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開卷考題
感謝尋虎老師為“美”做出的無私奉獻!
一,現象學思潮對美學和美學研究的影響。
答:現象學是20世紀初由德國思想家胡塞爾創立的一種哲學思潮。其基本思想認為意識活動的本質特點是意向性的。現象學所研究的主要是意向活動的內在規律。胡塞爾認為,意向行為包括意向作用和意向對象兩個方面。意向對象不同于實在對象,它是由意識通過意向作用所構成的。因此,意識活動就不是一種被動性的接受行為,而是一種積極性的構成活動。
(1)現象學對美學的影響
現象學思潮對美學影響主要體現在波蘭美學家英伽登和法國美學家杜夫海納等人把現象學的觀點應用到了審美經驗研究之中。
1、英伽登從胡塞爾的意向性理論出發,把藝術作品與審美對象區別開來。他認為,從藝術創造的角度來看,作品也是一種意向性的構成物,但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藝術作品就成了實在對象,而審美對象則是由接受者通過審美活動在自己的審美經驗中構成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差別,是因為藝術作品是一種圖式化的存在物,因而存在著許多“空白”和未定之外。他認為,審美經驗是一種由審美感知、審美質素和原始情緒“合成”的“復合經驗”。
2、杜夫海納在英伽登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發展。與英伽登的理性主義傾向不同,杜夫海納主張美學返回其原來的“感性學”意義,并以此為基點來探究人與世界的具體的活生生的感性經驗關系。
總體說來,在現象學思潮影響下產生了現象學美學,現象學美學的審美經驗論既強調了主體在審美活動中的能動件和積極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客對立的二元論思維方式,其思相價值和理論意義都是不容忽視的。
(2)現象學思潮對美學研究的影響
現象學思潮對美學研究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其對審美對象的把握上。它對審美對象的把握,不用傳統美學的演繹法,也不用心理學美學的歸納法,而采用一種特殊的直覺--本質直覺。現象學美學方法對作品結構和要素的分析,探索審美客體“圖式化方面”所留下的“空白”,有獨特作用。這種方法在西方美學研究中有較大影響,開啟了解釋學美學和接受美學的產生。
二,柏拉圖的迷狂說
答: (1) “迷狂說”
“迷狂說”是柏拉圖提出的命題,他認為高明的詩人都是憑靈感來創作?!懊钥裾f”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神明憑附”,它是“迷狂說”的基本內涵,即神靈憑附在一般詩人身上,使其打造出動人的詩歌作品:一是“靈魂回憶”,它要比“神明憑附”更“高貴”一些?!办`魂回憶”中靈魂對美的追求不是出于被動的“神靈憑附”,而是出于某種對理念美的懷戀,因而是自覺的靈魂,這種自覺的靈魂按照美的階梯有次序地逐步上升。
(2)“迷狂說”的理性主義立場
柏拉圖的迷狂說揭示了靈感的來源和非理性特征,并極大地弘揚了非理性精神,但迷狂說在他整個理性主義體系下仍堅持了理性主義的立場。
在古希臘,迷狂往往是與宗教巫術聯系在一起的,柏拉圖沿用了這一觀念,認為神圣的米礦石“神靈的稟賦”,在柏拉圖看來,靈魂依附肉體只是暫時現象。它本質上是努力向上的,竭力掙脫肉體,飛升到天上神的世界,即永恒普遍的“理念”世界。如果它再次依附于肉體,投身人世時,人世的事物使它依稀回憶“理念”世界的美的景象時,創作者欣喜若狂、眷戀愛慕的情緒。但是,這種境界并不是喪失理智、陷入激情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而恰恰是熱愛理智而置世俗一切于不顧,才被執著于塵世幸福的人說成是迷狂。因此,迷狂說本質上是理性主義的。
三,分析中國古代文藝理論里的“意象”概念及它對當代藝術理論的價值。
答: (1)中國古代文藝理論里的“意象”概念
①“意象”的發展
意象說源于魏晉時期王弼的“得意忘象”。隨后在謝赫的六法說中得到深入發展。謝赫六法的氣韻生動,主張畫家不僅表現于具體的物象,還要表現于物象之外的“氣”,使藝術作品產生出一種內在的生命力。另外,謝赫還提出了取之象外,即畫家不要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而要突破這個有限的象,要從有限到無限。再后來經過劉勰等批評家的共同闡釋,“象”終于轉化為“意象”,包含著意和象、隱和秀、風和骨等多種規定性。簡言之,意象成為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到了唐代,“意象”作為重要的美學范籌,已經被廣泛使用在詩歌中。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說:“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②意象的概念
意象是指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形象。它已不單是事物的客觀形象,而是蘊含著主體思想情感的形象。鄭板橋胸中之竹,已不是一般竹子的形象, 而是一種堅強挺拔、 不畏風雨嚴寒、不向惡勢力低頭的形象。當竹子的形象被賦予這樣品格的時候,它已變成了一種意象。簡言之,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
(2)“意象”對當代藝術理論的價值
①意象對當代影視理論的作用
意象可以和當代影視藝術理論結合。通過對單一意象呈現,或把各種意象組合起來呈現,形成電影語言的一種民族藝術特色。比如馬致遠的著名的元曲小令《天敬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 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汐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一個詞相當于一個鏡頭或畫面,其組接具有電影蒙太奇的詩意效果。
②意象對當代藝術本體論的作用
基于“意象”的藝術理論可以幫助當代藝術解決藝術本體論地位的問題。這既是一個當代的藝術理論問題,又是一個當代文化理論問題。充分吸收中國傳統藝術理論優點,如“意象”理論,可以幫助人們保持或創造自然、心靈和文化之間的和諧關系。充分吸收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優點的藝術和藝術理論,為現代藝術找到新的出路。
? ? ? ? ? ? ? ? ? ? ? ? ? ? ? 尋虎文學社群
? ? ? ? ? ? ? ? ? ? ? ? ? ? ? ? ? ? 20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