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化而為鳥”是道家“物化”的意思,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化”是按照說文解字是生死變化,從0到1的變化,潛伏在深海里的魚,突然一變,變成了遠走高飛的大鵬鳥了,是鯤鵬物化的這種巨大變化。
北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里說,冥通溟,是海的意思。在道家的學說里,多有溟的表述。但在《逍遙游》中,用了冥這字。是莊子隨意用了冥這個字,還是故意用了冥這個字?現在不得而知,北冥,指的是極黑的北極。冥有幽暗、海等意思。溟只有海的意思。
我個人認為,用冥這個字,不但表示海的意思,還表示是一種幽暗、混沌的海。在這種幽暗混沌的狀態下,要有周易八卦說的“潛龍勿用”認識。南懷瑾在書中說,《逍遙游》開頭告訴了我們一個人生的道理,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或修道還沒有成功的時候,或者倒霉得沒有辦法的時候,就要“沉潛”在深水里頭,動都不要動。修到相當的程度,一變,就升華高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