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難得睡個懶覺,一覺醒來已是上午十點半,打開手機突然發現多了許多未讀消息,來自一個網媒小學弟。
小學弟先是很有禮貌地跟我打了招呼,寒暄了幾句問問了我公眾號的現況,最后才終于落到了關鍵問題。
小師弟說:“學姐,我也想做公眾號,但是我不知道寫些什么?!?br>
嗐,這不就是不知道怎么給公眾號定位嗎。
其實說來很慚愧,【鄰家阿婆】這個公眾號我雖是2019年5月注冊,但是真正開始認真運營也不過是從近些日子開始。
原因就是在于,我一直沒有明確給自己定位,直到近日才想清這個問題。
我相信很多新手寶貝在剛開始做公眾號的時候都遇到過一個問題,就是把公眾號當做日記本來寫,洋洋灑灑,很是灑脫。
若是沒有考慮通過公眾號來實現變現,單單是將公眾號作為一個自己的小窩,自娛自樂,那倒也是愜意。
但是,若是以變現為目的的運營公眾號,甚至想把公眾號當做自己長久的副業來做的話,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坦白來說,你又不是大明星,有誰愿意天天看你的日記?有誰愿意天天聽你的碎碎念?
注冊一個公眾號固然簡單,可是,之后呢?要寫什么內容?它的準確定位是什么?受眾群體是哪些人?
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認真去思考的問題啊。
我相信,你們每個人肯定都有關注過一些類似于“愛傳播”“考蟲英語”“TED英語演說優選”之類的定位非常明確的公眾號。
英語、考研、傳媒動態......這樣專業的公眾號,定位明確,受眾清晰,運營起來也很容易。
但前提是,運營這樣比較專業的公眾號,自己要不是個學霸,專業能力不夠硬還真是有點困難。
但除了這種專業性較強的公眾號之外呢,也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定位可以考慮。
如果你是個優秀的職場人,那就在空閑時間寫寫關于職場的生存技能和成長經歷。
如果你是個閱片無數的電影愛好者,那就做一個電影分享的公眾號,寫點影評,提供點影視資源。
如果你是個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那就做一個關于分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公眾號。
如果你像我一樣,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正在經歷青春,經歷戀愛,經歷成長,那不如做一個有關成長有關情感的公眾號。
當然,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你還可以有很多種選擇,例如育兒類、美食類、穿搭分享類、干貨資源類......
總之,當你真的很想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是不用擔心沒有路的,如果你愿意很認真的去做公眾號,你就會發現可以寫的內容還是挺多的。
我的建議呢,是一定要從自己擅長的領域著手,選定了方向,就一直堅持去寫,不斷進行內容輸出,在內容都還沒有做好之前,先不要去思考怎么引流,怎么漲粉。
畢竟,內容都還沒有做好的時候,引來關注又怎樣呢?點進公眾號一看,什么內容都沒有,還是取關吧。
我不知道你們關注的個人公眾號有多少,但你既然已經看到這篇文章,應該可以說明,我是在你的關注列表里的吧?
我呢,貌似什么都能寫點,成長經歷、旅游日記、干貨分享、對待某些事件的態度等等等等。
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偶爾分享干貨的成長情感類公眾號,我的文章里,大多以自己為主體,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悟,一些經歷,一些看法...
我希望當你們看到我的文章時,看到的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文字,還可以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有溫度的我。
我也希望你們喜歡的不僅僅是我的文字,更喜歡的是我這個具象的人。
公眾號:鄰家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