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試著跟父母說:我可以。看看他們反應。這樣你的力量就來了。甚至答案就有了。
不要跟父母說:你不要管,他們會生氣,因為在他們那里,那是把他們的愛往外推,他們會覺得是傷害。
父母根本不了解我,以前我覺得是老想控制姐姐,后來想控制我,這可能是我猜想的,我看到姐姐,我猜想,可能到我就不再那么控制了?
所以我試探了一下,故意不按他們說的去做。有些小事。對于上大學,我陷入了邏輯死胡同。我老覺得就是因為干擾。
其實小事是沒關系的,孩子應該在小事上試探下自己有沒有能力做主。這樣才能為大事爭取權利。(或許這也是父母害怕的)。
甚至試錯下(說到試錯是有點惡心的,我自己也接受不了自己不完美,或者往深了看:似乎選擇錯誤就是證明父母對了,我錯了?我不愿意認錯,不愿意承認父母對,父母永遠是對的?不可能的……)。
當然不可能,經驗是過去的經驗,過去的經驗有些適合,有些已經不再適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時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情況。作為父母,能看清孩子的情況嗎?
如果看不清,幫忙會適得其反。但是他們不會承認自己錯。其實即便我們自己錯了也不愿意承認,一般就會就那么過下去了,可能還會后悔,可能會抑郁,覺得父母果然是對的。可能會矯枉過正。
但其實你自己可能會永遠錯誤嗎,在與父母的爭斗中,不可能,父母不可能永遠對,你就不可能永遠錯。
我有段時間不愿意爭斗,避免爭斗,其實是壓抑了自己。壓抑了自己的需求,除了斗爭,似乎不知道該怎么跟父母溝通。這就是抑郁了。抑郁地嚴重了,會覺得人生很沒意思的。也沒有力量。
本來可以更有意思的,你最快樂的事,不就是做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很快樂的事嗎?哪怕別人覺得你很累,你都不覺得累。
男朋友后來學會了瞞著父母。
我這邊長輩如果知道了瞞著,會大發雷霆,我很怕那種大發雷霆。后來我想:爭斗的過程中的大發雷霆我不怕,我為什么會怕真相暴露之后的大發雷霆呢?其實是沒有準備好。準備好了其實也可以承受。
所以瞞著的時候父母也沒有準備好。所以知道了真相他們會大發雷霆。所以瞞著也不是完美的方式,有些事可以,有些事溝通還是最好的方式。
在父母說一不二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很羨慕民主的家庭中的孩子。(其實民主家庭中的孩子也會羨慕父母替孩子做主的家庭,因為可以偷懶,這么一想說一不二的家庭的好處也有一個,孩子可以偷懶。)
從父母的角度深究,父母說一不二的氛圍,可能是因為他們很緊張,他們可能錯過過什么,容不得出錯,可能源于傲慢,覺得只有他自己才是對的。或許再深究之后這兩種情緒也是一種。就是恐懼。
其實觀點重要嗎?跟行動力相比,行動力才是結果。才是更符合當下的。因為恐懼不敢放手,不允許孩子做一些事,也是縮著的。
總歸是你要找對象,不是父母。最后總歸是你找的對象,不是父母。你敢告訴父母,你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