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的內容覺得有點難,因為開始探求目標,如果目標不明確就會發現習慣書寫不精準。
因為年初設定年度目標,那目標選項不會只有一個,所對應想要養成的習慣會比較多。
存在的問題就是會把目標當做習慣,將長遠的目標通過習慣來持續做而達成,習慣是達成目標的一個手段。
習慣是最小的MVP嗎?有些習慣是單一行動,有些又是可以分割成多個行動的小習慣。比如每天學習英語,那就會分割成每天聽力,口語練習,閱讀理解,這樣多行動的習慣就像是一個系統。這里會覺得到底每天學習英語是目標還是習慣?如何去培養這樣多行動的習慣呢?
填寫【習慣制定手冊】好幾次,犯過錯誤比如在A中有一個習慣是【減少手機使用時間提高效率】,如果這個習慣做好,我可以更專注有更多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我目前最想要養成這個習慣,當我將它填寫在核心習慣欄目,又聽到永澄大大說要用正面語言描述,絞盡腦汁想了好久,才想到【增加專注時間】,但我覺得這個習慣不如【減少手機使用時間提高效率】更直觀更有沖擊力。那我可不可以寫非正面語言表達的習慣呢?
發現在制定習慣時,并沒有給與太多界定,這樣沒有界定的習慣如何才能長久有效,比如很多人寫早睡早起,那么早睡早起的定義是什么,多早算早多晚算晚?在答疑環節,看到大家的習慣也有這樣的感覺,都比較抽化沒有進行具化,那接下來永澄老師會不會講解這樣的問題點呢?
我的問題回答
【問題描述】我是幸福快樂的阿慶
我已經養成了每天做計劃,寫晨間日記,每天閱讀,學習英語等等習慣。我在年度目標有畫畫目標,那已經固化的習慣我不能舍棄因為與年度目標掛鉤,那每周畫幾次畫這樣的習慣會搶占其他已經形成習慣的資源(時間,精力等),另外目標肯定也不止一個。
【我想提問】那么問題來了,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在養成新習慣不損壞原有目標性習慣呢?
【回答】【易仁永澄】這里你沒有弄清楚兩個詞:習慣和習慣化。這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人們通常都會誤解,認為習慣化就是習慣,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計劃、寫晨間日記只是習慣化,你做起來比較順手而已,但是它根本就不是習慣。
關于這一點,明天的訓練營中會介紹元習慣和表層習慣,你這基本屬于表層習慣的習慣化狀態,當明天我給你說完做計劃這個習慣化行動背后的真正是什么,那時候你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越深入發現越難理解,腦袋已經有點點糊掉。期待自己帶著這樣的問題去聽接下來的課程,先跟完全程再說,先學習實踐后反思檢視然后一定會有所悟的,以后應該會打通思路的。
一、02天--精選
(1)習慣的痛點
不可能同時培養好習慣和改掉所有的壞習慣,所以需要找到痛點。
痛點就是同時養成多個習慣總是失敗,但是單獨養成1個習慣又不甘心,如果只培養1個習慣又感覺沒有太大價值,容易焦慮。**使用抓手思維找準關鍵習慣,再次加強養成中的能量。
(2)今天的目的
(1)關聯習慣與目標;
(2)降低多習慣并行風險;
習慣失敗原因在于同時養成太多習慣,掉入為了打卡而打卡的狀態;
(3)今天的目標
找出一個習慣,且這個習慣具備三個特別:
(1)這個習慣是我自己特別想要;
(2)這個習慣是和目標關聯,
(3)如果養成這個習慣能同時提升其他習慣。這就是抓手思維。
(4)海比特第二法則
less is more
二、平衡輪的實操
(1)A區:填制8個習慣
拿出昨天好習慣和壞習慣列表,找出8個你特別希望養成的習慣,填制在A--H中;
盡可能書寫8條,最少也得寫6條;
(2)B區:填寫未來半年最期待達成的目標
明明是一個習慣制定活動,為什么會談目標?
思考:目標和習慣之間的關系
永澄大大的習慣訓練營不同很多習慣訓練營,更多是考慮和個人成長、目標達成進行關聯,解決我們的真正問題所在,而不是只管21天體驗。
單獨看目標:每個人都在往目標的方向前行,不論是顯性目標還是隱性目標,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一個人想要達到目標,會執行很多任務。把目標比作一條路,從現在到目標,你需要做一個有一個任務,每個任務都存在風險(未來達成目標的障礙陷阱等等)。
解決風險需要在設定之前就設置保障機制和風險應對機制。
比如如果要寫一本書,但每天早晨睡懶覺,給自己規劃每天早晨起床寫書。那么睡懶覺就是可見風險,就需要設定一個機制來保障不會遇到這個風險,更好的達成任務實現目標。
保障機制知識、能力等等,其中有一個就是習慣。如果好習慣多,風險就少了。
如果你情緒穩定,理性思考,健康身體早睡早起,肯定會比情緒紊亂,感性思考,懶惰,身體病怏怏的人更加容易實現目標。
習慣的定義
在元規范中的第六條本質導向是以價值為導向。
永澄大大從價值角度對習慣定義:習慣是目標達成過程中的保障和加速器。
Paste_Image.png
目標設定,精選的習慣是與目標相關聯的,而且都是你想要的。
(3)C:如果為8個習慣和目標的關聯性打分
C部分:對8個習慣和目標的關聯性打分,如果你覺得養成這個習慣和目標特別有關聯打10分,如果特別沒有關聯打0分,你會為他們打幾分,請把分數寫習慣在后方。
寫完后涂上陰影,參考案例如下:
(4)D:找到抓手習慣
D部分:如果可以從這八個習慣中找到一個習慣,如果這個習慣做好了可以帶動其他的習慣同時得到提升,你會選擇哪個習慣作為抓手習慣。
請把抓手習慣找出,并寫入核心習慣。再往核心習慣填寫時,關注一個點可以你的可以帶動的習慣最好是與目標有關聯的習慣。將這個習慣整合成核心習慣,這個核心習慣是你想要養成的習慣,而不是你要具備的習慣。
注意:找到的抓手習慣并不能將提升所有的習慣,只是找到如果1個習慣可以同時帶動其他三個習慣,如果另外1個習慣只能帶動1個習慣,那么肯定選擇可以帶動3個習慣的那個習慣。
(5)E:填寫可帶動習慣
將這個核心習慣可以帶動的習慣填寫在E區域。
反面案例解說:個人成長領域表達盡可能使用正面詞匯表達。圖中的不擴散興趣關注點,那最后潛意識留存的一定是擴散知識點,改進點是收斂興趣,錨定方向前進。
填寫完成得到一個核心習慣,它具備三個特點:
一是你想要的;
二是與你的目標是關聯性的;
三它是一個抓手習慣,養成它可以帶動更多的習慣提升;
三、課程作業
〖必做作業〗見下圖#找到核心習慣
〖選做作業〗
思考:壞習慣是習慣嗎?
如果是,為什么?如果不是,為什么?你養成好習慣的方式,能不能放在克服壞習慣上,通過養成好習慣是不是可以改掉壞習慣?
百度查字典解釋,習慣是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所以我覺得壞習慣也是習慣。可以通過用培養好習慣來替代壞習慣。比如早睡早起其實有2個習慣,用早起的好習慣去倒逼自己早睡,改掉晚睡的壞習慣。
我關注焦點在:永澄大大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呢?
四、永澄大大總結
【總結】我今天有私享會,所以,答疑時間到此為止。我做一下總結,請各位務必注意:
1. 我們在干什么?
我們兩天的時間做了兩件事:先發散、再收斂,在這個過程中,我增加了賦能的方法,幫助大家擁有更高漲的能力前行。
2. 使用了什么方案?
我使用了“我想要+目標管理+抓手思維”的方案來幫助大家實現發散到收斂的過程。
【任何方案都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解決的問題是絕大多數人無法激發能量和找準習慣的問題。但是這個手段是不是100%適用于所有人,肯定不是。所以,我還提供了問題導向、期待導向的兩種方案。甚至,你還可以用更加靈活的方式,比如向我提問:“老師,你看看我的這樣的習慣是否可以呢?”來解決問題。
3. 之所以有問題的關鍵原因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概念不清,比如說我認為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習慣究竟是什么,平時就在拼命地養成習慣、參加各種所謂的21天訓練營。有的時候,只是在做一些【習慣化】的行為,就當做自己確實養成了習慣,最后喪失了最重要的【靈活性】。明天,我們會講到“完全”,會對你今天找到的習慣進行完全分析,幫助你澄清定義,真正了解習慣究竟是什么!不要再被那些虛假概念忽悠!
4. 如果擔心做錯了怎么辦?
帶著問題前行吧,人生本身就是探索的過程,我們的生命中95%的時間在試錯。記得精進的心智模式,你只要精進就好。有問題問我,我會幫你規避風險的。好了,就到這里吧,今天俱樂部成立四周年,希望大家能夠跟俱樂部一起走下去!讓我們成長地更好!
五、答疑環節
【問題回答】找到核心習慣而不是達成
【提問】
我是翰_wolf
我設定的核心習慣為養成執行日計劃并回顧的習慣,這種表述時候太籠統,或者說這個習慣太寬泛,不是一個習慣,是多個
【回答】沒有問題的,不用擔心,找到核心習慣就行了。我們今天的目的就是找到,而不是達成。我們還有三天的訓練時間。此外,核心習慣只要正向表達,確保是你要的,基本上在“設定”環節就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我們明天解決,明天提供萬全的機制。
【問題回答】找到核心習慣
【提問】我是felicity。
問題描述:我的習慣有閱讀,筆記輸出,堅持學習,我的核心習慣是堅持學習,是不是跟閱讀和筆記輸出有重復呢?閱讀和筆記輸出也算是堅持學習的一種
【回答】我覺得堅持學習就很好,這個核心習慣找的非常不錯。具體細化等待第三天和第四天。
【問題回答】可關聯的核心習慣更好,不關聯也可以行
【提問】我是想暴走的姑娘我的問題是我的核心習慣跟我可帶動習慣不是很有關聯,但是它們都和我的目標很有關聯,這樣可以嗎?
【回答】嗯,沒有問題的,可帶動這個選項是加分項,沒有也無所謂。
【問題回答】思考每個習慣目的是什么?
【提問】我是安吉拉跳舞我想養成的習慣包括每天寫作1000字,每天寫讀書筆記,每天寫晨間日記,這算不算是一個習慣,所以導致在做核心習慣關聯打分時難以區分,關聯度很高
【回答】關聯度很高沒有關系,但是你要選擇一個,一次只養成一個習慣。另外,你的這三個其實都是給自己的要求,在項目管理中是對這個目標質量的要求。你其實可以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每天寫晨間日記是為了什么,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你必須使用書寫晨間日記的方式進行么?可以深入思考一下。
【問題回答】收斂習慣
【提問】我是獅子座的鴕鳥描述:我的目標是通過心理咨詢師考試,習慣有早睡早起,健身,禪修,整理,思考,閱讀,精進,總結,整理,似乎都相關,無需啊n的抓手習慣是早睡早起問題:如何能更準確地判斷習慣與目標的相關性,以及如何選擇抓手習慣。是不是先試,錯了再換。
【回答】不用更準確地判斷,我們就是一個感受,昨天和今天的操作的目的都是為了收斂你的目標范圍,明天我們講到習慣的層次之后,你就會發現你的這些習慣都是淺層次的習慣,沒有找到關鍵本質。
【問題回復】面對障礙和風險,不是只有習慣才能解決問題
【提問】我是一杯江水
我的目標是今年通過一建的管理和實務兩門課程,目前由于是大青蛙很難肯,所以很不愿意去做,所以我的核心習慣是早起,5點起床,克服它,同時能帶動我的回顧,健身等其他習慣,可是我怕及時早起了還是不能達成目標,我感覺我的核心習慣沒用,求助,怎么辦
【回答】A是早起,B是達成目標。從來沒有人說過有A必然能夠實現B,但是如果你沒有A,你就更不容易通過B了,所以,心懷感激吧,至少早起還可以幫助你,不早起,大青蛙確實不好啃。另外,我個人建議你去重聽鉆石行動的音頻,目標沒有有效處理,你只是依靠習慣是不靠譜的。面對障礙和風險,不是只有習慣才能解決問題。
【問題回答】和信息官綜合統籌目標和抓手
【提問】我是summerlight, 1.我的抓手習慣不是打分最多的那個,這樣可以嗎?比如我的目標是“擁有好身材”,習慣是9分的“馬上行動”,而不是10分的“鍛煉身體”。2.“馬上行動”算一個習慣嗎?
【回答】馬上行動這個選的很好。我說過,核心習慣是要綜合統籌目標和抓手的,兩者相互讓步和補充,最后形成的是核心習慣。
【問題回答】習慣并非必須與目標相關
【提問】我是nikki_0911,我的問題是不知道自己確定的目標是否正確。可是目標又和后面的核心習慣,可帶動習慣密切相關。怎樣判斷目標的正確性?目標必須是和所列的8個習慣都有關聯嗎?
【回答】比如我讓你來威海找我玩,你至少知道要往哪個方向走,然后做什么交通工具。我們訓練營的核心目的是幫助你找到一個習慣并且持續養成。之所以關聯目標,就是為了幫你收斂習慣選擇的范圍而已。所以,目標設定正不正確和習慣之間并不是你說的這種關系:目標必須和習慣相關。而是習慣盡可能和你的目標相關。你可以把目標和習慣說出來,我幫你判斷下。
【問題回答】
【提問】我是異鄉云。
描述: 我到年底的目標是提升公文寫作能力。 可是,這不是我內心真實想要的目標,這只是工作需要。所以我昨天填列的養成習慣里連公文寫作的邊都沒沾著。當然,每天閱讀并輸出、復盤,及每日回顧、總結也可以提升寫作能力,但仍覺得對公文的寫作效用不大。 問題:不是我內心真實想要的目標,可能有效達成嗎?如何解決工作上需要達成的目標及自身實際想要達成目標之間的沖突?
【回復】關于目標問題我不太想回復,因為這不是我們的主題。我們的主題是習慣。人世間的事情很奇怪,誰也沒有規定你必須要做你想要的事情,誰也沒有規定你不想要的事情你就不做。這是一個信念問題,是一個內心能量激發不足的問題。你不喜歡,但是必須做的話,那你就必須讓自己喜歡,喜歡是能力問題。建議,在周二的打倒紙老虎活動中具體提出問題,我幫你細致分析解決。
【問題回答】問題導向和期待導向的方式尋找習慣
【提問】我是up+番茄。問題描述:我發現有好幾個核心習慣,難以判斷哪個最重要。例如:1.我想保持身體健康,涉及的習慣有,運動,健康的飲食習慣,規律作息,少用電腦2.保持心理健康方面,多參加社交活動,控制情緒,運動,和外向陽光的朋友多交往,冥想等我應該怎么去判斷出其中的核心習慣?謝謝!
【回復】這個問題很好。我們訓練營是采用的“內在能量+目標+抓手”的方式找尋習慣,但是找到習慣的方法不僅這一種,還有“問題導向和期待導向”。看看您的這些期待,既有身體、也有心理健康,我個人建議以問題導向的方式來解決,就是找到你當下最想改變的部分,然后來設置一個習慣即可。如果做的都很好,期待變得更好,那你選擇哪個都行。
【問題回答】習慣的細化后續講解
【提問】我是小蛇70年代,我今天制定的核心習慣是早睡早起,不知這個習慣是否籠統,我應該再定義明確一下時間如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嗎?另外早睡時間是指從躺到床上時間為準嗎?睡覺前不能再看手機了吧?早起如果躺在床上看書、背單詞算不算早起了呢?還是必須以起來床,穿好衣服為準。
【回答】早睡早起的習慣挺好的。不籠統,至于具體怎么安排、質量指標如何設定,請等明天我們具體聊起來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你先行了一步,但是很棒!積極主動贊一個!
【問題提問】風險的本質是什么?
〖我是張詩穎〗
〖問題描述〗今晚課程里講解到,習慣的本質是個人成長過程的保障和加速器。我們訓練的一個目的是,降低多習慣并行的風險。從個人成長角度來看,風險的產生有很多種原因。風險有,可預見,可防范,未發生的特點。但是這些都是對風險的現象描述。那么〖我提問:風險的本質是什么?〗@易仁永澄@幸福進化俱樂部
【回復】風險的本質是目標達成過程中的障礙。關于風險,中國自古至今都有闡述,但是我覺得只有認知上的意義,沒有實踐上的指導。我比較喜歡PMP中關于風險防范這個環節。未發生的問題稱為風險,面對風險我們可以采用規避、減小、轉移、接受四種承載方式。更多內容請聯系@小生、@秀燕等專業人士解答。
【問題回答】先天習慣缺失VS后天習慣培養
【提問】我是白面怪客。問題描述:易仁老師,您的微課里提到了“習慣是目標達成的保障和加速器”,我想不通的是,倘若人們起初(比如孩子)就不具有足以帶動其他習慣的“習慣”,那是否意味著這樣的人就幾乎無法養成好習慣了?如果不是,請問遇到這種“因‘先天習慣缺失’而不能堅持新習慣”的迭代困境的人該怎么做?
【回答】我用了好長時間才能理解這一點。習慣的外衣脫掉之后大約就是兩件事:本能、能力,也就是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后天培養的習慣有兩個層次,我明天具體說。能力有四個階段,從無意識無能到無意識有能,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都是無意識有能狀態。這是基本背景。但是如果你說孩子生來就不足以帶動其他習慣養成,也就是類似吸吮能力、呼吸能力不具備,這是孩子生出來的天生能力(我孩子兩個月,我天天都在研究她有什么基本能力,但是發現沒有什么其他的了)。基于這兩種能力,然后隨著肌肉發展,意識構建,她開始試錯,我就知道了,原來她已經開始培養后天習慣了。這個內容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我沒有涉及過“先天習慣缺失”的情況,也沒有遇到這種案例,所以無法有效回復。
【問題回答】習慣VS習慣化
【問題描述】我是幸福快樂的阿慶我已經養成了每天做計劃,寫晨間日記,每天閱讀,學習英語等等習慣。我在年度目標有畫畫目標,那已經固化的習慣我不能舍棄因為與年度目標掛鉤,那每周畫幾次畫這樣的習慣會搶占其他已經形成習慣的資源(時間,精力等),另外目標肯定也不止一個。
【我想提問】那么問題來了,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如何在養成新習慣不損壞原有目標性習慣呢?
【回答】這里你沒有弄清楚兩個詞:習慣和習慣化。這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人們通常都會誤解,認為習慣化就是習慣,這其實是不正確的。做計劃、寫晨間日記只是習慣化,你做起來比較順手而已,但是它根本就不是習慣。關于這一點,明天的訓練營中會介紹元習慣和表層習慣,你這基本屬于表層習慣的習慣化狀態,當明天我給你說完做計劃這個習慣化行動背后的真正是什么,那時候你就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問題回答】人類行為本質模型尋找習慣的動機
【提問】我是鄧琳我有一個習慣,如果沒有大塊的時間做某項事情,就寧可不開始最后的結果達不到我預想的標準(高標準),我又無法定義低標準是什么。每次都是到deadline倉促做完。這個是壞習慣,還是思考方式的問題?這個需要改的話,是不是需要從源頭著手找到問題點?
【問題】嗯,你可以認定這是一個壞習慣,今天的思考題你也想想看,壞習慣是不是習慣。因為你對這個行為狀態不滿意,所以你期待搞定它,我很認同。我建議你套用人類行為本質模型,找尋這個問題背后的動機,小我的自我保護動機造成的這個結果,找到了之后,這個問題再匹配上策略就解決了。
【問題回答】表層習慣
【提問】我是雨后一顆蔥描述:我定的核心習慣是:晚十點半睡覺,早五點起床(這樣我每天能多出來兩個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能夠帶動的習慣是:1每天讀書,2每天健身,3每天冥想,4每天寫晨間日記。但我還有一個想養成的習慣無法與這個核心習慣聯動起來:每當做一件事保持30-60分鐘專注。(因為自己有同時處理幾件事務導致效率低下的壞習慣,所以這個習慣對我也很重要,要如何聯動起來呢?)
【回復】選一個!抓鬮選一個,搞定一個再說。反正你的生命很長,不是說人生就養成一個習慣,還需要精挑細選。另外,專注30-60分鐘這個事情,這不是個習慣!這是個表層的結果,需要找尋背后你到底有什么不良的行為習慣導致的總是多線程處理工作。如果找到了,比如說是貪心、不知道作品聲音、不知道要事優先,那你養成專注30-60分鐘的這個習慣,是養成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