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有一位王爺,生了個兒子,這王爺兒子多,少數也有十來個,所以,后來妻妾們生的兒子,他都不在意了。
王爺的一位小妾,生了個兒子,這小王爺同樣不受老王爺的重視,所謂母憑子貴,兒子不重要,母親也不重要了。因此,小妾每每嫉妒那些姐姐(王爺的妻子以及早于她的小妾),恨得牙根癢癢。
小妾的這種性格,影響到了小王爺,這小王爺長大后,性格很不好,因為不愁吃穿,也不用工作掙錢,這家伙天天沒啥事就和一幫奴才玩兒,看人不爽就打,看中的女子就要搶回家享受,所以大家都恨他恨得牙根癢癢。
可是,民不與官斗,不是不愿意斗,而是斗不過,所以大家只能默默忍受。
小王爺不僅暴虐,好色,而且極為殘忍,在他眼里,除了父親、母親等人外,其余人都算不上人。別說那些下人了,就是她的小妾,他都不當人看。
舉幾個例子來看,大家就知道了。
小王爺有一位小妾,也是被他半買半搶來的。一開始,小王爺對她不錯,畢竟小妾年輕、漂亮,對他也不錯。但是,后來小王爺玩膩了,就對她愛理不理,稍微有些不順心,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動手打小妾。
小妾才十七歲,一個柔弱的女孩兒,小王爺絲毫不心疼,拿起鞭子就抽,根本不會憐香惜玉。
小妾有一回犯了錯,其實也算不上錯,就是把小王爺的衣服掉落在地上了。小王爺很喜歡那件衣服,一看掉在地上了,頓時大怒,叫人把烙鐵燒紅,然后把小妾的衣服扒了,直接在她的后背、臀部烙了幾處,小妾雪白粉嫩的皮膚上,頓時皮焦肉爛,她痛得暈倒過去了。
就這樣還不行,王爺叫人用冰水把她潑醒了,然后又讓小妾跪著,張開雙手,把燒紅的木炭放她手中,不許她抖落,直到她手心的肉都燒焦了,這才饒恕她。
小妾為何不敢反抗?因為反抗不了,如果反抗了,小王爺還會有更變態、更殘忍的法子來對付她。
幾天之后,小妾實在受不了,絕食而死。小王爺知道后,也不心疼,也不后悔,叫人把小妾的尸體送回她家中去了。
小王爺養了一條狗,十分白,十分俊,小王爺很喜歡。
有一回,小王爺心情不好,那條白狗不知道怎么了,沖著外面大叫。小王爺覺得,這條白狗太煩了,立馬叫人用繩子拴住白狗的四條腿,然后使勁一拉,這白狗頓時被“四馬分尸”了。
還有一條狗,也是因為大叫,吵了小王爺的心情,小王爺就讓四條驢,各拉著狗子的一條腿,然后四個人抽打驢子,讓它們往四個方向跑,就這樣生生把狗子給車裂了。別人看了都不忍心,小王爺看了哈哈大笑。
小王爺愛喝酒,喜歡吃野味。
有時候,他會在院子里叫人起鍋燒油,然后再叫一些人去捉麻雀、燕子、蝙蝠、飛鳥等,不管什么東西,只要是天上飛的就行。這些鳥兒,一旦被捉到,也不用拔毛,也不用清洗,直接就放在油鍋里炸,然后取出來,撒一些鹽、花椒粉等,用來下酒。
他飯量極大,能一口氣吃三十多個麻雀或者蝙蝠。
有人不忍心,偷偷告訴王爺,小王子做的事情很過分。王爺知道后,就罵兒子,但是沒什么作用,小王爺依舊是我行我素。
也許是他作孽太多,也許是他吃野味喝酒太多,不到三年,小王爺得了肺病,很快就死了。死的時候,他還不到二十五歲。因為德行太差,不是嫡子,所以他沒有繼承爵位,只是一般的王爺。
不久,小王爺的母親也死了。
死后兩年,王府里的人提到小王爺,還是會害怕,因為他已經成了許多人的噩夢、陰影。
這一天,王府里的長史做了個夢,夢里,他看到一個人,披散頭發,裸著身子,淚流滿面,看起來十分傷心。
長史不知道這人是誰,就問他什么情況。
這個人說:“我是小王爺啊,長史不認得我了嗎?我因為生前太過殘忍,死后下了十六層地獄,閻王讓我嘗盡了苦頭,拔舌、腰斬、刀上、火海、油鍋……我每天都要體驗無數次,實在是太痛苦了。如今,閻王對我的懲罰足夠了,讓我托生為驢。長史大人,你明天去西街里茹坊的街市上,那里有一頭母白草驢,又受又小,而且禿尾巴,那就是我的生母。她已經懷了孕,肚子里的小驢就是我。大人念在昔日的份上,贖回我母子,否則我們就要被屠夫殺了。大人救命之恩,我會記住報答的。”
說完之后,小王子大哭,十分可憐。
長史驚醒,覺得是一個夢,本來不想管,但好奇心驅動著他,他嘆息不已,直到天亮。
天亮后,他去了那個地方,發現果然有一頭禿尾巴母驢。那驢子看到他后,雙眼淚流,一直沖著他長鳴,旁邊的人看到都驚呆了。長史發現后,忍不住流淚。
長史問賣驢的人說:“這頭驢賣不賣?”
賣驢的人說:“我昨天花了五千文錢,從別人手里買到,今天打算殺了賣肉,不想賣活驢了。”
長史就說:“不必如此。你殺驢賣肉,不過就是為了多掙一些錢而已,對不對?你就說,你殺了驢能掙多少錢吧,我直接給你,還省得你再殺了賣掉。唉,這驢兒太慘了,我實在不忍心看它被你殺了。”
賣驢的人說:“大人有惻隱之心,一定要買的話,小人也不敢多要,連本帶利給我六千文錢就行。”
長史給他錢后,把驢兒牽回王府。那驢兒知道自己躲過一劫,很是高興,昂頭長鳴。
不過,長史很小心,還沒有確定這事,所以沒有跟王爺說。
當天晚上,長史睡著后,又做了個夢。夢中,小王子又來感謝長史,這一次,連他母親,老王爺的小妾也來了。
長史確定了,不敢再隱瞞,馬上告訴王爺。
王爺聽到后,一開始不太信,后來聽長史說得情真意切,不僅感慨良久,嘆氣連連,隨即又恨恨地說:“這個暴戾小子,得到如此報應,也算是活該。他母親不會教育,又一向嫉妒陰狠彪悍,導致兒子也是這樣,他們母子變成驢,倒也是罪有應得。只是,我也有責任啊,唉!父子之情,夫妻之情,不能斷絕。”
長史趁機問:“王爺,該如何安放他們呢?”
王爺想了想,說:“城外我有一座園子,很久沒去人住了,里面很大,也有草,讓他們到那里去吧。這樣,也能讓他們以終天年了。”
長史點頭,然后帶著母驢到了園子里。幾天后,母驢生了小驢,小驢很高興,拜四方后,撒著蹄子跑,母驢看到它,眼神之中滿滿的愛與欣慰。
后來,王爺專門買了蘿卜、苜蓿、稻米,甚至還弄了一些玉米來,專門到園子里,去喂那兩頭毛驢。
兩頭毛驢看到他后,齊刷刷跪下來,流淚不止。王爺大為感動,扶起來兩頭毛驢,擦了擦眼淚。王爺喊著小妾和兒子的名字,兩頭毛驢搖著尾巴,低頭嘶鳴,似乎在回答他。王爺看了后,不勝唏噓。
從那以后,王爺沒事就會來看看他們,還會帶好吃的東西來。再到后來,王爺感覺自己的身體不行了,就派了幾個人,專門照顧這兩頭毛驢。臨終之前,王爺交待兒子(承襲爵位的兒子),一定要好好照顧兩頭毛驢。
老王爺死后,兩頭毛驢消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