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個最想寫的還是山藥,是我最喜歡的一味中藥。
學名 薯蕷
中文別名:山藥、懷山藥 、淮山藥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
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山藥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ioscorea opposita Thunb.[D.batatasDecne.]
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補脾;養肺;固腎;益精。主脾虛泄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60-25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補陰,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黃用。
注意:濕盛中滿或有實邪、積滯者禁服
主要功效
1.健脾益胃助消化
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2.滋腎益精
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癥,皆可服之。
3.降低血糖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4.延年益壽
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推薦菜譜
1.清炒山藥
2.拔絲山藥
山藥刮去皮切滾刀塊;冰糖碾碎成面兒;盤中涂上少許香油;
鍋內注入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山藥炸至金黃皮脆里熟,倒入漏勺內。鍋內留油少許,放入冰糖面和一調匙清水,加桂花鹵熬糖,待糖汁表面的大氣泡變小,糖已經開始變微微有點淺紅色時,馬上將炸過的山藥、芝麻倒入鍋中攪動,用糖汁將山藥包均,倒入涂油的盤中,迅速上席即可。另上涼開水一小碗;
3.山藥燉排骨(燉雞)
4.山藥餅(家有小寶老人最適合)
用料 山藥500克
輔料:香菇(鮮)50克,口蘑50克,冬筍50克,腐竹75克,荸薺75克,淀粉(玉米)85克, 小麥面粉100克
調料:色拉油150克,鹽10克,料酒20克味精
制作方法
1. 把山藥洗凈,用旺火蒸熟晾涼;
2. 去皮,切碎壓成泥,加入面粉、鹽、味精,拌勻和成山藥面團;
3. 把馬蹄、冬菇、冬筍用開水焯一下;
4. 與口蘑、腐竹無切成末,炒鍋內放油30克,加熱;
5. 接著放馬蹄、冬菇、冬筍、口蘑、腐竹末炒透;
6. 加鹽、味精調味,最后用水淀粉勾芡和成餡;
7. 將山藥面團揪成重30克的劑子包入餡,壓成一個個的餅狀;
8. 滾上玉米淀粉,放入六成熱的油中炸透即成。 不用油炸用平底鍋,電餅鐺,烤箱,都可以。
你學會了嗎?周末做起來吧哈哈。
提醒一下:山藥與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與堿性藥物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