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翁們的生活是怎樣的?香車寶馬,紙醉金迷?
托馬斯·J·斯坦利的《鄰家的百萬富翁:美國富翁的驚人秘密 》讓我看到了一群與我們刻板印象相差甚遠的百萬富翁。
為什么醫生、律師很難成為百萬富翁?
書中有一個調查,擁有一套價值1千美元的服裝的人中,如果有百萬富翁1人,則年收入在5萬到20萬美元之間而不是百萬富翁的人至少有6人。而后者購買商品的習慣與他們沒有成為富翁的現實之間有某種關聯。他們是哪些人?一般說,他們沒有自己的企業。他們可能大多是公司的中層管理者、律師、銷售或市場營銷專業人員,以及醫生等。
為什么醫生、律師等高收入群體在財富方面會落在后面呢?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個因素是財富與教育的負相關關系。在調査中,百萬富翁一般為“企業主”、“大學肄業”、“大學四年畢業”或 “未上大學”。在那些未來的醫生、律師還在進行學習積累時,那些企業家們已經開始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許多研究財富的專家認為,一個人用自己的收入去投資開始得越早,積累財富的機會也就越大。
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一般在財富積累上滯后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社會給他們規定了應取得的地位。在國外,人們普遍認為醫生、律師以及其他獲得高級學位的人,他們的穿著、汽車、住房在式樣、檔次上需要和他們履行專業職責的能力相稱。你是如何判斷你所雇請的專業人士的?有太多的人都是從各種物質的展示上來判斷他們,特別注重于是否穿名貴服裝、開豪華汽車和住在一般人很難住進去的高級居民區里。如果他們住在樸素的房子里,坐的汽車是巳使用了三年的福特皇冠維多利亞,那么他們作為專業人士就可能是平庸之輩,甚至是不稱職的。只有極少極少的人是以自己所雇請的專業人士的凈資產的多少為標準來判斷他們的水平的。許多專業人士說,他們必須看起來很有成就,才能使他們的客戶相信他們辦事能成功,如果不能展示豐富的物質占有,就是不成功的人。而有些小企業主則不然。盡管他們很有錢,社會上卻沒有特別期望他住在特別的居民區。他盡可以住在樸素的房子里,開雜牌轎車,也不會有失于地位。
你的精力花了在哪里?
托馬斯·J·斯坦利說,你閑暇時光的分配方法與你的目標是一致的。高收入的低級財富積累者,他們花費無數時間去研究消費市場,卻不研究股票市場。他們知道大汽車經銷商的名字,而不是著名的投資顧問的名字。他們知道如何到商店選購和如何消費,而不知道如何去投資。他們知道各個汽車經銷商那里的汽車是什么型號、價格,以及是否有貨,而對于股票市場各種股票的價格就不大清楚,或一無所知。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精力花在了哪里,就注定對其他的領域無法兼顧。
誰是非積極投資者?
如果把積極的投資者定義為保持一筆投資一般只有幾天的人,那么在書中所訪談的百萬富翁中,用這種方式持有股票的人少于1%。保持一筆投資的時間以周計算的人有多少呢?另一個1%。讓我們把目光轉向那些保持一筆投資平均數月、少于一年的人。大約不到7%的人是以月計的投資者。總的說,在我們訪談的百萬富翁中,保持一筆投資不到一年的人大約只有9%。換言之,只有不到10%的百萬富翁是“積極的投資者”。每5人中有1人(20%)平均保持一筆投資1-2年,每4人中有1人(25%)保持一筆投資2-4年,約有13%的人屬于保持4-6年的一類。10人中約3個多人(32%)保持一筆投資超過6年。
富人的七個共同的特點
?1、他們過著顯著的多入少出的生活。
?2、他們很有效率地安排時間、精力和金錢,致力于財富的積累。?
3、他們堅信,金錢上的充分自立是比展示自己高層次的社會地位更為重要的事。
?4、他們的父母不會向他們提供“經濟門診病人照顧”(指子女在經濟上不能自立,需父母給以金錢補助)。
?5、他們的成年孩子能在經濟上自給自足。
?6、他們在抓準市場機會上十分精明。
?7、他們選擇了合適的職業。
培養有出息子女的守則
1、絕不要告訴子女父母很富裕。
2、不管你如何富有,要教育子女克己自律、生活節儉。
3、在你的子女建立起成熟完善、克己自律的成人生活方式和穩定的職業以前,保證不讓他們知道你很富裕。
4、盡量不去談論子女或孫子女將來能夠繼承的東西或作為贈品能夠得到的東西。
5、絕不要把給成年子女贈款或其他重大贈品作為談判策略的一部分。
6、不參與成年子女的家務事。
7、不要試圖與子女競爭。
8、要經常記住你的子女是不同的個人。
9、要強調的是你的子女的成就——即使成就不大;但不要去強調他們的或你們的僅僅是象征成就的東西。
10、告訴你的子女,有許多東西比金錢更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