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茉莉
圖:花瓣網、秀米、書籍截圖等
前幾日,有位讀者問我,“你的作品蠻不錯,是不是參加了XXX的寫作訓練營啊?”我一臉愣逼,誰呀。“當然是簽約作者呀,很多人在朋友圈宣傳他。人家可是收費很高的咧!喂,你這樣拼命日更,難道不是在完成作業?”天哪嚕?完成作業這種事,咱在學校還干不夠多嗎?她軟磨硬泡,我內牛滿面,畢竟真的沒啥技巧可言,無非是多寫,多練。
一、我手寫我心
這是一位陌生簡友的名字,他曾經為我在某群的付出,寫過一篇文章。至此,我依然覺得他的筆名,帶有一份匠心。
在我看來,寫作是一件能夠讓內心很平靜的事情,不該摻雜任何攀比的功利心。我遵循的原則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才去做,每一步都心存快樂與成就感,踏實前行。所以我日更,一方面,是因為我對寫作上了癮,根本停不下來,每天都有特別多想法,在腦海里面轉悠轉悠。無處安放的靈感,我若不讓它出來,它會整日折磨我。我有段時間停止寫作,居然連生活都萎靡了。總感覺內心很空洞,像丟失了什么,寢食難安。這種感覺,不比失戀好受。
另一方面是,我既已養成了寫作的習慣,索性用它來雕刻時光。(說人話就是,記錄我的成長、生活、職場心得。)看吧,這些都是自我內心的需求,是不需要外力推動也能前進的,是不奢望每場表演都獲得鮮花與掌聲的。如果我們被逼著去做,出發點不同了,權當完成任務,就反而是在和一個自己不愛的人培養感情,那可要費勁得多。你說呢?
說來慚愧,每當看到簡書首頁無數篇“簽約心得”,什么3個月成功簽約。我也會心有不爽,吼一句憑什么?姑娘我都寫作9個月了。可是下一秒就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了,我改變不了別人,但我可以反省自身呀。假如簽了約你想干嘛?賺錢?有多少人會買你的單?為你知識付費?你靠什么持續輸出?你打算寫什么來折服別人?這些東西是你的,還是必須有什么支撐?
想想這若干個問題,就會清醒地看待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墨水心里清楚得很,正如昨天行動派圈主峰媽媽所言:“才華撐得起你的野心嗎?”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寫作這條路上,我提著半桶水搖搖晃晃,也曾迷失,幸好知返。
二、寫作是一場修行
目前,我的寫作歷程可劃分為3大階段,雖然時間長,但進步緩慢。可我也終于明白,任何事情都急不得,只有深深扎根,才能先站穩,后繁茂。
第一階段:為了抒情,緩解情緒,一有不爽我就寫詩。寫詩就像一杯酒,兌入了情懷,會愈發香淳。
第二階段:然而,我誤入歧途了。利益熏心,狂蹭熱度。忘了是從哪篇文章開始,一夜之間,閱讀量突破500+。我嘗到了被關注的滋味,開始第一次日更,吸引了好幾個公眾號的轉載,也遇到了所謂大平臺約稿的騙子。
于是,我漸漸收心,把精心花在看書上、花在其他能力的打磨上。有時候忍不住想寫詩,就寫在稿紙上,手心的溫度對比屏幕的冰冷,似有不同。當時的我亦不知道,恰恰是靜修,冥冥中提升了我的寫作能力。(不要急,如何提升,下文會講)
第三,我的現階段。寫作更多是為了復盤,建立經驗庫。不斷從身邊與腦海中,收集過往的對錯經驗,企圖構建個人知識體系,以供未來使用。寫作風格也隨心,講一句,是一句,誠誠懇懇。重拾文字,不再浮躁。
文字,在乏味的流年縫隙間,是我青春里一場救贖。文字,猶如一味藥,可解萬緒千愁。
三、扎實基礎,邏輯故事+匠心
沒有一種成功,可以一蹴而成。
我是個不愛學習的孩子,即便報了那些個訓練營,我也不喜被馴服。我認為比起形式上的養成,系統地學習、輸入、內化更為重要。所以我更崇尚看書或聽課。多看,多練,基本功可以被塑造出來。
1.如何構建寫作邏輯呢?
1-1 擅長使用黃金圈,助你輕松寫干貨
記得這招,在初中背政治知識點會常用。黃金圈法則是三問:WHAT、WHY、HOW。猶其當你要講述一個論點時,至少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思路會清晰得多。
1-2 運用金字塔原理,理清靈感組邏輯
那么,要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論述怎么辦?你需要再度構建一定的邏輯。比如你的論點是“我家超市很新型,好吃好用消費不愁。”這個范圍有點廣。你可以論證:“超市里有吃的,也有用的。有水果,還有家居用品。”這是2級歸類。再往下細分:“水果有橙子、哈密瓜等等。家居用品有椅子、柜子。”這是3級歸類。層層細分,從上而下,讓人一目了然。可以比喻為,用一根線,把零散的點子串聯起來,組成一個整體邏輯。因為讀陌生的東西時,有關聯性的記憶,會比單個知識更容易被牢記。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的寫作靈感,幾乎都是些椅子橙子到處亂飛,在腦袋里打了結。那你可以嘗試從下而上,先列在紙上,再尋找相互關聯,最后往上搭建成一座金字塔。哎呀,不小心透露了天機!沒錯,金字塔這個詞熟悉吧,正是我今天要推薦的書。
又一次陷入回憶~記得年初寫的一篇文章《教你4招,構建個人形象體系》,因為選了個不擅長的題材,這一挑戰就一改再改。有簡友表示“感受你的邏輯,簡直想砸手機!”在他的指點下,我反復修改。而后來的文章,終于可以入他的眼了。我很認真地拜師時,他卻說“我不是大師,跟著我,只會讓你迷失。好好去看書吧!”結果扔下一篇金字塔原理解析就消失了。
我得承認自己特別懶,《金字塔原理》這本書,我只看了序言,第一章都還沒看完。所以實在沒啥墨水在此賣弄。但我可以確切地評價,這是本實用的好書,書中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于寫作,連工作流都可以精進。
從一開始便跟隨我“打天下”的茉茶寶寶,他們會知道,我的文章向來特別干。可后期的作品,漸漸加入了故事情節。這樣的進步,上述提的這本書,功不可沒。一起來看看,如何寫出一個動人的故事?
2.如何用故事扣人心弦?
2-1 制造沖突,奪人眼球
故事類的寫作,同樣可以參考《金字塔原理》。有時候點開文章,大家都是抓起重點就跑了,幾千字如同螞蟻般,反而嚇跑了人。因此,你需要搞事情!怎么搞?什么時候搞?
書中說,在文章開頭就制造沖突。什么樣的沖突?你得先營造一個特定的情境,在這個情境中,讓讀者隱約感覺到危機四伏。在特定的環境里,你搞出了一個問題,就像遇到某個困難一樣。一旦這個沖突搞出來了,讀者就會很想知道答案,你就成功吸引了他。(在心機婊的路上漸行漸遠有木有~)
下面是我實踐的過程,某些寫作方法的結合,我標記在文章末尾處。摘自我的原創《職場篇05:會計沒前途,你要轉行不?》
2-2 用三幕劇,創造劇本
你也許還不滿足,可是這樣還不夠給力呀,寫得故事至少得打動自己吧?行,今天毫無保留地講個通透,不賞冰淇淋,一個個都別想走!
在此推薦另一本書,經由彭小六介紹,5月的某個星期,拿著它,豐富了黃昏散步的光陰。此書叫做《劇本創作與營銷策略(第二版)》。讀過的書,大多易忘,但是這本,由于經常練習,倒還記得點滴。
劇本創作,主要講故事的寫法,我忘得只剩下三個點了:分別是用問號?感嘆號!句號。來完成作品的開頭。
我是這樣認為,“一進來我就驚呆了!可這又是為什么?這樣的結果,我無力承擔。”于是,讀者會帶著各種復雜的心情,去你的下文找答案。(來吧,一起修煉成精~)
當然,同一本書,一百個人看,會有一百種感悟。
有人問,寫的文章沒人看,發朋友圈也沒人點贊,他們都在干嘛去了?我想應該是向內求了,系統的學習去了。所以不要搞些虛的,東拼西湊。與其看別人一丟丟,像擠牙膏那樣地抖落鳳毛麟角,還不如抽空看書,抓緊練習。(我484把天聊死了/捂臉)
3.獨具匠心,雕刻光陰
簽約作者尹沽城說:“寫作就要獨具匠心。匠心要靠細細打磨,獨具就是寫出你自己的風格。”
簡友無念說:“不要求速成文章,你要具備工匠精神!”
行動派吳開說:“堅持就是捷徑。”
我要說:“造良品,須反復琢磨。”每篇文章發布后,我自己至少檢查三遍,最后一遍安排在第二天。在忘掉后重新讀來,以旁觀的心態,看能否被打動。更多時候會發現自己有錯別字,一急竟然連排序都整亂了。
所以,不急功近利,認真地修行。花點時間,打磨自己。
那么多寫、多練,除了寫作能力上的提升,你還可以收獲什么?回答錢的童鞋,罰看此文3遍!
四、你在何方,心安之處
真正修煉自己的過程,總會有不期而遇的驚喜。這些收獲是無價的。比如:
1.抽空讀你的文字,不時給出精誠意見的導師。
2.從你文字中,治愈了自己。與你抱團取暖的讀者。
3.時光中沉淀的繁榮。在某個月色皎潔的夜晚,你對著自己曾經的作品,會發現它如茶一般沁人心脾。而后,你會窺見自己的成長,淚流滿面。生命不斷流逝,你終于坐下,安靜地聽過去的自己娓娓道來。
4.遇見那個更好的自己。內心踏實的力量能讓你走得更遠,遭受再大的風浪也無懼。還有什么比覺察自己的成長、鍛造更優秀的你,更讓人歡暢的事兒呢?畢淑敏老師有篇文章,題目叫《欣喜是自釀的》。比起各種刷存在感、怒懟不公平、發牢騷,沉浸在自己的進步中,豈非更有意義?
茉莉寫于2017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