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發語錄
1.表層習慣對應元習慣的分析案例
思考:關于元習慣,同一種性質的思維元習慣,其實會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方式,它們的意義范圍會出現包含關系或重疊關系。例如,做到底,這一元習慣,又可表述為結果導向,又被作品聲音包括在內,但又沒有完全包括,在有些情形下,無所謂結果作品的產出,做到底表現為不放棄。
如何對元習慣進行定義和表述涉及到個人不同的價值觀和思維角度。客觀上沒有優劣,主觀上可以覺得有好壞。比如說,永澄老師反對表述為堅持,認為這樣表述顯得苦哈哈,暗示自己很艱難,但對于有一些人來說,他們覺得堅持這個詞的表述含義完全正面,沒有感覺到它對自己產生負面暗示,反而有很多正面的暗示,對他們來說,表述為堅持可能是更有效,更好的選擇。
關于用完東西及時歸位,可以涉及較多的元習慣,這個要看自己對這個事情的看法,我可以提幾個參考:
- 做到底(可歸作品聲音)。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結束,這個結束是你自己的標準;
- 高標準(可歸積極主動)。這一點,本身也是自我決定論,你決定自己是一個什么標準的人。
- 管理意識。分類、歸類、維護系統運轉都是管理意識的一點。
2.抓本質的元習慣的養成如何設計
關于核心習慣,抓本質必須要持續思考,抓本質的重點是提問:“這個事情的本質是什么?”
在養成本質思維的過程中,GROW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方式,認真思考謹慎決策也是手段。思考“項目沖突本質”這個吧,雖然用GROW也挺好的,用PKS模型也不錯的。
未來期待要包括進去,目前我們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個人成長層次化的問題,只涉及一點點思維訓練。
3.習慣的設定要對應自己所處價值階段。
【提問】我是冬冬
在判斷所列習慣屬于表層習慣還是元習慣時還是會困惑,自己感覺問題出在積累不夠,看不到問題本質,不知道怎么把一些元習慣轉成可以執行表層習慣,思考力不夠深刻,找不到表層習慣所對應的元習慣。想到的對策時先從簡單做起進行積累,從下半年的核心目標進行三個月的刻意訓練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出發,制定出核心習慣為每天早睡早起,利用早上的時間進行閱讀和寫作來進行積累,具體指標為讀完如何閱讀一本書和如何提問,寫出不少于4篇500字的讀書筆記,同時對里面提到的技能進行刻意訓練。 請老大評價一下我的這種做法,元習慣的選擇和所選表層習慣是否合適?@易仁永澄@幸福進化俱樂部
【回答】
- 我們的訓練營訓練的是習慣,習慣這個話題很大,我大約給一些基本的內容,大家先做一下體驗。如果想要徹底解決習慣類問題,我們訓練營的內容還是不夠的。所以,你必須要先有這個認知。
- 你的這個問題 ,要從階段定位入手的。也就是說你當下的價值定位是什么,我基本判斷是0價值偏正的狀態。在這個階段,有這個階段的策略,比如說:承擔責任、直面現實、積極主動這個類型的元習慣。至于你的表層習慣,我看還都是符合的,還是不錯的。
4.每一個行為都可以積累元習慣的力量。
【提問】目標:思考表達更理性 元習慣是:刻意訓練 怎么做?
1.我能把這個論文的事情當成目標來處理,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糾結有2個表層習慣的事情了?
2.關于我設定的習慣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嗎?
【回答】其實,只要你在克服困難、通往期待的過程中,都會為元習慣做積累的。所以,通往論文的過程中,必然會積累。【重點】我之所以會為大家講元習慣,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每一個行為都可以積累元習慣的力量。所以,你的目標+習慣沒有問題的。
此外,我更建議是增加結構化思維的訓練。
5.元習慣與表層習慣的區分出現問題
【提問】我是白面怪客。
如果用“本質導向”來看,找不到真正的元習慣很可能是由于“不會系統分類”。請問老師,有沒有什么辦法對兩種習慣進行科學分類,以達到真正區分和明確的目的?謝謝。
【回復】
前面回復他人的問題已經說過了:任何一個積極行為都可以對元習慣產生積極的積累。提出來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對這個部分產生困惑,然后對自己想清楚。
我可以推薦一些元習慣的學習方式,比如說:《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就非常好。
此外,這里不是“分類”問題,而是區分問題。最后,你的問題中的關于“方法”的部分,我的建議是:元習慣列表+持續積累經驗。
6.習慣的設定不同于目標,不需要過大壓力
【提問】我是嚴旭新
1.知行合一我理解應該算元習慣。元習慣是否可以包含幾條元規范?
2.設定15篇博文,標準千字以上的主題博文,與自己現狀相比,有較大風險,或者說挑戰者性較大,對于想聚焦某一主題做突破的我來說,是否合適?
【回復】養成習慣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
- 目標設定的時候,可以在中長期目標增加超額壓力,在短期目標達成上務必要小步快跑。
- 習慣的設定和目標略有不同,習慣完全是積累的結果,提高對自己的標準,在每天積累達成。而不要給自己增加那么大的壓力。原因就是壓力情況下,習慣的積累反而不容易。
7.減少娛樂時間可以是一個習慣嗎?
不算。“減少”這種負面表達本身就是不好的。
我覺得你應該養成一個習慣,叫做直面現實。看到狀態不好的時候,問問自己究竟被什么困住了,然后直面它,而不是通過娛樂逃避它。
8.考博和晉職稱算目標嗎?執行力強、行動力強、自律性強、有主見算習慣嗎?
【提問】小蛇70年代 我的問題是:①請老師幫我分析一下我的習慣和目標制定的問題②表層習慣還是分不清楚,如執行力強、行動力強、自律性強、有主見應該算元習慣還是表層習慣?個人認為是元習慣,但找不到對應的表層習慣。③拖延癥的問題困擾我很久,希望老師能現在或以后的答疑會上講講拖延癥的解決方案。
【回答】
- 半年目標改成:達成考上博士、評上職稱的能力。
- 執行力強、行動力強,都是結果,是因為擁有了一些習慣的結果。不是元習慣也不是表面習慣。
- 拖延癥的問題,你必須提出具體的拖延的點,我才能給你解決。否則,我能給你說的,就是你被情緒霸占了自己,然后無法推進行動。用TMBRT模型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