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回書講到:新皇帝劉欣,與王氏斗,與大臣斗,與傅奶奶斗,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忽然一場病,身體疲倦,心灰意懶,了無生趣;然后,劉欣的一生摯愛,董賢出現了。
董賢,云陽人,也就是現在的陜西省淳化縣人。
董賢的父親是董恭,擔任過御史,因為董恭的緣故,董賢得以成為太子舍人——大漢有《任子令》嘛!
《任子令》規定:父兄擔任兩千石及以上官員達到三年,可以保舉一個親生兒子或者一個同母兄弟為郎。
郎,比如羽林郎,是天子的禁衛軍衛隊長。
而董恭的御史,一定不是御史大夫,甚至不是秩千石的御史中丞或者御史丞。
那么大概率是普通的侍御史,秩奉六百石。
那這是不適用《任子令》的,但或者是托關系走門路,或者是針對低級官員有其他類似的律令,反正董賢就成了太子舍人了。
太子舍人,在西漢,通常僅僅是太子的護衛從屬,日常事情可能就是站個崗、巡個邏啥的。
因此,在劉欣當太子期間,董賢與劉欣就沒有相見——緣分未到!
等到劉欣當了皇帝,太子宮的從屬人員也雞犬升天,董賢的地位從太子舍人升為羽林郎,也就是從給太子劉欣站崗巡邏到給皇帝劉欣站崗巡邏。
但皇帝的羽林郎,少說也得有千把人,尋常劉欣也很難注意到董賢。
因此,劉欣當了兩年皇帝,還是沒有一次機會與董賢相見——緣分依舊未到!
但兩年后,皇帝劉欣生病前后,機會終于來了。
某天,董賢被派到未央宮大殿值班,任務是根據沙漏報時間。
劉欣早朝正接見官員聽取匯報,忽聽到清脆悅耳的報時,不覺心情激蕩,一通“嗯嗯啊啊”,隨便把大臣應付了,就迫不及待移駕出殿來。
這一出殿,就見到了董賢,只見他唇紅齒白、嬌弱女子,在威風的羽林軍制服下,顯得尤其楚楚動人。
皇帝劉欣對董賢一見鐘情,從此一往情深,拼卻江山不要、病體不管,也要把最好的都給董賢。
劉欣當即招董賢進殿問話,隨后任命董賢為黃門郎,侍候左右,上傳下達,制造足夠的工作上接觸的機會。
劉欣又問董賢家里都有什么人,聽說他的父親董恭在云中戍守,就提拔董恭為霸陵縣令,不久又晉升光祿大夫,成為內朝近臣,秩奉比二千石。
沒幾天,董賢又兼任奉車都尉、侍中。
奉車都尉,霍光就曾經長時間在漢武帝身邊擔任此職,職責是管理皇帝出行乘車,秩比二千石。
侍中呢,則是加官,有了這個稱號,就可以進入內朝參與朝廷事務決策。
劉欣的意思很明白:朕談軍國大事的時候,你得陪著我;朕出行巡視的時候,你也得陪著我;朕一刻也不想和你分開。
此外,董賢家先前只是低級官員世家,家境很一般。現在作為大漢帝國皇帝的男人,董賢還受窮,讓劉欣顏面何存。
事情也好。少府私藏庫里有錢,賞!私藏庫錢花完了,還有大司農那國家公庫呢,賞!
才十幾天,劉欣賞給了董賢累計超過一億錢。
董氏父子這火箭一般的躥升速度,和匪夷所思的賞賜額度,震驚了朝野內外。
與此同時,那個有理想、有抱負、有能力、能克制的年輕皇帝劉欣徹底不見了。
為了董賢,劉欣變得恣意妄為、放縱不羈——孝元仁弱、孝成荒淫、孝哀恣縱的亡國三連盡數釋放。
接下來的故事,細節要講,還可以講很多。
比如著名的斷袖,熱戀之中的劉欣,對董賢的拳拳愛護之心,天地可鑒。
比如,董賢的父親,劉欣的“岳父”董恭,被封為關內侯,任職少府,掌管皇室財政。
有誰管錢,比“岳父”管錢跟讓人放心呢?答案是“老婆”。但董賢那么可人的人兒,劉欣怎么舍得讓他跟孔方阿物打交道呢。
此外,董賢的妻子也被接到皇宮,日常侍奉左右,劉欣愛董賢,但不獨霸董賢,允許董賢和妻子有正常的夫妻生活。
董賢的岳父被任命為將作大匠,掌管宮室修繕,也是肥缺。
董賢的小舅子被任命為執金吾,執金吾前身是中尉,執掌北軍,此時的權力沒有當時中尉的大,但仍是衛護皇宮的重要軍事長官。
劉欣又為董賢在皇宮北門附近建造府邸,規模宏大,裝飾豪赦,賞賜給董賢的東西,都是從貢品中選第一等的,皇室使用的都得次一等。
連身后事也安排了,劉欣為自己修陵墓的同時,在旁邊也為董賢挖了一個坑——不是尋常的坑,造價可能夠買十棟西山別墅。喪葬用品也都提前高規格賞賜給董賢。
給董賢的,必須是最好的。
董賢還封了侯。
這件事頗難操作,漢代封侯,非功臣不封,后來,皇帝娘舅家封侯習以為常,丞相自公孫弘之后也都可以封侯,但基本上僅此而已。
劉欣再過分,沒法把董賢封為皇后,當丞相也難,外朝是士大夫的天下,只能從功臣上邊著手。
恰好出了東平王案。
待詔孫寵、息夫躬告發東平王劉云的妻子在祭祀時祝詛皇帝,劉欣下令徹查,確有其事,不是冤獄。
孫寵、息夫躬因為揭發謀反有功,論功夠得上封侯的。
劉欣靈機一動,有了!他找來了孫寵、息夫躬哥倆,讓他們跟大臣們說,這事是董賢首先告發的,就這樣沒有任何付出的董賢成了第一論文作者。
孫寵、息夫躬、董賢三人隨后都被封侯,食邑千戶。不久,劉欣又下令益封董賢兩千戶。
但這事,還是引來了質疑。丞相王嘉覺得孫寵、息夫躬夸大了東平王王后祝詛的實情,同時又直言董賢封侯、升官都不合國家制度。
劉欣大怒:這還了得,你說我昏君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說董相公不配!
王嘉的結局:下獄死!
王嘉這個人,還是頗為正派的,也有能力。
王嘉的死,激起了時任大司馬、衛將軍的丁明的同情——另一個原因是,董賢地位的迅速躥升也威脅到了丁傅外戚的地位,為了對抗董賢,丁明跟王嘉走得也近。
但劉欣才不管你姓丁還是姓傅,惹了董相公就不行!
不久,丁明被免職,由董賢接任大司馬、衛將軍,位列三公。
時年,董賢二十二歲!
但是劉欣仍然覺得不夠,他想讓董賢位居除了自己之外的所有人之上。
怎么辦呢?劉欣想到了一個人。
這個人是孔門之后,是士大夫重要領袖之一,熟讀經書,最強技能是墻頭草。
他是誰呀?他叫孔光,孔圣人十四世孫!真給孔圣人臉上抹黑!
劉欣讓董賢去拜訪孔光,在這之前,劉欣已經向朝野透露了讓董賢位在三公之上的意圖。
讓董賢去拜訪孔光,就是看準了孔光聲望卓著,同時墻頭草、身段軟的秉性,一旦孔光表現出對董賢非同尋常的尊敬,董賢的實際地位就立即提升至真正的一人之下。
孔光沒有讓皇帝劉欣失望。
孔光聽說董賢要來拜訪,立即安排家人從高速公路上開始安排警戒,直到自己家門口。
孔光自己穿戴整齊,早早出門等候,遠遠望見董賢的車隊,行禮致意后,退入門內。
董賢車隊進入孔府中門、孔光又退入內室。等到董賢下車后,才出面拜見。
具體這么做的講究在哪,我對漢代禮儀缺乏研究,說不清楚。
總之,這是極高規格的接待。而孔光以三公之首,對董賢迎來送往,極其恭敬謹慎,董賢自然就從此凌駕于三公之上了。
董賢從孔府回來,跟劉欣一講,劉欣龍顏大悅,立即任命孔光的兩個侄子為諫大夫常侍。
劉欣還想禪讓帝位給董賢。
劉欣病情逐漸嚴重,又沉迷董賢,也沒顧上留個一兒半女的。
所以,繼承人問題就成了大問題。
不過,后期的劉欣也不在乎這個,他只擔心自己一旦駕崩之后,董賢誰來呵護。
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劉欣覺得最保險的就是讓董賢來當皇帝。
但這只能想一想,董賢如果能執政二十年,或者有可能,現如今乳臭未干,絕無坐穩皇位的可能。
因此,劉欣也就提了那么一句,之后不了了之。
現在,我們回頭看,劉欣與董賢,注意三點。
首先,劉欣確實為董賢昏了頭。隨意任命董家親屬,置廢除《任子令》于何地?不走程序,一下就賞給董賢兩千戶封邑,置《限田令》又何地?新政自然因此土崩瓦解,而政治秩序也蕩然無存。
不過,另一方面,劉欣重用董賢,不可否認,也有借以打壓丁傅外戚的意圖。他懲于劉驁的教訓,對外戚是極為謹慎的。
最后,注意劉欣提出禪讓帝位給董賢,絕非一時腦熱,實際上是一次政治試探。也是當時士人階層呼喚恢復三代圣制的外在體現——三代圣制最重要的制度就是禪讓制。
我們常常說以史為鑒,其實,哪里有真正的以史為鑒,人類不過一遍一遍地在歸納法局限下,一次一次地用線性思考去試圖為復雜問題找出簡單解決辦法。
當新政成為廢紙之后,皇帝劉欣繼續壓制丁傅外戚和尋求禪讓,就是典型的歸納法求解。
然后,這就又助攻了王莽。
你好,我是不明山人,正在寫簡明中國政治史,這是一個有時好玩、有時嚴肅的公眾號,每早六點,廁上一觀,可通天地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