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開始學習
15. 為什么要先明確學習的目的?
我們要時時清楚自己的目的。第一,我們要明白,進群是來學習的,而不是來挑老師的毛病的,所以虛心是必要的。這是很多新來的朋友都不清楚的地方。第二,我們是想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所以對于教材,我們要仔細了解,看是不是真正能夠教育好我們的孩子。明白了這一點,就不會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郵資、優惠等次要的方面。第三,要明白與我們結緣的重要意義,了解我們為了普及經典教育的良苦用心。真正明白了,才能相信我們,相信在所有的費用上,我們育心經典都是深思熟慮過的,是真正幫助家長省錢的、省心的,這樣就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會再懷疑。
這些都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智慧。隨時清楚自己的目的,確保自己的努力,能夠不斷地向自己的目標靠攏,而不是遠離目標。
(2010-04-07)
16. 新朋友應該以什么樣的心態進行學習?
(一)
許多新加入的朋友,因為沒有詳細地了解我們的理論、方法,而且帶著許多不正確的觀念,對我們會產生一定的誤會。這樣就會出現身份和心態的問題。
如果進來的朋友認為自己才是專家,是來這里指導我們的,那么我們非常歡迎他們來這里講課;如果不是,那就要明白自己該用什么樣的身份來參與學習,以及在學習過程中要具備什么樣的心態。如果自己是來求學的,那么基本的心態應該是謙虛的。
許多人因為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到這里,聽到我們的言論,立即就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并且認為我們是功利的,是賣教材的,等等。以這樣的心態,相信他們是不可能認真到網站上去學習的。
無論什么時候,認清自己的身份都是很重要的,擺正自己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
(2010-01-26)
(二)
沒有看《大易教育》【8】者,請勿發言;不愛學習的人,非吾友也。如果《大易教育》都沒看,這樣的人,請不要直接和本人對話,沒精力。全中國,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專家打字的速度是超過我的。不管我講得對不對,光是這個打字的字數,就是超過清華、北大的任何教授和博士的。
太多人,錯了也不認錯,還要找理由。不聽話,不去學習,已經夠不對了,還說老師應該如何如何。到底是老師應該如何,還是學生應該如何?搞不清楚這個問題還怎么學習?沒有空杯心,即使我打字累死,這些人也學不到任何有益的東西。幾天以后,甚至幾年以后,仍然有人會問:老師,你說我學什么經典好呢?
我是對事不對人,點到的人也不要往心里去。因為不是一個人這樣,這個社會均如此,我們都難免有這樣不好的陋習。所以我們要提高,要有人鞭策。多少剛進來的新朋友,接受不了我,因為其心不空。其心不空害死人呀!進來就說賴老師怎么這樣。賴老師如果不這樣,怎么是賴老師?!都按你的標準,那就是你了。那你有多大成績?和賴老師相比,你的成績大,還是賴老師的成績大?如果知道自己這樣不行,那為什么不向人家學習呢?其實,稍微聰明點的朋友進來后,都應該知道要怎樣做:先遵守規定,然后“潛伏”幾天,看你這個賴老師到底有什么本事。既然自己是來學習的,那就先去看看,了解清楚了再說。
(2010-12-13)
17. 怎樣做才是善于學習的?
學習,是一種態度;學習,是一種性格。善于學習的人,不浮不躁,從容中道。善于學習,從修正群名片開始。在學習中,端正我們的態度,形成我們的性格。
(2011-11-07)
18. 在群里提問,要注意什么?
(一)
大家提的問題,要盡量是自己思考過的,確實希望得到答案的,而且建議自己先到網站學習,尋找答案。很多人隨意提問,事實上也根本不在意別人的回答。當我們認真回答的時候,他的注意力早就不在這里了。
沒有在網站上學習七天,特別是沒有認真看過精華區的人,一定要先去看看。很多問題,我們都是回答過的。
(2010-05-28)
(二)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9】“自反”,就是自己去反思。“自強”,就是自己去強大。路在腳下,要自己去走;理在書中,要自己去學。光問別人,有何益哉?問了,別人告訴你去學習,可有誰去學?《大易教育》,一篇演講,洋洋四萬言,真看進去幾言?現成的飯菜都做好了,別人不能幫你吃,別人吃了就到別人的肚子里了。
請新朋友先學習群規,再到網站認真學習相關內容,自己確實下功夫了,如果還有問題再提問。
(2010-07-07)
(三)
要珍惜提問的機會,很多人沒有經過學習,提出的問題不到位。一些名師答問題都是收費的。我們雖然免費,但不是沒有價值,所以請大家“博學之”“慎問之”。
“博學之”,就是先到網站學習七天,了解我們的理論和方法,學習別人的經驗,確定自己是不是信任這套理論和方法。
“慎問之”,就是不要隨便提問,如果確實有問題,確定自己是經過廣泛認真的學習,所提的問題確實是網站上沒有的。珍惜與育心的緣,珍惜與老師互動的機會,你珍惜我,我才能珍惜你。如果隨意提問,損失的是大家的時間。
(2011-05-24)
(四)
學習,有主動與被動兩種方式:對于主動學習的,自己到網站,或觀察別人與自己的異同,就清楚如何做了;對于被動學習的,整天就問來問去,當我們去幫助他們的時候,人卻不見了。其中區別,猶如天地。
并不是某一個人如此,這是普遍現象。這正是我們的責任。放眼世界,很多人都生活在茫然之中,每時每刻都有事,都在忙,但靜下心來仔細回想,又不知一天到底做了什么,沒有輕重,沒有主次。如果真忙,就不要在這里提問。既然提問了,就把這件事做好。我們的指導師也是很忙的。如果得到這么多人的幫助還有一肚子意見,那是來學習的嗎?再若不喜歡,可以退出。我們就是這樣的,喜歡這里的就留下,不喜歡的就退出。既然是來學習的,就要低下你那驕傲的頭,就要倒空你那被各種思想充得滿滿的心。
(2012-11-06)
(五)
新朋友先到網站學習七天以上,詳細了解育心經典的理論、方法。沒有必要一來就懷疑,先反省一下自己該做的做好了沒有:第一,群名片改好沒有;第二,標點會不會用;第三,是不是育心經典的教材;第四,愿意不愿意去學習。育心經典的教材,只有使用過的人,才懂得其中的珍貴價值。
(2013-04-20)
(六)
新朋友請不要急著提問,先到網站學習。沒有學習就隨便提問,這個不是正確的學習態度。網站的內容,特別是《演講集》和《學說集》,看完了,對我們的教育理論、方法,對育心這個集體,就會有全面的認識,那時候再交流就要容易得多。
育心是一個學習的集體,我們歡迎一切愿意真誠學習的朋友。不愿意學習的、群名片死也不愿意修改的,請自行退群。修改群名片,如同到一個學校進行登記注冊。連幼兒園都會對每一個入學的小朋友進行詳細的登記,甚至包括小朋友的父母都要填寫清楚。在我們這個網絡大學,既然是來學習的,就應該按要求修改群名片。這是基本的要求,也是基本的禮節。如果這樣都做不到,試問還有什么資格在這里學習、提問呢?看到太多自以為是的人,對我們的客服每天無數次的提醒不屑一顧,可以想象他們在生活中,肯定也是不受歡迎的人。對這樣的人,我們也不屑與之為伍,他們不配在我們這里學習,也不配得到我們的任何服務。
(2013-04-22)
19. 被批評了怎么辦?
(一)
有的人說是來學習的,帶的卻不是空桶的心,明明知道這里可以打水,卻在意老師的態度好不好,在意“井”有沒有說歡迎你。井對人從來是不冷不熱的,不會說歡迎,也不會說不讓你打水。明明想要教育好孩子,卻說教材太貴,連井繩和水桶都不準備,又怎么能打水?教材不過是入門的鑰匙,更多的珍寶,是在請教材之后的后續服務。育心創立的平臺,猶如裝滿珍寶的聚寶樓,連鑰匙都不愿意配一把的人,哪里有資格在這座大樓里取寶呢?賴老師就看有沒有人,咬定育心不放松,立根就在經典中,千磨萬擊從不變,不管吹的什么風。
當賴老師和顏悅色的時候,有的人說我們堅持到底;當賴老師責罵的時候,他們也許就會想,賴老師不過如此。如果心還放在賴老師的脾氣上,這個人就不配在這里學習。我就是要看看,哪些人是打不跑、罵不走的。那些被禁言或被踢一踢就跑掉的人,他們自己浪費了在這里學習成長的機會,損失的是他們自己。
挨“罵”的時候,應該這樣想: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什么料,敢罵我。罵,有不同的含義,或者叫批評,或者叫幫助。一個人進群后不學習、不改群名片,我們會告訴他上網站學習。亂提問,我們會告訴他先空杯,不要提問。懂得的,會覺得是幫助;不懂的,才會覺得是罵。一個孩子的成長,不可能不需要我們的幫助,或者不需要我們的批評。如果從來不罵,從來不幫助、不批評,將會是什么結果,那不是很清楚嗎?
(2011-10-09)
(二)
一套理論好不好,方法行不行,吹牛是不算數的。讀什么書,怎么讀,也是五花八門的,就像現在的讀經界一樣。理論家就是什么理論都有,但是實踐行不行,家長們才清楚。家長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目標。你是要跟對“明師”,還是跟著“名師”?你是要家庭幸福,孩子成才,還是要面子,沽名釣譽?弄清楚自己的目標,再思考為了這個目標,自己能夠付出的代價。如果想要跟老師學習,被老師批評一下自己能忍受嗎?如果想找家長們交流,結果不懂規矩被禁言了,能忍受嗎?如果想教育好孩子,需要購買一套教材,愿意付出嗎?這些都是本末的問題。“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10】
當你意識到這里可以給你無限價值的時候,別說是禁言,別說是踢出去,就是再嚴厲的責罵,甚至挨打,都可以忍受。但是我們看到,不知多少人,是完全沒有這種認識的,他們會說,賴老師怎么這個態度,這里的管理員怎么這樣嚴格,這套教材怎么這樣貴……此之謂不知根本。
(2011-10-20)
20. 為什么新朋友必須到網站學習七天?
(一)
我們要善于到網上學習。普遍的問題,比如教材要多少錢,有沒有錄音,有沒有拼音,等等,在網上都有答案,一目了然。養成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也是經典包含的精神之一。
問人也是學習的途徑之一,如果自己能夠找到答案最好就不問,要把問的機會,留在最有價值的地方。所以,我們要求在網站上學習幾天,起碼知道在哪里請教材【11】,在哪里寫日記。各地的指導老師,也必須到網站學習,如果問題回答得不清楚是要受批評的。因為許多問題我們已經回答過幾百遍、上千遍了。作為學習的捷徑,我們肯定會統一發到網站上。家長也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你,你愿意給每個人都回答一遍,還是發到網站上資源共享,讓大家自己在網站上學習呢?
當然,我們也理解大家初來乍到的心情,但是大家既然來到育心,就要明白來這里的目的。如果是想學習的,那就聽老師的話,按老師指引的正確道路走,這樣才會少走彎路。
許多人認為自己是消費者,有權對老師指指點點,我要你回答,你就要回答;我不想看你發的什么網站,就要你回答。他們想,你回答一聲,不是很簡單嗎?為什么讓我看網站呢?搞得這么復雜。殊不知,如果你不看網站,你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你不知道有什么教材,你不知道有什么原則,你不知道有什么方法,你不知道有什么成功的案例,你不知道每本教材多少錢,也不知道如何購買……這些問題,不是針對哪一個人說的。有些家長對我有很大意見,覺得賴老師說話太不客氣。他們沒想到,賴老師回答過多少人同樣的問題呀,不說幾萬人,也有幾千人。換個角度,中國教育界,讀經推廣界,誰能做得到?那些大家沒有意見的專家,請問大家能夠找得到他們嗎?編教材的那些專家,你可以找到他們嗎?
各地的代理,多數也是熱心的家長,包括這里的義工,他們做了很多的工作,讓我非常感動,我們要懂得感恩。相信許多人,都是通過有愛心的家長介紹才來到我們這里的。如果不是這些家長有愛心,有感恩之心,不知有多少人會錯失機緣,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要走多少彎路呀!
? ? ? ? ? ? ? ? ? ? ? ? ? ? ? ? ? ? (2009-09-09)
(二)
每天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家長,有些當自己是上帝,不停地要求我們如何如何;有些不聽我們的話,任何問題都不愿意自己去學習。我們很遺憾,這樣的家長,將與我們失緣。因為精力有限,我們不可能對每一個家長保持足夠的耐心,這是現實的原因,不能回避;只有那些虛心好學、珍惜機緣的家長,才能夠與我們結緣。
我們能夠做到每天在線,盡量地引導和回答一些問題,這已經是其他所有教材編寫者所不能做到的。所以,仍然希望大家能夠珍惜因緣,先自主學習,努力尋找答案,即使確實要提問,也是經過自己的思考、經過學習之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才更有針對性,更能夠幫助到大家,而且也可以幫助到我們,使我們不會在大量重復的問題上耗費精力。
(2010-05-11)
(三)
教育孩子是系統工程,關乎孩子一生的幸福,沒有人能夠三言兩語就說明白,所以家長必須下決心去了解、學習。如果自己沒有系統地進行了解,僅憑別人隨便的一句話,請問我們會相信嗎?到網站學習是真正的捷徑,其他反而是浪費時間,謝謝大家的理解。
(2010-06-30)
(四)
在育心,大家庭,互相關心是風氣。
你幫我,我幫你,讀經首先要明理。
過來人,有經驗,虛心學習不言棄。
到群里,守群規,道理都是一樣滴。
善學習,善提問,很快就會沒問題。
學累積,有捷徑,老實聽話去學習。
為孩子,為家庭,七天絕對不能省。
有信心,下決心,請回教材去實踐。
訂計劃,定內容,如何進行看實際。
有時多,有時少,只要堅持就是好。
(2010-10-24)
(五)
為了工作,為了生活,為了理想,我們用六年上小學,六年上中學,四年上大學,有的還繼續讀研究生、博士生。當這一切都完成了,我們的工作就解決了嗎?我們的生活就幸福了嗎?我們的理想就實現了嗎?恐怕這一切仍然是問號。那么,如果我們確信現在有一套理論、一套方法,能夠幫助我們,讓我們教育好孩子,讓我們成長自己,充實自己,讓我們實現家庭幸福,我們愿意學習一下這樣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嗎?如果這樣都不愿意,那我們也沒有辦法。如果是愿意的,那么讓我們付出幾天時間去學習,付出一定的成本去得到這一切,難道不應該嗎?
(2012-05-03)
21. 有的人可能比較忙,進群后沒空發言,客服引導的時候可以多一些耐心吧?
新人不斷找理由,不愿意空杯學習的,管理員可以先將其清出。進來就是來學習的,“可能”、“也許”都不是理由。
我們每天在這里不厭其煩地引導大家,有些人還說我們引導有問題,心態有問題,試想:如果我們也像新進來的朋友那樣,不說話,不引導,那么還會有這個大家喜歡的群嗎?別人的幫助、引導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是真正想要學習的。客服也是人,也只能按照自己的風格,進行有限度的引導和幫助。但是對一個不愿意學習的人而言,再多的引導也是沒有多少意義的;而對于那些真正愿意學習的人就完全不一樣了,即使引導一點點,哪怕只有一個網址,就已經足夠了。
希望新朋友珍惜在這里學習的機緣,并不是全天下都是這樣的,會這樣苦口婆心幫助大家,勸說大學學習的。也許,在整個網絡上,只有我們育心的群是如此。
(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