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是寶媽們最常遇到的狀況。通常母乳減少后喝奶粉的寶寶、吃到輔食中不易消化食物的寶寶、不愛喝水的寶寶都容易遇上便秘。對于寶媽們而言,寶寶便秘是讓人很頭疼的事。因為小小的寶寶甚至可能還沒學會說話,只會用哭鬧來表達,當看見寶寶因為拉不出便便而痛苦的樣子,媽媽們心如刀割,怎么辦呢?
我家寶貝遇上過好幾次便秘。第一次是三個月大的時候,那時還幾乎是純母乳喂養。等了好幾天也沒等到便便,我們開始著急了,趕緊查度娘、問寶媽群、咨詢催乳師、請教過來人…他們幾乎一致告訴我:這是在“攢肚子”。什么是攢肚子?我理解到的意思是對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尤其是純母乳喂養的寶寶來說,由于母乳是易消化的小分子結構食物,寶寶吸收率高,因此母乳喂養的寶寶會出現好些天不排便的情況。我的催乳師說她的兒子攢肚時最長九天未排便。我其實并不明確“攢肚說”是否真的有科學道理,但是寶媽們如果也是母乳喂養遇到寶寶不拉的情況先不用驚慌,可以試試這幾種促便的方法:
1.做排氣操和輔助按摩
主要是針對還不能夠較多喝水或還沒吃輔食的小月齡寶寶。肚子脹氣哭鬧或消化不好便秘都可以做一做排氣操,具體方法可以上網查詢。
媽媽也可以將手搓熱后給寶寶揉一揉肚臍周圍以及小腹部位,幫助腸蠕動。
媽媽們還可以揉一揉寶寶肛門周圍的肌肉,幫助刺激排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動作都必須避開寶寶進食后的時間,飽腹情況下不要去做排氣操或按摩肚子。
2.喝蔬菜水或吃含糖食
通常六個月前的母乳喂養的寶寶不必專門喝很多水,反而喝水不僅會影響喝奶量而且還會額外增加寶寶的腎功能負擔。但遇上便秘的情況可以適量喝一些水,有助于通便。喝奶粉的寶寶可以適量放一點糖,糖進入腸道會分解成有促排便的物質。
開始添加輔食后的寶寶可以喝蔬菜熬煮的水或直接吃蔬菜打成的菜汁、菜泥會有利于消化和通便,比如芹菜等含纖維多的蔬菜,還有紅薯等都是有利于寶寶通便的蔬菜。另外可以吃一些含糖份的食物,比如蘋果、香蕉等水果,但切記一歲內的小寶寶不要喂蜂蜜。
3.食用益生菌
益生菌能夠改善腸道菌群,增進腸動力、促進消化,通常能夠有效緩解便秘。比如媽媽們比較常用的媽咪愛、Culturelle,遇到寶寶便秘可以放入奶里或其他食物里喂寶寶吃。
4.借助工具直接刺激肛門排便
很多媽媽會發現通過按摩、飲食、喝水等方法來輔促寶寶排便往往效果很慢,有時遇上寶寶便秘特別嚴重時甚至并不管用。我兒子就遇上過十天不排便,各種方法用盡,他后來到了自己一邊使勁一邊放聲大哭的程度,讓我心疼不已。后來某知名兒科醫生教了我一種特別簡單的方法,居然一試就成功,那就是用肥皂。是的,將肥皂削下一塊,做成一根長約三、四厘米的肥皂條。肥皂條要打磨成圓形,以防止刮傷寶寶。直徑大概五毫米以內,不要超過筷子粗。然后沾上水,保持肥皂滑溜溜(切忌不要被水泡太軟以防斷裂在肛門內),然后直接在寶寶肛門里輕輕捅一捅,多作用幾次,馬上便便就會出來,我給娃試過三次都成功了,此方法可解燃眉之急,特別適用于食療無效,又便秘已久的寶寶。
另外還有幼兒可用的開塞露,不過我個人認為能用肥皂解決就可以不用給寶寶上這個。
但是用肥皂或開塞露的方法都是萬不得已之舉,有考證認為用多了這種方法,會讓寶寶排便產生依賴,反而不利于此后的自主排便。
寶寶腸道消化系統的發育完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因此遇上便秘會是常有的事。要解決寶寶便秘首先還是需要從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不要一味給寶寶吃過多的不利于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還是需要平衡補充碳水化合物和蔬果,增加膳食纖維,從而促進寶寶消化、吸收,改善腸道系統功能從而避免便秘。而遇上寶寶便秘也不用怕,不妨先從按摩和飲食開始做努力,如果還是不行,就派出肥皂吧,是一定能夠搞定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