魚刺容易卡在喉口兩側的“梨狀窩”。鴨頭骨和新疆大棗的核常卡在食管上段。取異物是個技術活,“只能智取,不能強攻”,如果導致穿孔,會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2)息肉切除
息肉屬于癌前病變。在胃鏡直視下,置入圈套器套住息肉根部,收緊(就像馬尾yí套知了),圈套器就是高頻電刀,腳踏就是開關,瞬間切除息肉,防患于未然。
3)胃鏡下球囊擴張術
食管腫瘤放療后,局部瘢痕攣縮,管腔狹窄,吞咽困難。在胃鏡直視下,在食管狹窄部位放入球囊,在壓力表的監測下,往球囊注入生理鹽水,使狹窄的食管得到擴張。這種治療應循序漸進,一次注水太多或壓力過大,可造成組織撕裂。
4)放置食管支架或十二指腸營養管
食管腫瘤,食管逐漸狹窄,病人進行性吞咽困難。胃鏡可以準確地把食管支架放在狹窄部位,解決病人進食問題。也可以放置營養管到十二指腸,解決病人營養問題,而且食物不會從胃里嘔出。
5)鏡下止血
在胃鏡直視下,可以發現出血病灶并通過套扎,鈦夾夾閉,藥物注射,藥物噴灑等方法止血,避免了開刀的痛苦。
6)胃石碎石
黑棗,柿子,糖葫蘆等吃多了容易形成胃石,滯留胃內排不下去,上腹部脹痛,胃鏡可以把胃石分割,從嘴里取出,避免了開腹手術。
? ? ? ? ? ? ? ? ? ? ? ? 02
胃鏡的檢查與治療,都是為了病人的健康。各種操作都要考慮風險,不能“有困難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以免給病人帶來災難性后果。
做胃鏡時,為了安全,應該常規監測病人生命指征。
做胃鏡前必須嚴格禁食。有的人盡管禁食了8小時以上,但由于胃動力不足或幽門狹窄,胃里仍有宿食糊在胃粘膜表面,這種情況可能造成漏診。胃鏡檢查前2小時禁水。
做活檢或治療,必須停血管活性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心絡膠囊等)一周,常規檢查血凝四項,以防活檢或治療后大出血。
做胃鏡雖然不疼,但心理的緊張和真實的難受勢必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這對心血管系統是一個考驗。高血壓病人,必須先控制血壓,以防腦血管意外。活動后心慌氣短,心包積液,心衰病人不宜做胃鏡檢查,40歲以上,常規檢查心電圖。
呼吸,和心跳一樣伴隨人的一生。做胃鏡時,口腔被“占領”,任何影響呼吸的疾病都是危險因素。比如鼻塞,哮喘,大量腹水。
孕婦不能做胃鏡檢查。
懷疑胃穿孔的病人,不能做胃鏡檢查。做胃鏡需要充氣,不然胃的前后壁糊住攝像頭,“一片蒼茫都不見”。胃穿孔后充氣,造成氣腹,胃液進入腹腔增加,加重腹膜炎。
胃鏡需要嚴格的消毒,消毒需要時間,希望大家理解,耐心等待。
? ? ? ? ? ? ? ? ? ? ? ? 03
隨著醫學的發展,舒適化醫療悄然興起,要求做無痛胃鏡的人越來越多。除了胃鏡的禁忌癥外,無痛胃鏡還得注意以下幾點。
胃內有宿食,活動性胃出血,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麻醉后很容易反流誤吸,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感冒咳嗽病人。半月前得過感冒,氣道仍然是高敏狀態,麻醉后誘發喉痙攣,造成病人嚴重缺氧,并伴有大量分泌物,堵塞鼻腔影響通氣,為無痛胃鏡所禁忌。
貧血。貧血病人紅細胞減少,攜帶和運輸氧的能力下降。麻醉藥抑制呼吸,更容易造成組織缺氧,除非緊急情況,血色素一般不低于80g/L。
肥胖。肥胖指數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標準是男22,女20,正好是法定婚齡。25~29為超重,超重的人組織耗氧量大,不耐受缺氧,而且超重的人多數睡覺都打呼嚕,麻醉后會加重呼吸道不暢,實施麻醉須謹慎。30以上為肥胖,肥胖指數越高,無痛胃鏡的風險越大。
老年人。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做胃鏡的老年人越來越多。老年人代謝麻醉藥的能力減弱,再加上麻醉藥對呼吸循環的抑制,70歲以上,年齡和風險成正比。
梗塞的病人。原來心肌梗塞和腦梗塞的病人,擇期手術的麻醉須半年后,近來觀察,3個月以后實施麻醉再梗塞的風險跟半年后區別不大。
開展無痛胃鏡業務,必須配備專業的麻醉醫生,麻醉藥品及搶救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