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大學生如何理財,有好多同學朋友們紛紛來信描述自己的狀況,問應該怎么理財。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初入職場的朋友,所以今天就來說說職場新人如何走上理財路。
▼
01
先來看案例:
我今年24歲,工作一年多,只有一點點積蓄。剛剛工作收入并不高,租房吃飯參加聚會買衣服等等各種花銷可不少,所以一直攢不下什么錢。自己也知道理財很重要,可我現在連財都木有,咋理呀?真是好捉急!財迷姐給我點兒建議吧,么么噠~~
其實案例非常有普遍性,咱們就以此為例展開分析。
理財關鍵詞:量入為出、強制儲蓄、建立信用、自我提升、資產配置
財務診斷:積蓄有限、收入提高、支出增加,客觀風險承受能力較強
本階段理財目標:
√增加儲蓄
√學習了解資本市場
√通過多元化分散配置提高收益水平
√建立良好的個人信用記錄
√提前為結婚做財務上的準備(例如攢首付、置備嫁妝)
本階段的理財重點:
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不用懂這是啥)對人群的劃分,剛工作的職場新人處于探索期與建立期之間。在此階段的理財重點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02
1.?強制儲蓄,提高資產規模
記賬和儲蓄仍然是這個階段的重點。而除了一般的記賬之外,此階段還應開始學習做支出預算,減少不必要支出。
首先記賬方面,將日常記錄的明細賬每月進行一次整理,分析自己的消費組成。除了按用途分類,再按照必要支出和可控支出分成兩大類。可控支出的部分就是節流的切入點。對于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來說,有幾類消費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①?面子消費
為了彰顯逼格或講排場時常在很貴的餐廳吃飯;衣服、包包非名牌不買;
②?沖動消費
“我要好好鍛煉身體,辦個健身年卡吧,正好這個月在打折!”“咦,這個餐館有團購好劃算,團一個。”
③ 盲目消費
iPhone出新款了!是不是又蠢蠢欲動了?
雙十一打折力度好大,一切買超了。。。
為了用掉各種優惠券,湊免運費,最后買回來一堆沒用的玩意兒?
以上說的這些,是否在你身上發生過?
切記,到手的錢別亂花,按需要分成幾份,留出用來儲蓄的那一份。
2.?了解資本市場
學習資本市場。
如果說你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接觸理財,那么工作后由于有了更多可投資的積蓄,便可以開始嘗試一些風險更高的投資,例如股票。
雖然說投資理財需要邊實踐邊學習,但股市畢竟風險大,技術含量高于貨基、定存那些固定收益產品,所以投出真金白銀之前,適當的學習和積累是非常必要的。先推薦幾本書:
《怎樣選擇成長股》
《巴菲特怎樣選擇成長股》
《聰明的投資者》
《投資最重要的事》
3.?系統學習理財知識
儲蓄讓你有財可理,解決的是從無到有。而理財則是幫你實現財富增值,解決的是從少到多。學習理財知識的途徑有很多。你可以選擇啃書本、泡論壇、跟朋友聊,等等。這些方法各有各的優點。大家自己多看。
4.?通過資產配置提高收益水平
前面說過大學期間理財推薦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基金定投。步入職場后,隨著積蓄的增加,可進一步分散配置,以期獲得更高的收益。
根據該階段的財務特征結合理財需求來看,投資組合應滿足以下幾點:流動性要求不高、投資期限較長、可承受一定風險、收益穩步提升。
這里給出一個配置比例供參考:
注意:每個人情況不同,這里僅給出大概的建議區間,并不適用于所有人,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收支狀況、收益目標、風險承受能力上下調整比例。
比方說:
①?現金、活期、貨基這幾項基本都是應付日常生活和基金情況的,但具體比例因每個人基數大小不同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差異。比方說你的積蓄總共只有5000塊,那么你可能要留出至少50%甚至更多,才能達到應急的作用。而當你有了5W塊錢的時候,自然就不用留這么高比例的錢來應付日常開支了。
②假如你特別討厭風險,可能股票就不適合你。但又想追求好一點的收益,那就不妨用股票基金、指數基金來替代。了解每一項投資品的風險高低,再根據自己心里的承受能力決定買什么不買什么。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對吧?
5. 申請信用卡,建立個人信用記錄
有了收入就可以申請屬于自己的信用卡,早點選擇一張信用卡,一方面可以建立個人信用記錄,另一方面利用信用卡免息期投資理財。很多信用卡還有積分兌換等活動,信用消費的同時順手薅個羊毛也不錯呢~
但信用卡是雙刃劍,提前消費容易造成花錢無感。刷卡的時候感覺沒花錢似的,特過癮,等賬單一來就傻眼了。所以,使用信用卡一定要有節制,不需要的東西堅決不買。
6.定期盤點資產
每月月底和每年年底做一次資產盤點。這樣做的好處:
第一,?? 自己的資產和負債情況一目了然,財務狀況出現問題能及時發現及時調整;
第二,?? 看著自己的資產規模茁壯成長好有成就感,更加有努力掙錢好好理財的動力了呢~
除了以上說的這幾點,剛剛步入職場的同學要趁著年輕多積累多學習,頭幾年是你們事業的起點,日后事業發展無非取決于兩個要素:起點的高低、進步的快慢。
回到開頭的案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通過收支分析和預算來控制不必要開支,增加儲蓄;
②拿到工資第一時間,留出當月必須花的錢,剩下的趕緊轉走;
③至于轉到哪兒,要秉承把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里的原則:
一部分利用期限較長的投資工具(國債、定存)強制儲蓄;一部分轉入貨基(寶寶類產品),方便使用又能每天看到收益;
還有一部分用于基金定投、股票這些高風險高回報的產品上,虧了就當是交學費,賺了就定期獎勵自己一下下,多嘗嘗理財的甜頭,你會愛上理財~
四、努力充電好好工作,30歲的時候,收入至少得比現在翻兩番吧?
行了,就說這么多,剩下的就看行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