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當下家長擇校的一點感悟
誤區一、管理嚴格100%對孩子有利。
——根據孩子性格全面分析:自理能力強、接受能力強、性格開朗的,能夠適應;如果孩子本身各方面都較弱,則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自卑、封閉、抑郁,性格扭曲影響孩子的一生。(**博,**浩)【此文出現的名字都是目前我校學生,最鮮活的例子,為尊重孩子,故隱去全名】
——好的學校:因材施教,靈活施教,根據不同的孩子設定不同的目標,不過度拔高,不給孩子造成嚴重心理壓力,盡可能發現孩子不同方面的閃光點,學習、活動、班級職務等,給孩子樹立自信;平常關注孩子心理,老師發現學生情緒波動時,主動跟學生談心,不僅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同時幫助解決家庭問題(**丹);
——不具備教育專業理念的學校:統一模式化管理,更多關注孩子成績,忽視孩子被壓抑的心理,長此以往,孩子眼神呆滯,被動被逼學習,失去興趣,即使目前能考高分,初中高中一旦無法再去強制他時,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成績極易下滑,甚至上網、逃課、接觸不良社會青年,毀掉自己。
——好的學校靈活、多樣,更關注孩子內心健康,性格開朗,初中高中表現無論從學習、活動、組織能力等各方面都更加優秀,后勁十足。(衡量標準:看往屆畢業生進入初高中后表現,成績好的,到初中穩步上升;平時有些調皮的,到初中后學會遵守規則,幾乎沒有人走上歪路。)
誤區二、孩子教不好都是學校、老師的問題。
——請捫心自問:哪所學校里所有的學生都是100分?哪所學校里所有的學生都是0分?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老師,學生的成績都一樣嗎?
——孩子的表現是由孩子自身條件、家庭環境、學校教育三方面結合的結果,每一個方面都至關重要。全面認識自己的孩子,才能看懂孩子真實的樣子。
誤區三、升學率高的學校,孩子去了成績一定能好。
——升學率要看基數,500個孩子考上50個,還有450個沒考上,而且是把周圍幾個村莊好的苗子都拔走了。以前,每個村莊的學校每年都有考上的,50個孩子都能考上最少5.6個,甚至10幾個,現在這個學校把幾個村莊的好苗子都掙走了,考上學的總數是否超過所有涵蓋村莊的原升學率的總和?
——核算的結果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原因:原來分散在各個學校,班額小,老師可以關注到所有的孩子,師生感情深,基本上自身具備學習條件的都能考上,成績優秀;現在集中到一個學校,班額50--100,孩子無法得到足夠關注,且學習壓力大,心理極易產生抵觸情緒,承受能力沒有那么強的孩子就會成為犧牲品,風險更大。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身邊一個個鮮活的例子。
——轉到“管理嚴格”學校的孩子,其成績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好的依然好,差的依然差,但很多同學性格明顯不夠以前開朗(**慧、**杰、**俊、**界等)
——從“管理嚴格”學校轉入的孩子,大多數都是家長無法再送到原來學校的孩子,自卑、封閉、不敢與人交流,在這里一個學期甚至一年過后,性格才逐漸開朗,成績開始提升,開始參與學校各項活動。(**音,**意,**博,**浩,**丹等)
#認真思考:好學校的標準是什么?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適合家庭經濟收入。學校教育雖然很重要,但占比只有30%,起更大作用的是孩子自身和家庭影響,只要孩子具備學習的天分,家庭又能夠給到孩子好的氛圍,無論孩子在哪兒,都會學習優異。
——適合孩子自身性格。孩子性格開朗,接受能力強,哪個學校都可以;孩子若比較靦腆,還沒有完全獨立,那么就要為孩子選擇相對比較寬松、更關注孩子心理的學校,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適合孩子活動,空間充足,環境舒適。擠滿塞滿的教室,狹小的校園,甚至沒有操場,可想而知,孩子長年累月在這樣的環境下,怎么會心胸寬廣,怎么能身強體壯,別說當下“新冠”病毒感染,就是平時的流感病毒,也會極易傳播。
——適合接送,距離較近,能夠跟孩子有更多相處。小學階段,孩子心理對父母還有很強的依賴性,需要陪伴,才能獲得內心安全感;距離太遠,孩子無形中會產生孤獨、恐懼,感覺跟父母相隔很遠,內心失去安全感,容易造成膽小、不敢與人交往、自卑等心理障礙。
@提醒自己:如何走出擇校誤區?
——正確認識孩子,全面認識學校,不攀比,不跟風,不盲從,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內心的選擇。
孩子內心是否陽光,做事是否專注,一個眼神、表情就能看出答案!教育需要專業,需要對孩子終身發展負責!懂得孩子內在成長規律,順應孩子天性,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發展!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