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米亞
? ? ? ?我想你一定聽說過這本書,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那些“人生必讀的XX本書”的榜單上,在文藝青年必讀的榜單上,在文學專業的必讀書目上,也許還有在哲學的必讀書目上,而且評分還很高。
? ? ? 這是怎樣的一本書呢?大學時,我好奇地翻看,純粹是被這無法掩蓋的書名所散發出的文藝氣質吸引,在感受上一度將其歸為張愛玲、杜拉斯這樣的女作家的作品,但是硬著頭皮看了一半又默默塞回書架了。跳躍的故事情節,大段的作者敘述,突兀的性愛場面,細碎的戰爭描述,以及隨處可見的哲學思考。
? ? ? 然后時間默默地流逝,又一個偶然的機會,幾乎是看到內容的第一頁就知道這本書再也無法擱下,然后,這本書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本讀完之后馬上讀第二遍,并且忍不住在旁批注的小說。
? ? ? ?要分類的話,這本書當然是小說,但是跟大多數小說不一樣,因為幾乎豐富到超出了小說的標準,因為在我的理解中,除了具有宏大敘事的如《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這樣的小說外,一般如20萬字的小說根本無法承載這樣豐富深刻的主題:戰爭、人性、生存的本質,以及必然存在的愛情本質。
? ? ? ?我一直戰戰兢兢怕無法寫好這本書的評論,因為只有一個念頭在我的腦子里不停地轉,那就是這本書已經豐富到無法言說了,對于直擊本質的作品,過多的闡釋都是累贅和負擔,反而模糊了本質。但是不做一個總結,于心理總也過不去,總覺得一件事未完,就像一個非常珍視的即將遠行的老朋友,在送他離開的那一刻,總該有個像樣的擁抱吧。
? ? ? 在這篇小文中,我只想摘一點作者在書中寫到的愛情。書里的愛情當然是愛情,但是超出一般人理解的范疇,因為在米蘭昆德拉筆下,愛情也被他抽絲剝繭,只剩下赤裸裸的真相了。
1、愛情是偶然的產物
? ? ? “他回到波西米亞是因為她。如此必然的決定依賴的確實這樣偶然的愛情,七年前如果不是科主任犯了坐骨神經痛病,這一愛情根本就不會存在。這個女人,這個絕對偶然的化身,現在就睡在他的身邊,在睡夢中深深呼吸著。”
? ? ? ?托馬斯和特蕾莎的愛情來自一次偶然的相遇,在遇到特蕾莎以前,托馬斯和妻子離婚了,多年來,在醫生的工作之外,托馬斯同時和多位情人保持關系,但從未產生愛情。當特蕾莎來到他身邊,緊緊握著他的手沉沉睡去之后,他感受到這是降臨在他身邊的愛情,他無法拒絕。但是這降臨,卻充滿了毫無征兆的偶然性,如果不是偶然遇到,難道他一生都無法得到愛情了嗎?
2、我愛你,可是我仍然享受探索別人身體的樂趣
? ? ? ?托馬斯深深愛著特蕾莎,當特蕾莎哭泣時,他緊緊抱著她,他安撫她睡覺,他為了她養狗,當特蕾莎離去時,他無法忍受,追隨她而去。即便如此,他仍然享受探索不同情人身體的樂趣。
? ? ? “他在所有女性身上找尋什么?他們身上有什么在吸引他?肉體之愛難道不是同一過程的無限重復?
? ? ? 絕非如此。總有百分之幾是難以想象的。看到一個穿戴整齊的女人,他顯然能多多少少想象出她裸體的模樣(在這里,醫生的經歷和情人的經驗相得益彰),但是在大致的意念和精確的現實之間,還存在一個無法想象的小小空白,正是這一空白令他不得安寧。
? ? ? ”我“的獨特性恰恰隱藏在人類無法想象的那一部分。我們能夠想象的,僅僅是眾人身上一致、相同之處。個別的”我“,區別于普遍,因此預先猜不出,估不了,需要在他身上揭示它,發掘它,征服它。”
3、除了忠貞,沒有其他辦法維系愛情
? ? ? ?托馬斯的艷遇并沒有因為因為愛著特蕾莎而停止,雖然他極力隱蔽,但特蕾莎還是發現了。特蕾莎難以接受,她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懷疑,她要解放自己的身體,于是她把自己獻給了來酒館喝酒的工程師。當她在想工程師會不會把自己的裸照寄給托馬斯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他們的愛情是如此脆弱,僅僅是依靠她的忠貞在維系的。
“托馬斯收到那樣一張照片會怎么樣呢?他會拿出來嗎?可能不會。很可能不會。但是,他們脆弱的愛情大廈會徹底坍塌,因為這座大廈僅僅建立在她的忠貞這唯一一根柱子之上。愛情就像是帝國:他們建立在信念之上,信念一旦消失,帝國也隨之滅亡。”
4、當你為愛放棄力量,你將失去我的愛
? ? ? ?女人對男人的愛很多時候建立在對力量的崇拜上,只可惜,當進入信息社會后,男性力量的優勢已經微弱,因此才會有“暖男”這一新品種,在被動喪失了力量之后要靠增加溫柔細膩度來贏取女性好感。
在一個需要以男性力量為依靠的社會里,當男人為女人失去了力量后,結果是怎樣?
“她問:那你為什么不偶爾用用你的力量對付我呢?
因為愛情就是放棄力量。弗蘭茨溫柔地回答。
薩比娜明白了兩件事:其一,這句話很動聽而且是真心話;其二,說了這句話,弗蘭茨在情欲里便威風不再。”
5、我們的隔閡無法彌合
? ? ? 書里有單獨的一章叫“不解之詞”,是薩比娜和弗蘭茨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這不同的理解造成的隔閡簡直無法彌合。
“ ? ? 也許現在更容易理解薩比娜與弗蘭茨之間相隔的鴻溝了:他熱切地聆聽她講述自己的人生,她也懷著同樣的熱望聽他傾訴。他們完全明白彼此所說的話語在邏輯上的意思,卻聽不到話語間流淌著的那條語義之河的低聲密語。
? ? ? ?假若人還年輕,他們的生命樂章不過剛剛開始,那他們可以一同創作旋律,交換動機,但是,當他們在比較成熟的年紀相遇,各自的生命樂章已經差不多完成,那么,在每個人的樂曲中,每個詞,每件物所指的意思便各不相同。”
? ? ? 突然想到網上流行的一個段子,說男女的差別到底有多大,一女生的日記詳細記述了一天的心路歷程,患得患失,憂心忡忡。而男生的日記只有一行字:草,意大利隊又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