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歷史上那些有氣節(jié)的名人

說到歷史上有氣節(jié)的名人,我腦中一下想到這兩首詩: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在網(wǎng)上一查,原來都是譚嗣同寫的。這兩首詩寫得帥呀!痛快淋漓,算得上是有氣節(jié)的人精神面貌的代表作了!

那就研究研究他吧。

譚嗣同(1865-1898,享年33歲),湖南瀏陽人。父繼洵,官至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

譚嗣同自幼鄙視科舉,喜好今文經(jīng)學,講求經(jīng)世致用。1884年入新疆巡撫劉錦棠幕。時值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憤而作《治言》。

后漫游西北、東南各省,閱讀西說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譯著,深受影響。中日甲午戰(zhàn)爭后,憤中國積弱不振,要求變法圖強

在瀏陽籌設(shè)謨學格致館,未成。后游歷北京,結(jié)識梁啟超等維新名士。

1896年捐資為候補知府,在南京候缺。著《仁學》兩卷,提出沖決封建“網(wǎng)羅”的口號。

1897年,與梁啟超等協(xié)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變法新政,參與設(shè)立時務(wù)學堂,籌辦新式工礦企業(yè)。

次年(1898年),倡設(shè)南學會,創(chuàng)辦《湘報》,宣傳變法。主張對頑固派予以反擊。8月,應(yīng)召入京,受光緒帝召見,授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變法事宜。9月21日政變發(fā)生后被捕。

1898年9月28日臨時刑前憤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英勇就義于北京菜市口,為戊戌六君子之一。遺著輯為《譚嗣同全集》。

“我自橫刀向天笑”——譚嗣同的故事

“歷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若有之,請自嗣同始!”

奉召進京

一抹晚霞掛在天邊,大地上,好像罩上了一層枯黃色的紗綢,遠近的村莊炊煙裊裊,鳥雀歡叫著歸巢。

一匹快馬飛馳而過,馬上坐著一位三十多歲的英武壯年人,結(jié)結(jié)實實的身子,線條粗獷,沉靜端莊的臉膛,寬闊的額頭下,閃爍著一雙深邃的眼睛,他威武雄壯,顯示出儼然不可侵犯的氣質(zhì)。他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

譚嗣同從小飽讀經(jīng)書,知識廣博,武藝精湛,少年有志。一次,譚嗣同到古戰(zhàn)場井陘關(guān)去游覽,想起韓信出奇兵大敗趙軍的史實,心中蕩起無限的激情,面對祖國大好山川,緬懷古人,抒發(fā)愛國壯志,他寫下了鏗鏘的詩篇:

“平生慷慨悲歌士,今日驅(qū)車燕趙間。

無限蒼茫懷古意,題詩獨上進陘關(guān)。”

青年時期,他花了十年工夫,游覽了祖國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臺灣,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黃河上下。

他看到,大地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園荒蕪,市井蕭條,百姓啼饑號寒,官府橫征暴斂,他見到此等情景,他哀傷,他苦悶,他悲憤!

喪權(quán)辱國的《馬關(guān)條約》簽訂后,譚嗣同萬分憂憤,壓抑不住心頭的怒火,他寫下血淚的詩行:“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中國向何處去?

祖國的命運,民族的危亡,如何才能拯救?

譚嗣同苦苦地思索著,最后,他認為,向西方學習,變法改革,這是出路。

譚嗣同在北京結(jié)識了康有為的大弟子梁啟超,兩人談得十分相投,結(jié)為莫逆之交。以后,譚嗣同積極宣傳科學,得到湖南巡撫陳寶箴和按察使黃遵憲的賞識,因為這兩人也都傾向變法維新。

不久,譚嗣同在南學會當了學長,起著總負責人的作用,他經(jīng)常進行慷慨激昂的演說,他的講演氣勢磅礴,觀點新穎,語言鏗鏘犀利,道理清晰明確,深受聽眾歡迎。

這次,譚嗣同就是奉召赴京主持變法。啟程前,好友唐才常為他餞行,兩人分析了局勢,估計到變法維新的路上布滿荊棘,前途并不樂觀。

他對愛妻李閏說:此次赴京,吉兇未卜,要“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嘉無悲,所其自然”。他已將榮華富貴生死存亡置之度外,決心為變法圖存,為國家昌盛貢獻自己的一切力量,乃至自己的生命。

到了湖北,譚嗣同害了重病,耽延了時日,不能準時抵達北京。還未等他恢復(fù)健康,光緒皇帝又發(fā)電催他“迅速來京,毋稍遲延”。

8月21日,譚嗣同抱病來到北京,住進濟陽會館。9月5日,光緒皇帝召見并破格賞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予新政。從此譚嗣同便在皇帝左右處理奏折,忙于變法事宜。

9月18日漆黑的夜9月18日,夜色漆黑,天上飄灑著綿綿秋雨,刮著凄涼的冷風。譚嗣同急匆匆地向袁世凱在北京的駐地法華寺走去。

他肩負著變法成敗和光緒皇帝、維新派命運的重任,去說服手握重兵的袁世凱,要求他在慈禧太后即將發(fā)動的政變中保護皇上,保護變法。

從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實施變法以來,頤和園慈禧太后周圍的頑固保守派,日夜謀劃,企圖將維新派置于死地。

他們在趕走翁同龢、升榮祿為北洋大臣及直隸總督掌握京城軍隊以后,預(yù)定十月在天津舉行閱兵,屆時發(fā)動政變,廢掉光緒,取消新政。

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光緒皇帝得到消息后,惶惶不可終日,接連下兩道密詔,要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急籌對策。這些書生氣的維新派,一時手足無措,驚恐萬狀。只有去說服袁世凱站到他們這邊,保光緒皇帝這條路。

因為,袁世凱有七八千人,在天津小站附近訓練,這支軍隊和北洋軍的董福祥、聶士成的軍隊比較起來,是頗有戰(zhàn)斗力的。于是,譚嗣同便冒著風險去找袁世凱。來到袁世凱住處,未及通報,譚嗣同便徑入屋中,二人寒喧幾句,就談到正題。

譚嗣同急切地說:“聽說太后與榮祿密謀,10月天津閱兵,將廢光緒,取消新政。”滑頭的袁世凱,本是李鴻章提拔的洋務(wù)派官僚,雖曾參加過康有為辦的強學會,只不過是借此沽名釣譽趕潮流而已,他根本沒什么變法要求,他表面上裝著擁護皇帝,擁護變法,實際上并不敢反對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骨子里與他們卻是一丘之貉。

聽了譚嗣同的話,袁世凱故作驚疑之態(tài),繼而說道:“此種傳聞,斷不可信。”“今天能救皇上的,只你一人了。你如果愿意救,就請救之;如不愿意救,你可以到頤和園去向太后告發(fā)我,可以得到榮華富貴!”

譚嗣同的臉漲得通紅,情緒激昂地說。狡猾的袁世凱,當面并不拒絕,而且慷慨地說:“‘圣主’是我們大家共同擁戴的君主,你我同受皇上特殊的恩寵,救護皇上的責任,并非只你一人,也是我的責任。你有什么吩咐,我愿洗耳恭聽,萬死不辭!”

聽了袁世凱的表態(tài),譚嗣同心里十分高興,異常欣慰。他想:自己沒有看錯人,大家計議時林旭對袁世凱的不信任不放心,是不必要的了。

于是,譚嗣同把光緒皇帝的密詔和康有為等商議的對策,統(tǒng)統(tǒng)告訴了袁世凱這個兩面派人物,要袁:派一半兵力圍頤和園,一半兵力守住皇宮,拿掉太后權(quán)力還政于皇上。

聽了維新派的計劃,袁世凱心中早已另有打算,便推托說:“糧械、子彈準備不足,須待天津閱兵時方能執(zhí)行。”譚嗣同聽了袁世凱搪塞的話,便聲色俱厲地說:“如果你不答應(yīng)我,我就死在你的面前。你的生命在我的手里,我的生命也在你的手里。至遲今晚要決定,決定后我立即進宮請皇上辦理。”

袁世凱見勢不妙,便假惺惺地說:“如果天津閱兵時,皇上能迅速進入我的軍營,下令誅滅奸臣,我袁世凱必竭死力以補救。”

譚嗣同覺得事關(guān)重大,又再三叮囑,以堅定袁世凱之心,袁世凱滿口答應(yīng)說:回到天津立即做好準備。屆時先殺榮祿,后則舉兵進京。

譚嗣同十分滿意,信而不疑,并囑袁不要泄露機密。袁世凱滿有把握地做作地說:“請放心,皇上如在我營,則誅榮祿猶如殺一只狗罷了。”

譚嗣同覺得一切如愿,便輕信了袁世凱的話,就滿意地告辭,冒著凄風冷雨,回轉(zhuǎn)向康有為等人“報喜”去了。

袁世凱奸詐狡猾,心毒意狠,在光緒和慈禧這兩方面,他深知慈禧的力量比光緒的力量大得多,他投靠慈禧,才能實現(xiàn)他更大的野心。

這樣,袁世凱并不去履行自己的諾言,而把全部秘密向榮祿報告,榮祿面見慈禧,慈禧聞訊,十分惱怒。

慈禧經(jīng)過密謀之后,趕回北京,進入宮廷,查抄了皇帝住處,搜去所有文件。

慈禧命人找來光緒皇帝,嚴斥道:“我撫養(yǎng)你二十余年,你聽了那些變法人的話變到我頭上來了!”光緒皇帝啞口無言,半晌說:“并無此意。”慈禧又狠狠地說:“哼!今日沒我,明天怎能有你呢?”當即傳旨,以皇帝有病不能辦事為由,由她“臨朝訓政”。

遂將光緒皇帝囚于中南海瀛臺。開始動手收拾維新派人物,變法到此成為泡影。

橫刀向天笑

北京城籠罩著一片恐怖陰影。一隊隊荷槍實彈的士兵急匆匆地穿街而過,人們驚慌地躲避著。一夜之間,形勢大變。

維新派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康有為乘船逃走,梁啟超暫避日本使館,準備去日本。

譚嗣同在自己的住處收拾東西,將自己多年來所寫的詩文稿件,來往書信,裝了滿滿一箱子,來到梁啟超避居的日本使館,和梁啟超說:“我們想救皇上,沒能救成。現(xiàn)在,一切都無濟于事,只好受死。你快到日本去,我只要你把我這箱東西帶去就沒其他的掛懷了!”說完,悲悲戚戚地低下頭去。

梁啟超給他講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勸他一起到日本去。譚嗣同卻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圣主’”,他愿梁啟超充當“行者”,“以圖將來”,而自己以死來報答光緒皇帝。”

俠肝義膽的大刀王五找到梁啟超,說:“請快走,我當以生命為你做保鏢!”他的聲音,震徹屋宇。

譚嗣同看了看這位自己青少年時代的武術(shù)老師,多年的莫逆之交,眼淚不禁濕衣,強作鎮(zhèn)靜,解下隨身佩的“鳳矩”寶劍,撫弄一回,然后雙手遞給王五,并說:“你我多年,以此物作個紀念吧!”王五接過寶劍,眼里充滿了淚水,他仍苦勸譚嗣同趕快逃走。

后來又有些人來勸他逃走,都被他拒絕。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他下定死的決心,以期喚醒后來有志圖強的人。

9月24日,譚嗣同在“莽蒼蒼齋”被捕。由于王五送給獄中官吏錢物,才使譚嗣同免受許多皮肉之苦。在獄中,他大義凜然,神情自若,視死如歸。

他撫今思昔,眷念祖國和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在獄壁上寫了一首詩: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張儉,東漢人,因為彈劾宦官侯覽,被迫害逃亡,人們看中他的品德,都愿接納他;

杜根,東漢安帝時郎中,因上書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還政于皇帝,觸怒太后,被害險些至死。

譚嗣同相信康、梁等逃出后會有人接納,自己則愿作忍死的杜根。他們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膽相照的,猶如那巍巍的昆侖山一樣。

1898年9月28日,古老的北京城籠罩在一片陰沉昏暗的風沙里。在宣武門外菜市口刑場上,豎立著六根木柱,木柱上綁著六位愛國志士,維新變法的闖將,就是譚嗣同、劉光第、楊銳、林旭、康廣仁、楊深秀。

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怕夜長夢多,怕外國干涉,怕人民起而抗議,便趕快處決這些人以絕后繼,決定下午四時行刑。

在行刑前,“六君子”面不改色,橫眉冷對。只聽譚嗣同高聲朗誦:“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聲呼罷,哈哈大笑。

此情此景,使上萬圍觀的人,無不潸然淚下。

譚嗣同死后,大刀王五(一說老管家劉鳳池)為他收尸。第二年,骨骸運回原籍湖南瀏陽,葬于城外石山下,后人在他墓前華表上刻上一副對聯(lián),以表揚英靈:

“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

一巒挺秀,群山奔趨若波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96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7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87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2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10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08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5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76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5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5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71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0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7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1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8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15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危機 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大清的失敗,喚醒了國人四千余年的大夢。 這個曾經(jīng)中國的徒弟,怎么今天踩到了師傅的頭上?我大清輸...
    陽謀春秋閱讀 224評論 0 1
  • 近代關(guān)于慈禧的影視作品不斷增加,慈禧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在家喻戶曉的人物了,隨著《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jié)局,慈禧作為最后的“大...
    薄涼小時光閱讀 7,292評論 1 1
  • 我是黑夜里大雨紛飛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歡樂有人憂愁,有人驚喜有人失落,有的覺得收獲滿滿有...
    陌忘宇閱讀 8,577評論 28 53
  • 人工智能是什么?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嗎?以后人工智能技術(shù)真的能達到電影里機器人的智能水平嗎...
    ZLLZ閱讀 3,812評論 0 5
  • 上周六在壓力下實在需要釋放,去西塘躲了兩天,真是好地方,很優(yōu)雅的江南古鎮(zhèn),而且與周莊比開發(fā)不算過度。 我們是周五半...
    聚塔閱讀 813評論 2 2