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人死的那一剎那,會看見自己的一生像電影一樣閃過,然后意識會脫離身體進入一個閃著強光的“隧道”,到時候會有另外一個“意識體”引領你走入這個‘隧道’。"
"隧道之外的世界就要看自己的信仰了,比如你覺得自己會下地獄,地獄就會出現,你相信自己要上天堂或者西方極樂世界,你就會來到天堂或者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你還依戀生前的世界,或者留有遺憾,就會繼續輪回這個世界,你的依戀和遺憾也會進入下個輪回,比如你下輩子想當個富人,你就會生在富人家庭;想當個窮人就會生活在窮人家庭(excuse me?有多少人想當個窮人?大概只是想過一種普通人的生活吧)。”
“或者你不想輪回這個星球,你也可以選擇其他一個星球進行輪回(就目前的科學結果來看,并未確定其他星球上有生命體,而且至少可以肯定,沒有出現我們意識中“人”這一生命體,但或許真的真的有另外一種我們所不知的存在形式,有誰知道呢?)……靈魂是不生不滅的,可以理解成宇宙的“暗物質”或者“暗能量”,所謂萬物唯心造,心又受業力的影響,業力把你這一切串聯起來形成你的實相。”
不得不說,看到這幾段文字,我有許多的疑惑,關于生死,關于輪回之說。但我始終相信的一點:
對于不存在的人,痛苦也全不存在。
這并不意味著痛苦消失了,而是對于不存在的人來說,已經感覺不到痛苦了。
曾經有人問我:你為什么活著?
我知道,一般人問我這個問題,只是想打探所謂的“人生目標”而已,但令他們失望的是,沒有慷慨激昂的陳詞,取而代之的是一句冷靜的回復:因為我不想死。這并不意味著我厭倦了這類問題,恰恰相反,這是我經過無數次反思之后得出的唯一的可能答案。
因為我不想死。
除卻人生之中的各種遺憾,依戀等牽絆,我不想死,可能僅僅是因為死后連覺察痛苦的能力都沒有了。我并不喜歡痛苦,也沒有自虐傾向,而是覺得,感受痛苦,是較于我們所理解的長眠于地下的人的一種獨有的“天賦”和能力。
記得以前物理化學課本上有各種守恒定律,關于能量,關于元素。而高中老師也習慣性用守恒定律來教育我們:你們此刻不發奮,難道要等過半百之后才努力嗎?人生的享受和吃苦都是守恒的,無法避免。
而我所理解的守恒,就是一個此消彼長的動態平衡。
就生死這個話題而言,人死后,就感受不到痛苦了。因世界上痛苦是守恒的(至少我認為如此),死者的那份痛苦就留給了生者,但體現形式或有所不同。
我們活著時,死尚未來臨;死來臨時,我們已經“不存在”。
因而死與生者和死者都無關。
這樣想來,死與我們相隔甚遠,只是它降臨到我們身上的一瞬間,我們就換了一種形式。或者說,死亡并不是生命的毀滅,而是換個地方。
如果真有那個去處,我相信你一定是去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