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科普文的慣例
節(jié)日,應該先說來歷
然后是演變,風俗,傳說,詩詞
偏不!
我就要先說湯圓和元宵
所以你在超市冰柜里看到的
都是湯圓
每次看一圈都刷新我的三觀
國人吃貨的創(chuàng)新能力全在小小的湯圓里
外皮的顏色就已經(jīng)夠任性了
里面的餡兒更是鬼斧神工
梅菜扣肉,巧克力,韭菜雞蛋,酸奶
櫻花,芥末,臘肉大蔥
相比之下各種水果湯圓已算常規(guī)
但是今年我居然發(fā)現(xiàn)了
榴蓮湯圓
有沒有人管了!
讓不讓人過節(jié)了!
說完吃的可以安心科普了
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和燈節(jié)。舊歷中正月又稱為元月,而古時候晚上也被稱為宵,故而有了元宵的說法。
話說兩千多年前的漢朝,呂氏謀反,后被老臣周勃平定,取勝之日正是正月十五,漢文帝激動萬分,宣布這一日為元宵節(jié),到處張燈結彩,帝王也會出宮與民同樂,我就在琢磨,搞個紀念日很正常,但是為啥要等到晚上才嗨呢?估計皇帝在宮中也是無趣,正好找打著與民同樂的旗號出去耍,白天又要上朝(班),只能等著退(下)朝(班)后再出去瘋把。漢武帝的時候更是把官方認定的最牛的神:太一神的祭祀定在了元宵節(jié)這一天,可見這個節(jié)日分量有多重,兩千年后你們居然在這一天吃榴蓮餡的湯圓!
其后的隋唐宋進一步把這個節(jié)日推向高潮,《隋書·音樂志》日:“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喪心病狂啊!這些外國人從大年初一就來混吃混喝,一直到正月十五還賴著看晚會,都不用回去上班的嗎?!
漢朝的時候并沒有元宵節(jié)的稱法,到了隋朝一般稱為元夕或者元夜,唐代的時候受道教的影響,又稱為上元節(jié)(道家三元: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分別配三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唐末的時候開始有元宵節(jié)的叫法,到了宋朝的時候又稱為燈夕,到了清朝叫做燈節(jié),現(xiàn)在大約我們只知道元宵節(jié)了,而且多半都只知道元宵是一種食物......
除了吃元宵湯圓,今人對元宵節(jié)最熟悉大概就是花燈了。元宵節(jié)賞燈的習俗源自什么說法很多,因為這一天是道家的上元,天官賜福,所以要點燈引福,而后佛教傳入中土,燃燈又是禮佛的表現(xiàn),所以又有了佛教的身影。這就是華夏的神奇之處,世界上別地方但凡有不同宗教混在一地,就是各種撕逼直至戰(zhàn)爭,唯有咱們這里,本土的道教和各種外來的教派和睦相處,彼此融合借鑒,不但沒有明顯的勾心斗角,甚至還在紀念日,傳說等上面還出現(xiàn)了驚人的一致性,讓人嘆為觀止,這片土地真是神奇的樂園。其實對于百姓而言,夜生活很不發(fā)達的年代,能有這樣鐵樹銀花的美好節(jié)日,什么來歷不重要,開心就好。
作為歷史上牛逼存在的大唐,有著空前強盛的國力,元宵節(jié)的熱鬧和炫酷自然是那個時代,這顆星球上最大的盛典,可惜沒有直播,不然那些還在半原始生態(tài)的洋人絕對會玩命想移民,弄個長安戶口,哪怕是郊區(qū)。
而后的宋朝,花燈被玩出了新高度,除了傳統(tǒng)的唯美造型,還出現(xiàn)了各種其他元素,甚至恐怖題材,為首的居然是國家和地方的暴力機關,監(jiān)獄,刑罰機構等等會制作各種主題燈具,畫冊進行法制宣傳,甚至還搞起刑具展覽......可以說宋朝人徹徹底底把元宵節(jié)過成了狂歡節(jié),同時作為歷史上最有文化氣息的朝代,猜燈謎這種挑戰(zhàn)智力的活動也應運而生,而且和現(xiàn)在一樣,猜中了給小紀念品,祖宗們都很會玩的。另外作為食品的元宵,最早也是出現(xiàn)在宋朝,被稱為浮元子。
到了元朝,這幫粗糙的蒙古韃子是決然看不上賞燈猜謎這種風雅之事的,他們認為工作就是最好的休息,全年也只有16天法定假日,令人發(fā)指,元宵節(jié)就此斷檔了。
大明王朝又恢復了漢人的統(tǒng)治,隨之一起恢復的還有元宵節(jié),而且花燈的擺放時間達到了歷史最長的十天!到了清朝,滿人也是不屑這種漢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官方也不再舉辦大型燈會,但相比蒙古韃子高明的地方在于,官方并不限制民間的自嗨,于是老百姓自己點燈自娛自樂,而且還加入了耍龍舞獅踩高蹺劃旱船等各種活動。
其實元宵節(jié)也可以算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說到這里你千萬別說七夕,那原本只是一個女孩祈禱自己心靈手巧的節(jié)日,只不過后來靠上了牛郎織女這對CP才有了今日的一說。古時候妹紙們都藏在深閨大院中,不像電視里演的那樣帶個丫鬟光天化日滿大街溜達,元宵節(jié)是她們難得可以擁有的夜生活,家長們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這一天,青年男女在天上銀河,地上燈火的浪漫氛圍下一見傾心的故事大把大把的。
吃湯圓還是吃元宵并無大礙,湯圓的餡兒再黑暗也無妨,咱們只要不忘卻這跨越千年的美麗傳承就好,文化這個東西,不一定就是那些詩詞歌賦,千年巨作,也在市井,在百姓,在點滴之間。少有人家自己包湯圓,滾元宵了,就如同歷史上這些如繁星一般的美好傳說一般漸漸沉寂,遺忘,愿你能讀完這篇,有空了再給孩子說說,讓他們,也讓我們除了知道萬圣節(jié),圣誕節(jié),也知道咱們自己有著一個個更加美麗和久遠的佳節(jié)。
點一盞花燈
穿越千年的時光
遇見一個個巍峨王朝
鐵樹銀花合
星橋鐵鎖開
聽他們唱吟美好的年景
輕聲告訴他們
不曾忘卻
盛世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