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曾受過傷
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名字叫《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這本書的英文名字是《Supernormal》直譯過來就是“超級正常人”。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心理學家梅格·杰伊。他的書被翻譯成12種語言,暢銷各個國家。
據統計,大部分的人都能從童年困境中走出來,并且各式各樣的童年傷害加起來,大約有75%的人或多或少的經歷過童年逆境。這本書就告訴我們有十種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一:憤怒
憤怒本身就是一種療愈的方式,因為憤怒讓人認清現實和存在的狀況,并意識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憤怒是一種自救的方式。
當我們經歷童年逆境的時候,我們大多數的人會感到恐懼,當我們感受到恐懼時,我們大腦中的杏仁核就會越強,而我們大腦中布羅卡氏區域就會越弱。
因為杏仁核在我們大腦的后面,它主宰著我們最原始的情緒,而布羅卡氏區域主管我們的語言和邏輯,所以當我們感受到恐懼的時候,我們的語言邏輯能力是不清晰的,我們會出現述情障礙,所以一個人經歷了巨大創傷后很難用語言來表達。
所以童年的時候遇到這樣巨大的創傷,本身語言表達能力就不夠,所以不能將自己所經歷的感受表達出來,這樣時間一長,這種感受就會變成秘密。
卡爾·榮格說過:當你的潛意識不能進入你的意識就會變成命運。
這里舉了邁克爾·路特的例子,他小的時候經常被學校的同學欺負,他也不反抗,總是默默的忍受,但是有一次他回家的時候聽到媽媽向爸爸哭訴別人欺負他們瞧不起他們,這讓邁克爾路特感到非常憤怒,所以他去學了巴西的柔術,并且每天不停地鍛煉讓自己更強壯。
當有人欺負他的時候她就反擊回去并且她用她所學的能力保護了很多弱小的人,所以有的時候壓力并非是壞事,學習應對壓力就像是鍛煉,而這個應對壓力的過程也叫做鋼化效應。鋼化效應顧名思義,就是如果想讓鐵變成鋼,那么它要經過鍛造,經過磨難。
就像高考就是一個鋼化效應,當我們經過“鋼化”之后,我們會變得更強大,所以一般經歷過高考的人也就能抗住很多。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二:神游
神游是一種自我保護,書中舉了瑪拉的例子。因為她的媽媽是精神病患者,每當她回家的時候,如果家里整整齊齊,就知道今天媽媽沒有犯病,如果她家里亂糟糟的話,她媽媽躺在床上,她就知道今天她媽媽犯病了。
可是當他媽媽犯病的時候,就會對他進行虐待辱罵,而這個時候馬拉采用的方式就是神游他把自己完全抽離出來,比如盯著家里某一個地方看,完全聽不到她的媽媽在說什么。
這個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皮亞杰曾在他的書中講過這個方式,因為他的媽媽也是精神病患者。神游可以讓不理想的世界暫時失焦,進入到自己的理想世界中去,但是這種方式要克制使用,以免陷入妄想癥。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三:培養警覺和洞察。
這里舉的是杰西的例子,他從小是受到家庭暴力,但是他的家庭暴力不是來自于他的父母,而是來自于他的姐姐。所以杰西非常的善于觀察,非常的善于觀察他姐姐的情緒。
杰西最終走出了他的童年逆境,他成為了一名商業精英,商業能力非常強,因為他非常的敏感,非常的具有警覺能力。
書中有一個實驗是讓孤兒院的孩子和我們正常的孩子一起比賽拼拼圖,我們發現孤兒院的孩子他們拼拼圖要比正常孩子拼的快的多,因為從小受到重大逆境的孩子,他們比正常的孩子更善于觀察,更加敏感,并且會察言觀色。
在書中講成功來自哪里,成功往往不來自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而是能夠認識到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所以我們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他們更善于觀察,更善于去把握這個機會。
而杰西能夠變得如此優秀,有一句話是說商業能力其實就是共情的能力,因為他們善于察言觀色,善于體會別人的情感,所以他們才會更成功。
杰西的例子告訴我們,家庭暴力也來自兄弟姐妹,而且危機四伏的環境更讓人警覺,但是過度的警覺容易導致精神過敏。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四:接納與自我控制。
這里舉了伊麗莎白的例子,伊麗莎白有一個特殊的哥哥,這個哥哥他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這種病就是他停不下來的說臟話,因為他不能控制住自己,所以在家里伊麗莎白常常被忽視,因為父母的注意力都在她的哥哥身上。
盡管伊麗莎白干家里所有的家務,但只要她向父母提任何要求,她父母都沒有空,因為他們要照顧她的哥哥。
有一次伊麗莎白學校畢業典禮,他在學校上彈鋼琴,那天他的哥哥狀態也非常的好,所以他的父母就帶著他的哥哥去了,伊麗莎白彈的非常棒,但是在他彈琴的時候他的哥哥卻犯病了,在底下大聲的說臟話罵人,這對伊麗莎白來說是非常糟糕的。
所以伊麗莎白就問她的父母為什么不能把哥哥放在家里,讓別人照看一會兒,為什么走到哪里都要帶著她的哥哥。
這個時候他的媽媽跟他說了一句話是是你比他幸運,因為你會控制自己。
因為伊麗莎白能夠很好的控制自己,后來伊麗莎白就非常的努力考上名校,然后事業也非常的成功,而且伊麗莎白的媽媽也給他生了一個妹妹,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又要了一個孩子,因為他的父母認為如果他們走了,伊麗莎白一個人不能照顧好他的哥哥,所以他們生一個妹妹來一起照顧他的哥哥。后來伊麗莎白也接納她的哥哥并照顧著她的哥哥。
關于“控制”弗洛伊德曾說過:個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一直是文明的標志之一,這種能力讓理性超越激情,讓個人屈服于社會,讓自我比本我更強大。
現在我們知道了自我控制能力不是源于自我本身,而是源于前額葉皮層。人類的大腦形成和進化的順序是從后往前,從下到上大腦最原始的部分位于大腦的候補和下部,這些部位是自動發揮功能的,不需要一時的介入前額葉皮層顧名思義位于大腦最上部和最全部位于前額的后面這個部位主管我們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
所以擁有強大的自控力的人更能夠主導自己的生活。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五:學會獨自擔當
在這里有一個非常驚人的數據是每九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在20歲之前失去父母。
而書中舉得娜迪婭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大一時因有人搶劫父母的商店而雙雙去世,這給她帶來了非常大的痛苦。
當時他是在學校在學校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連續性的,但是一到放假娜迪婭就會感覺非常孤獨和難過。最令他難過的是911事件,那天同學們都收到了家里的電話,唯獨他沒有收到電話,所以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悲傷。
但是娜迪婭非常的努力并且堅強,研究表明喪親輝另一個孩子早熟堅強,很多人往往在父母去世之后變得更加自律更加成功,但這絕不是一件好事。
后來發現娜迪婭非常喜歡跟中年的女性打交道,向他們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的母親,后來他也去咨詢了心理醫生,并且最后也結婚生孩子開始做一個好媽媽。
抵御童年逆境的方式六:用面具保護自己。
文中講的是瑪莎這個小姑娘,她從小經常受到精神上的虐待,虐待她的是她的母親,因為瑪莎的父母離婚了,而她爸爸非常有錢,她媽媽沒有錢,她媽媽經常讓瑪莎向她的父親要錢,并經常的罵她、指責她。
可是她的媽媽讓他經常跟她說的一句話是:我想讓別人知道我很好相處。
所以瑪莎不得不在外人面前表現得非常的快樂,跟他的媽媽就像姐妹花一樣,因為她的媽媽還需要去交往,所以瑪莎特別善于偽裝自己。
精神上的虐待比肉體上的虐待給人造成的傷害時間更長,所以在瑪莎去咨詢心理醫生的時候,她和醫生說的第一句話是:請你千萬不要喜歡我,因為我不是你看到的那個樣子。
因為瑪莎會演后來就非常努力,并考上表演系進入演藝圈。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只知道別人需要他做什么,所以他也通過演戲并走出他童年的這個逆境。利用虛假自我以更快適應外部環境。
抵御童年逆境方式七:營造自己的世界
米歇爾從小就被他的馬球教練性侵,經常拉她的手摸它并且經常嚇唬她:你如果讓我生氣的話你不會好過!
這給米歇爾帶來了非常大的陰影,以至于米歇爾到大學的時候,他都感覺有人在盯著她。所以你希爾喜歡去墓地散步,因為那里不會有人傷害到他,他采用的這種方式就是疏離。
疏離是最常見的童年逆境后果之一,它表現為營造與世隔離的世界,屏蔽其他人。
因為她沒有辦法去進入我們正常的生活,所以它采用疏離的方式。我們不能認為她去墓地走路是一種奇怪的現象,這是他自我保護自我療愈的一種方式。
要說傷害的話,教練馬克可能沒有奪走米歇爾的童貞,也沒有奪走他對馬球的喜愛,但是他奪走的是她的正常感覺。
而米歇爾說:他留給我最大的陰影是他讓我搞不清楚什么是真實的,什么是安全的。
在這里想說的是60%的性侵是來自于熟人,35%是來自于家族,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兒童人際關系的質量和數量,這能有效地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
所以我們看到這里可以看出所謂的普通人根本不存在,我們也不需要羨慕其他人。
75%的人遭受過童年已經25%,沒有遭受過童年逆境的人,可能反倒不能夠成為supernormal,從而成為一種逆境,所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所以我們說米歇爾到墓地也是一種自我療愈。
抵御童年逆境方式八:反英雄的英雄
這里有一個薇拉的女孩兒,她的媽媽吸毒,薇拉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到處找他的媽媽,他媽媽每次都讓她走開,有一次她說“那我就走開”,故意氣她媽媽。然后他躲到草坪里偷偷地觀察他媽媽到底找不找他,結果他媽媽真的往草叢中走來,她感到很高興,可是她媽媽只是撿了一個煙頭,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內心很痛苦。
每天沒有早飯吃餓肚子,然后每天也是臟兮兮的,甚至老師不了解他的家庭情況,也不了解她,所以他的童年創傷是非常嚴重的。
薇拉上了大學之后開始濫交,但是她的內心卻有一絲覺醒,她覺得她自己不能成為像她媽媽那樣的人,可是她為了生存每天做著糟糕的事情,她的表面雖然很成功,但內心認為自己是壞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軟弱的。
911事件之后,她有一次要出差,但她走到路邊的時候去買了一個畫框。因為當時如果有人劫機的話,她可以把畫框摔碎,跟他拼了,因為她從小就是靠拼搏,靠奮斗,靠斗爭,慢慢成長起來的人跟我們是不一樣的,她是一個supernormal。
反英雄主義的人,他們內心充滿著矛盾和自我懷疑,但行為上英勇果敢,無所畏懼。
抵御童年逆境方式九:重啟
最典型的重啟方式就是改名。文中舉了安東這個小男孩兒的例子,他的爸爸是犯罪分子嫌疑人,他的媽媽每次都付不起信用卡,所以安東從小不相信信用卡,因為每次去逛超市的時候,他的媽媽刷信用卡,服務員都會告訴媽媽信用卡不能用。
這里有數據顯示,20多歲的時候父母被監禁的成年子女更容易抑郁更容易犯罪,他們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性比同齡人低33%,他們掙的錢也比同齡人少的多。
后來安東家里破產了,他開車跑到密西西北一個很遠的小城市開始打工,在超市里收銀,并且還跟一個女收銀員談了一場戀愛,但是他的戀愛最終以失敗告終,他非常的痛苦,但是這已經是正常人的生活了。
后來他去了另一個城市,考出教師資格證并改了名字,一直在改變自己。人生一直在重啟,我們在想為什么重啟可以改變自己,因為當我們換了一個新的環境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忙于了解新環境,就沒有時間回顧舊環境了。
所以我們可以利用第二次機會讓人生發生重大轉變。
抵御童年逆境方式十:隱藏
在電影《超人》中有一個隱喻是:氪石。
超人很強大,誰也打不過,但是他一碰到氪石就完了,就慫了,就軟了。這里氪石可以代指我們的童年。
文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例子,有一個人考上了斯坦福法學院,非常的厲害,但是他只和別人探討法律的問題,其他的問題一概不討論。
因為他不知道五大洲在哪里,他沒有上過小學中學,所以他的底層知識一無所有。他不容許人知道他的秘密所以他不和別人討論。
因為他和別人講起他這個秘密的時候,別人是不理解的,別人認為非常的有意思,很好玩,沒有人能考慮到他內心的痛苦。
卡爾·榮格曾說過這么一句話:每一個秘密都會令人產生罪惡感或者內疚感。
當我們心懷一種秘密的時候,我們會有孤獨感,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氪石。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走出童年逆境。
成為supernormal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超級正常人,可能像蝙蝠俠一樣也可能像鋼鐵俠。但是我們會通過努力,走出童年逆境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要盡量善待自己以及自己邂逅的人,或許我們邂逅的每一個人都在打一場艱苦的生命之戰,我們現在都知道了很多人其實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