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長草的這本書,是之前關注的一位醫生推薦的,第一篇寫入殮師老夏,想起日本的那部電影《入殮師》,想起阿丁的《無尾狗》的開篇提到的鍋爐房喝燒酒不怕死人的劉老頭。老夏搬家后“我”第一次去新家會面出現的煤爐子,我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他可能會死于煤氣中毒,最后應了自己的猜測。
還有儲瘋子,他一路耿直誤打誤撞升了職位,我也覺得不太妙。這個人為什么叫瘋子?他的性格和體制格格不入,性格直,有話就說,有酒就喝,有氣就撒。最后遇到奸商,他為了正義要斷人后路,奸商苦苦哀求他只身一人入虎穴,一臉正氣凜然。最后奸商把他送進了瘋人院。想起之前看過一個先問,女孩遇到壞人,她說了一句,你跑不掉的,我記住你的臉。最后被滅口。
于建新的《和靈魂一起守夜》,一篇篇短文,直入人心。《缺》和《生日會》最后的結尾,意味猶盡。于建新在后記中也提過寫作來源于生活,每一篇的人物和事跡在他的身邊或多或少地發生著,有時候我覺得一個作者,類似于包餃子剁餡兒。先把油鹽醬醋菜肉分類好,再按照先后順序混在一起,攪拌。這是故事的餡兒——核心。外面的框架是餃子皮兒,面粉和水,揉捏,再搟成面皮。最后把皮和餡兒包在一起,融合了生活的經歷和精神上的感悟,捏成一個個有味兒故事。
《和靈魂一起守夜》,來源于從醫者的思考,來自靈魂人性的拷問,從醫者、患者、和旁觀者的角度,來思考生死思考醫術和人性的東西。一個時代和一個行業,濃縮成一個個精悍短小的故事。這位基層的傳染科醫生,從業20多年來,目睹了身邊的生死離別和人間百味,他用文字記錄了這一個個發人深思的問題。老于是冷靜的、淡然的。作為一個醫者,這是基本的職業素養,作為一個寫作者,亦是需要抽離于生活,去挖掘去解剖去懷念去仰望。每一個患者的病,以及醫生面對病人的感情,病人面對醫生的信任與懷疑,家屬對于將死之人的嫌棄,患者對于生命難以割舍的眷戀。人性的善和惡、心靈的美麗和丑陋。相互糾葛,卷成了一條龐大的粗繩,蕩漾在人間和地獄之間,拷問著貪嗔癡帶來的惡果。
老于不止一次提到中醫和西醫的矛盾,中醫的精髓。這也是值得深思,不能說徹底反對,在醫者的道路上,中醫任重而道遠。而病人的急病亂投醫,最后也延誤了治療。這也是一種醫患之間的信任問題。還有儲瘋子和《分類》中提到范兒·歌德、許信忠醫生,這三個人物勾勒出的性格分明,儲瘋子一根筋,是非分明,優點是正真善良,缺點是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于是,這種過于激烈的性格最后要了老命,他的缺點就是敵人攻擊他的軟肋。范兒·歌德一輩子往上爬,欲望高于一切,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許信忠,人如其名,忍辱負重,一輩子在母老虎的壓制下卑微地活著,抬不起頭,最后失控了。
于建新的《和靈魂一起守夜》,沒有過多的溫情和渲染,本來嘛,素材都是發生在醫院,醫院有迎來的新生兒,也有無力回天的死者。《生日會》和《我有病》暗喻了危機重重的緊張醫患關系;從業者面對醫療體制的思考;醫者面對保命治療還是人文關懷的態度。每一個病房,也許每天都在上演類似的不幸,老于的一個個故事,鮮明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