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 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人生》是路遙1982年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它以改革時期陜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敘述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
講述了一個年輕人面臨的愛情與事業、理想與現實間的艱難選擇,具有巨大的共情力量,說出了每個人的困境、期待與追求。高加林與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貫穿了整個故事的發展過程,體現出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01.高加林的“鐵飯碗”被頂替
生活在貧困山村的高玉德夫婦的獨子高加林高中畢業后沒有考上大學,到縣城的民辦中學教書。在這樣封閉落后的村子能夠獲得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兒子擺脫了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成為村子里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
全家人為兒子能夠吃上“知識分子”的體面飯而高興。高加林一直在努力奮斗著,三年期滿后便可轉正成為有編制的國家教師。
這天,激動的夫婦倆等到了從城里回來的高加林,但看到兒子垂頭喪氣,問明原因后,才知道兒子的教師位置被大隊書記高明樓高中畢業的兒子高三星頂替了。
這個消息仿佛晴天霹靂,想想往后要靠雙手在田間辛苦勞作,這無疑給這個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對于高加林,也不得不放棄自己熱愛的文學事業,像這片土地上的其他農民一樣沒日沒夜的勞作。
自己富于理想,向往現代文明生活,工作努力上進,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并融入時代的潮流,沒想到被一個高中剛畢業的書記兒子頂替,心里實有不甘。但又考慮到一家人今后在村子的處境,書記得罪不起,只能把委屈往肚子咽。
常年不下地干活的高加林干起農活來笨手笨腳什么也做不好,受到村里一些人的嘲笑和議論,讓本就心高氣傲的高加林感到極度的羞辱。
在高加林守望土地的同時也要承受著來自惡劣自然環境、封建陳規陋習和城市人高傲所帶來的深重痛苦和屈辱。這種痛苦不僅僅來自物質層面,更主要來自個性的壓抑、理想受挫和精神的苦悶。
高加林熱愛生活,渴望離開貧窮、落后的農村到更廣闊的天地生活 ,但如今卻落得如此境地。
02.人生低谷遇到愛情
就在高加林與這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時,這樣一位女子出現了。她是高加林同村的漂亮女孩劉巧珍。巧珍一直暗戀著高加林,但因為自己從來沒有讀過書而深深感到自卑。
這次高加林被頂替,巧珍欣喜又難過。終于可以和自己喜歡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朝夕相處,但同時又因為高加林被頂替而憤憤不平。
這天,父母親讓高加林去集市上賣家里蒸好的饅頭,而自尊心極強的高加林一路都在祈禱不要碰到熟人。集市上,礙于情面的高加林既不愿開口叫賣,也不愿擺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夕陽西下,一個饅頭也沒賣出去,就在高加林垂頭喪氣地拎著滿筐饅頭往回走時,遇到了巧珍。巧珍接過饅頭筐子,讓高加林在原地等她,瞞著他把饅頭送去了自己姨家,回來把準備好的錢遞給高加林說是賣饅頭的錢。
回來的路上高加林特地慢半步,避免這么晚還與異性并排走被人看見嚼舌根兒。也就是這次,高加林仔細看清了這個俊美、害羞的姑娘,他覺得巧珍真是格外的美。
借著月色,巧珍把從小暗戀高加林、如何關注他的一舉一動,自己是多么仰慕高加林都對著他娓娓道來,最后鼓起勇氣對高加林說:“如果你不嫌棄,咱倆過”。
高加林吃驚的愣在了原地,原來巧珍一直喜歡自己。在自己人生低谷時,能聽到巧珍這樣的“甜言蜜語”,他望著巧珍,像觸電一般,一下子抱住了巧珍,用力的親吻起來。
回到家后高加林對自己剛才的行為后悔不已,劉巧珍沒有上過學,而自己不打算當一輩子農民,遲早是要為夢想奮斗離開這個地方。
但是接下來幾天他發現這個美麗的姑娘確實關注著自己,時時刻刻都為高加林著想,為他默默做著一切。他的內心被這個漂亮、單純的姑娘打動了,一段時間下來,發現自己也離不開巧珍,終于和巧珍確定了戀愛關系。
他們的關系受到了巧珍父親的極力反對。巧珍始終站在高加林這邊,二人索性對外公布戀情,白天也一起出行,完全不理會村子人的眼光。
高加林感覺自己非常幸福,甚至會想象和巧珍結婚過日子的場景。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高加林偶爾會憧憬遠方,向往更遼闊生活,也會質疑自己一輩子就這樣了嗎?不知幾時,高加林的心思被巧珍洞穿,她鼓勵高加林追求自己的夢想。
?
03.“機緣巧合”有了份公差
高加林的叔叔這時從部隊退伍,被安排在縣里工作。這件事成為了他們村里的大喜事。此時高明樓因安排自己兒子頂替高加林而內心不安,和當時一起策劃此事的馬主任走關系擅自為高加林安排了一份在城里當記者的工作。
高加林此時哪想得了這么多,自己又成了“吃公糧”的干部,又過上了曾經憧憬的生活,開心得不得了。
巧珍雖然打心里為高加林高興,但想到不能和高加林朝夕相處心里也是十分難過。但他知道這是高加林的夢想,就強忍著這份不舍鼓勵高加林選擇更有發展前途的工作。
臨行這天二人依依不舍,并承諾對彼此的感情忠貞不渝。就這樣,高加林去了城里當記者,巧珍依舊在村里勞作,并時常去高加林家里幫老人干活。
04.開啟城里新生活
高加林來到縣城工作后與在廣播站工作的黃亞萍來往密切。黃亞萍是自己高中的同學,當時兩人情投意合很聊得來,但因為高加林是農民的身份,黃亞萍選擇了同班家庭背景良好的張克楠。
張克楠老實本分,只想踏踏實實過日子,這點讓黃亞萍很不滿。現在高加林是國家的人,又有理想抱負,人也英俊帥氣。黃亞萍對高加林舊情復燃,高加林為了避嫌,時常躲著黃亞萍。
但黃亞萍卻經常去找高加林,兩人一起懷念高中生活,經常從社會現象聊到國家政策,談天說地很合得來,這讓高加林也對黃亞萍動了念頭。
一天,村里的巧珍來看望高加林,高加林激動地去迎接巧珍,一見面,巧珍就把自己勞作換來的生活費全都給了他,高加林雖然感動不已,但堅決沒收。
和巧珍聊天時,高加林發現巧珍因為沒上過學,沒啥見識,和自己談的都是村里的家長里短,這讓高加林內心很是苦悶。此刻想到和黃亞萍一起聊天的愉快場景,忽然意識到自己和巧珍的距離越來越遠。
05.岔路口的選擇
就在這時黃亞萍給高加林寫了一封情書,告知自己隨父母即將遷回南京,如果高加林愿意可以一同前往,并且自己父親可以給高加林在南京提供更體面的工作。
高加林動心了,一想到今后可以和黃亞萍在更大的城市一起生活,有更體面地工作就激動不已。但是想到自己深愛也深愛著自己的巧珍心痛不已,猶豫再三,還是決定和巧珍攤牌。
高加林約巧珍出來痛心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巧珍悲痛欲絕,不得不接受分手的現實,告訴高加林她會一直愛著他。
與此同時,黃亞萍也跟自己的未婚夫張克楠分手。于是他們二人甜甜蜜蜜的談起了戀愛。村里的劉巧珍遇到多次上門提親的馬栓,便同意了婚事,并舉行了婚禮嫁給了馬栓。
?
06.一夜回到解放前
就在高加林憧憬著和黃亞萍去大城市生活時,這邊因兒子被甩的張克楠媽媽氣不過,于是暗中調查高加林,得知高加林今天所得這一切都是不正當手段得來的。
于是向上級寫了舉報信。上面非常重視這件事,并且開會決定要嚴厲整治。很快高加林就被革去職務打回農村。
黃亞萍即使再愛高加林,也沒有和他一起回農村的可能。這時高加林回憶這段時間經歷的一幕幕,下定決心和黃亞萍分了手。又想到自己深愛的巧珍,內心十分悔恨。
第二天心灰意冷的收拾了行李回了農村,到了村里才得知自己心愛的巧珍已經嫁人,聽到消息的高加林跪倒在地,兩手緊緊抓著兩把黃土,痛苦的叫著:我的親人吶......
結束語:
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下來時可能會滑倒。
走捷徑往往才是繞了最大的彎路,人生沒有捷徑可走。
不要彷徨搖擺,最終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