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乃身之寶
美籍德國猶太人,國際知名人本主義哲學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埃里希·弗洛姆,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指出;“正如生活是一門藝術一樣;如果我們想學會如何愛,就必須象我們想學習任何其它藝術——例如音樂、繪畫、雕刻、醫學或工程技術——時一樣地著手。”
這位被尊為“精神分析社會學”奠基人之一的大師,告訴我們愛是一門藝術,不僅需要學習,還需要實踐。
《別讓相愛敗給相處》即是一書從如何與另一半相處之道的角度來闡釋愛的藝術的書籍。書中不僅告訴我們該如何去愛,還從一個個真實的案例中講述真正的愛是什么樣子的。目的是讓我們從身邊一個個愛的瞬間來找到愛與生活的美好,并告訴我們相愛容易,相處也不難。
《別讓相愛敗給相處》這本書的作者是采薇。百萬級暢銷書《別再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作者,文學碩士,愛讀書的首席運營官。
愛的這門藝術,最終的目標是讓我們真正地愛彼此,而其中我們要學會愛自己和愛他人,因為兩者一個是前提,一個是關鍵。
1.愛自己,是與另一半相處的前提。
只有真正愛自己的人,才會去愛對方。換句話說,不愛自己的人是無法愛他人的,因為這是與另一半相處的前提。
采薇在書中告誡我們不要愛的卑微,不要失去自我,更不要踮著腳尖去愛一個人,因為那樣做會讓自己很累,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盡,那就是不愛自己。
有些女生在遇到自己心愛的那個人時,會不由自主地去為之付出。我們說,愛一個人就是愿意為對方付出,這是對的,但是當你的付出不被對方在意時,你的付出就是卑微的,沒有自我的。就像那些在愛情里一再用無條件討好對方的方式來維系這段感情時,那就是在踮著腳尖愛對方,不能“站”太久,因為堅持不住,太累。
在與另一半相處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先愛自己。
愛自己,即是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哪怕自己的婚姻或愛情出現問題,面臨著離婚或分手的境況,我們也要敢于承擔這樣的責任。就像采薇在書中說的“離婚只是我們選擇錯誤,并不是人生失敗”。
不能因為害怕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亦或是擔心自己一個人為了結婚而結婚,而選擇貌合神離的婚姻形式或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在一起,那都是對自己不負責,不愛自己。
只有真正愛自己,我們才會和另一半相處,才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滿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2.愛對方,是與另一半相處的關鍵。
都說愛情里,相愛容易相處難,而相處的關鍵在于愛對方。
愛對方,并不是要死死困住對方,而是給予對方一定的空間和自由。
采薇在書中談到愛對方時用了“愛你如鹽”這四個字,我非常喜歡。我們平日里做菜,會覺得食材是最重要的,但其實鹽才是百味之王。因為即使食材再好,若是沒有鹽,也會讓這道菜失色太多。
愛對方也是這樣,我們不要對對方的生活有過分的入侵,更不要強求對方為自己改變。也就是說,我們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和生活方式。
愛對方,還要懂得示弱。
要知道示弱,不是軟弱,而是內心強大的表現。在與另一半相處時,適當地示弱會讓對方更好地了解自己。當我們敢于在另一半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時,說明彼此的感情在增進。
愛對方,既是愿意尊重對方的選擇、想讓對方更好地了解自己,也是愿望為對方去改變。
3.真正地愛彼此,是與另一半相處的最終目標。
真正地愛彼此,即是把彼此看作真正獨立的個體,這樣才會得到完整的愛和真正的自由。
真正地愛彼此,那是我們與另一半相處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我們談相處,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愛更完整、更自由。
在與另一半的相處中,我們要看重細節。愛情里細節可以成全愛,也可以打敗愛。
采薇在書中講到,給予對方時一定是對方需要的。也就是說,我們不要依據自己的需求來判斷對方的需求,那就是“強求”。就像有的老公總是強求妻子為他留長發,而妻子更愿意留短發。真正的愛是,無論妻子是長發還是短發老公都喜歡,而如果妻子愿意為老公留長發,自己也沒有強迫,那就是最好的愛。像這些事情都可以在細節處體現。
好的婚姻是讓彼此變得更好,共同成長,這也是真正的愛。
因為彼此都是不完美的,所以才有成長的可能。而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有相互理解、相互體諒,更有相互寬容,這才是長久愛情該有的樣子。
《別讓相愛敗給相處》這本書目的是讓我們擁有美好的愛情,不僅可以愛自己,愛他人,更重要的是彼此相愛。“不迎合,不固執,不放棄,世界很大,幸好有你!”
當我們愛自己時,我們就是在接受真實的自己,做自己,內心自洽;當我們愛對方時,我們給予對方空間和自由,愿意為之付出和改變;當我們彼此相愛時,我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這是最高級的供需。
有時,愛就是沒有道理的,就像歌詞唱的“因為愛,所以愛”。但是真正的愛,一定是以愛自己為前提,愛他人為關鍵,最后才能達到彼此相愛,這就是愛的藝術。
另外,愛的本質,在于給予。如果我們愿意為對方付出,不計代價,我們不僅掌握和另一半相處之道的精髓,還領會到真正愛的藝術。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并不是它是一種被剝奪,而是因為在給予的行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愛的藝術》
本文完
感謝您的閱讀
歡迎關注和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